-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摘 要]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存在增加值比重过小、高度化不足、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较差等缺陷,其成因包括劳动力、投资、技术等供给方面原因,及制造业与其他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需求过少等需求方面原因。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 发展 的税收政策优化措施包括:开征 教育 税、给予民办教育必要的优惠、给予职工培训费用加成扣除;细化风险投资税收优惠措施;加强R&D税收鼓励;降低某些生产性服务业的税收负担、扩大增值税课税范围等。
[关键词]生产性服务业;税收政策;中间投入
一、引言
随着 经济 的发展,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和劳动力比重会逐步提高,对这一 规律 ,配第、克拉克、库兹涅茨等在其著作中早有揭示,20世纪50年代之后,有更多的学者对产业结构演进的这一规律做了进一步研究。钱纳里运用投入产出分析法、一般均衡分析法和经济计量模型,对多国的大量数据进行了实证分析,着重研究了准 工业 化国家产业结构的演进规律,并揭示了结构转变的标准模式;FEinstEIn通过对最发达的25国整个20世纪的就业结构和当年价格GDP结构变化的研究指出,上世纪50年代以来,多数发达国家进入了非工业化调整时期,依托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制造业在总产出和就业中所占比重下降,而服务业填补了制造业相对份额退出的空白;Greenhalgh和Gregory指出,随着信息和通讯技术的迅速发展,发达国家的经济已被称为"新服务经济",服务部门在总产出、总增加值和总就业中的比重不断提高;Wolff指出,OECD国家的服务部门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就一直保持显著的增长,目前服务部门已经成为所有OECD国家就数量而言最重要的部门,至2002年,大多数OECD国家服务部门的增加值比重都达到了大约70%。
对于服务业比重迅速增长的原因,Aiginger提出了三种可能的解释,其中之一就是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的角色日益强化。Wolff认为近年来OECD国家服务业增加值份额的增长主要得益于与商务有关的服务业的增长,尤其是 金融 、保险及商务服务业的强劲增长。这些服务业的增加值在整个经济中的份额1980年介于10%~20%之间,而2001年后已达到20%~30%。而金融、保险以及商务服务业产出中,相当大的比例并非满足最终消费,而是满足中间需求,这类服务业就被归类于生产性服务业。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定义,Lundmark的阐述代表了一般观点:生产性服务业通常被认为是为制造业及其他产业的生产者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它们作为一个整体在经济中为技术进步和生产率的提高做出了贡献。近年来,在工业化国家的经济中,服务业与制造业在产出的中间投入份额上不相上下,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联系日益密切,以至于在许多领域存在制造业与服务业界限模糊的现象。服务业中间投入提供者角色的加强,一方面强化了专业化分工,降低了中间投入使用者的成本,如美国1990年代汽车、电气机械业国际竞争力的回升就与其高服务投入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有很大关系;另一方面,使提供中间投入的服务业面对更加激烈的竞争,从而提高了其自身的生产率,因而对经济增长是非常有益的。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具体范畴,一般认为包括金融、保险以及为客户提供专门服务的各类服务业,其往往具有知识密集的特点。吕政等按照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的口径,将 交通 运输业、 现代 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划归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笔者认为,可将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租赁业、 科学 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信息传输、 计算 机服务和软件业、交通运输及仓储业归为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
生产性服务业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现代服务业,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于优化我国服务业的内部结构和技术水平、提高服务业的生产率,从而促进我国服务业的总体发展至关重要,但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并不尽如人意。因此,研究生产性服务业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并探讨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税收政策就成为本文进行研究的主题。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及其成因
近年来,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有了一定发展,但仍存在一些问题。
(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现状
1 就总量而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过小。OECD各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大多在20%以上,而2002年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却仅有14.49%,较OECD国家中比重最高的卢森堡低出24.51个百分点,较最低的韩国也低出2.41个百分点。这种状况与我国服务业总体欠发达有一定关系。
2 就内部结构而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高度化不足。将我国的生产性服务业内部明细部门与OECD国家进行比较则可发现,虽然我国全部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很低,但其中的交通运输与仓储业的增加值比重相对并不算低,2002年为5.60%,OECD国家运输、仓储与通讯业比重则大多在5.8%-7.2%之间,因此,我国与OECD国家生产性服务业增加值比重的差距主要在除交通运输与仓储业之外的其他生产性服务业上。如我国2002年金融业、保险业、商务服务业的增加值比重合计仅为5.22%,而OECD国家的该项比重一般均在12%以上,最高的卢森堡为30.1%,我国的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科学研究事业、专业技术及其他科技服务业的比重也非常低,而这些生产性服务业恰恰属于知识密集型的新型服务业。
