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林若菲,女,23岁。2003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物理系,理学士。2000年至2003年参加了一系列出国考试:GRE1900,TOEFL610,IELTS6.0。最大愿望是去美国、英国读书。
到英国去,到英国去。长久以来,这样的声音一直在我脑海里盘旋,以致我几乎忘记它从何而来,因何而来。
每天清晨,当阳光照进房间(我是说除我之外的其他房间)的时候,我居住的地方仍然是一片漆黑。这个不足10平米大的小屋里不分昼夜,也没有空气的流动。我能闻到一周前洒在衣服上的咖啡、两周前吃过的烧饼和三周前打碎的那瓶香水的味道。它们混合在一起,在狭小的空间里弥漫。
目的地:英国
一张单人床、一套桌椅、一些衣服和书本、洗漱用具,再加上些速食面,这就是我的全部家当了。我像鼹鼠一般蜷居在这间小小的地下室,过着流浪的生活。偶尔白天到地面上活动,去超市买些日常用品和足够吃上一个星期的食物,再到图书馆借上几本小说。完成这些简单活动之后,我就立刻逃回地下室,继续隐居生活。
我尽量节省花销:租最便宜的房子,吃最少的东西,不逛街不买新衣服。这一切,都是为了圆我的留学梦。因为如果到英国去读书,一年下来就需要20万元人民币。为了花父母的钱时能少一点愧疚感,我只能节俭一些。我常想,如果有足够的粮食,我完全就像只冬眠的动物--不关心新闻、不关心太阳从哪里升起、不关心朋友、不关心明天的路通向何方。即使有一天地面上爆发一场战争,我也一定是最后一个知道。
等待=漂泊
去年夏天,我刚从学校毕业,没找工作没考研。我不知道生活会怎么延续,也不知道靠什么活下去,未来充满着无数的可能性,这种可能性也令人想入非非。我只是一心一意想出去,到英国去。那里有整齐的街道、哥特式建筑、尖顶的教堂和随处可见的小酒吧。那里居住着热爱自由的诗人、行为古怪的街头艺术家、在19世纪批判现实的作家狄更斯和英俊的贝克汉姆。其实,即便英国是个一无所有的国家,我也仍然固执地对它怀有憧憬。
不知谁说过:"我们向往遥远的地方,不是因为它美丽,而是因为它神秘。"这句话以及它所暗示的涵义深深地吸引着我,它几乎成为我要出国留学的惟一理由。而其他那些类似"为了拿洋文凭","扩大视野、增长见识","多认识些朋友、获得一份经历"之类的理由,在我这里都那么微不足道。
生活看似规律地缓缓前行着。我也在12月初意外找到一份实习的工作,在离家不远的地方,开始了朝九晚五的生活。我宁愿漂泊无依,我害怕这种一成不变的生活,它会让人忘记先前的理想。可是当身边的同学朋友开始买房结婚,一个个都有了自己的家时,我的漂泊感也在加重。
疑问越聚越多
我开始怀疑出国的意义,它真如我想像中那般美好吗?这样的经历会给我日后的生活带来怎样的影响?如今满北京的海归,满北京都是硕士、博士。究竟是一份经历重要,还是一份稳定的工作更值得珍惜?父母的20万,是该用来买房,还是支付欧洲留学的高额学费?
北京的冬天开始变得寒冷,我在公司和地下室之间来来往往,在只能维持温饱的现实面前,未来开始变得模糊而且飘渺。这些疑问越来越多地在我头脑里聚集起来,我开始试图不停地寻找答案。然而,在没有接到英国学校的任何通知书或拒信之前,我除了每天按时去实习,除了每天不可抑制的彷徨之外,不可能做出任何决定。梦,在没有阳光的地下室里延伸。
责编:杨盛昌
上一篇:【留学生活】四盏灯的启迪
下一篇:【留学生活】美国大西北露营日记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