3 就产业关联关系而言,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与其他部门的关联度相对较差。根据17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2002年我国感应度系数④大于l的产业依次为机械设备制造业(1.864365)、化学工业(1.600032)、金属产品制造业(1.446183)、采掘业(1,367562)、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1.124029)、农业(1.089296)、运输邮电业(1.021585),这些产业对国民经济的增长敏感性较强,当经济增长时,其他产业对这些产业的较高的产出需求会带来这些产业的快速发展。但是,换个角度而言,若这些产业因某种原因而无法满足经济增长对其的产出需求,即无法实现"必要的增长",则会制约整个经济的增长,这些产业也会因而成为所谓的"瓶颈产业"。
将我国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与日本感应度系数较高的产业相比,可以明显看出二者的差别。我国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产业中,批发零售贸易、住宿和餐饮业及运输邮电业属于第三产业,但排列位次比较靠后,其余则大多属于第二产业,而日本感应度系数大于1的11个产业中,处于第1、2、3、5、11位的商业服务业(2.456215)、商业(1.765737)、运输业(1.678109)、金融保险业(1.549578)、通讯业(1.001923)均属于第三产业,且大多为生产性服务业。①我国金融保险业的感应度系数则较低,仅为0,804868,处于全部17个产业的第12位,而信息服务业则在其他服务业中处于第15位。若按122部门投入产出表计算,我国生产性服务业中2002年感应度系数处于全部产业前20位的分别为金融业2.19、道路运输业1.94、水上运输业1.76、商务服务业1.69,与日本相比,仍存在相当差距。
(二)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成因
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成因可以从供给与需求两方面来分析。
1 供给原因。供给原因包括劳动力、投资和技术三个方面。(1)劳动力原因。我国劳动力的素质较差,阻碍了对劳动力知识层次要求较高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中的信息相关服务业、金融业、保险业、咨询业、科学研究事业等均需要大量的具有较高专业知识的人员,但我国目前不具有足够数量的能够满足这些要求的劳动力,导致这些新兴服务业出现岗位空缺,影响了其发展。而我国劳动力素质较低的原因显然与教育有关,我国的普通教育、在职教育等的供给或需求不足,影响了劳动力素质的提高。(2)投资原因。投资数额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是至关重要的。在信息相关服务业、科学研究事业的发展中,风险投资的作用尤其不可忽视。从国际上看,20世纪90年代后半期以来,风险投资的相当比例被投向了新开办的高科技小 企业 ,而信息相关服务业和科学研究事业中,这样的企业比重较高。如2001年加拿大71%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技术部门,其中通讯和 网络 业占全部风险投资的28%,处于第一位,软件业和生命科学研究业则分别得到了17%,并列第二;韩国的风险投资也主要投向高技术产业,2001年韩国风险投资的64%投向了信息与通讯技术产业;以色列超过50%的风险投资投向了信息通讯技术部门,这个比例在90年代末又有提高。且这些国家风险投资的来源较为多样,许多国家非常重视外国风险投资,风险投资的总量也较高,如以色列2000年风险投资数额超过了GDP的1%。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样需要风险投资。我国政府曾采取一些措施,如颁布了《创业投资企业管理暂行办法》和《外商投资创业投资企业管理规定》等,对风险投资进行鼓励,近年来我国的风险投资也有了较大发展,但其在总量、投向等方面仍存在一些不足。根据 中国 风险投资研究院发布的《2006年中国风险投资业调研报告》,截至2006年底,我国风险资本总量超过583.85亿元人民币,仅占当年GDP的0.28%,且2006年风险投资的投向更偏向于传统产业,总投资中43.88%投向了IT产业,投向传统产业的比重为14.32%,占据了第二位。而"风险投资过分'宠爱'传统产业,很有可能将风险投资引向产业投资",使其变为私有权益投资而与高技术产业脱离。这种状况不利于我国生产高技术服务业企业的设立和发展。(3)技术原因。一般而言,服务业的R&D投入远远低于制造业,但这并不意味着所有服务业的R&D投入规模都少。Wolff指出在OECD各国的服务业中,邮政和电讯业、商务服务业、研究开发业及计算机相关服务业是高技术的知识密集型产业,它们的R&D密集度(R&D支出占增加值的比重)超过了6%,有时甚至高于制造业。而上述产业大多属于生产性服务业,因此可以看出,创新和技术进步对于这些产业的发展至关重要。但是由于种种原因,我国产业的R&D投入并不高,由表1可知,2004年我国R&D投入占GDP的比重仅为1.23%,与许多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相比水平较低,其对具有知识密集型特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影响尤为严重。
资料来源:国家统计局、科学技术部:《中国科技统计年鉴(2006)》,第347页。
2 需求原因。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现状的需求方面的原因是制造业及其他产业对生产性服务业产出的需求过少。首先,这与我国当前较落后的企业生产经营方式有关。一方面,我国相当数量的企业还在采用传统以至陈旧的生产模式,竞争策略主要依赖成本优势和价格竞争,技术进步、产品开发和产业升级的速度较为缓慢;另一方面,在我国的许多制造业企业中,大而全、小而全仍是重要的生产经营方式,市场调研、技术研发与设计、商务咨询等往往不假他人之手,自行完成。其次,也与这些活动的内外比价有关。企业对于上述活动选择外购而非"自制",其重要前提是外购服务的价格应当低于内部"自制"的劳动力成本,而我国一方面企业内部劳动力成本相对较低,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各项成本相对较高,从而提高了外购服务的比价。上述原因都影响了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需求,从而限制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
责编:杨盛昌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