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学专家评论:中国需要怎样的归国留学生?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1-05 17:30:41
澳大利亚国际教育年会(Australia International Education Conference)是一个每年一次举办的国际教育界盛会,由IDP教育集团主办。今年的会议于10月8日至10月11日在堪培拉举办,来自各个国家的大约1000多名教育领域的代表参加了这次盛会。会议有很多主题涉及到了国际教育的方方面面,但是我今天想谈谈的却是这个会议所选取的主题:Global Imperatives- Local Realities. 如果一定要意译过来,似是“(教育)符合国际化人才需求以及(胜任)本地环境的挑战”。自从我从健康领域转到教育行业后,身边的很多朋友常常会提出诸如:让孩子选择留学到底有些什么好处和风险,归国后就业竞争力怎么样之类的问题。我在过去常常难以用简要的方式去概括国际教育或者留学需要实现的要素。看到AIEC大会主题后,我觉得答案有了:Global Imperatives, Local Realities就是对留学生最重要的培养方向。也是将来企业雇佣一名归国留学生最关心的其素质问题。
Global Imperatives 符合国际化人才需求
没有一种统一的标准来定义什么是“国际化人才”。但概括起来不外乎是:具有国际视野和创新精神,熟练掌握本专业的国际化知识,有很强的跨文化沟通能力。“国际化人才”不一定只有通过留学才能培养,在学术领域,或者商业领域经常性获得机会接触其他国家的同业,并且在充分交流中学习和吸收其它国家同业的知识和行为方式,或者在一定的时期内获得在国外工作和学习的机会都能够提供“国际化”的机会。留学显然是最重要的获得“国际化”素养的一条途径。不过问题来了,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的国际化。
“考试型技能”不能反映真实的“工作胜任度”
为什么说留学并不能保证学生获得“国际化”?问题在于国外大学通过累计学分最终获得毕业资格的机制,并不能完全反映该学生的综合沟通和研究能力,或者说在企业中的生存发展能力。尤其不能反映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所采取的方式和方法。中国当前的教育机制下,学生从小学到高中的过程,其实更多地是在学习“如何在考试中获得好成绩”,而基于这个“最高目标”下所衍生出来的学习方法,自然是重“形式”和“标准答案”,轻“参与”、“表达”和“研究”。以考试成绩为核心的教育,我们深知常常会产生某些“投机取巧”的“考试型技能”及其衍生品(例如,把某些以前的考题拿来套用一些,背诵一下)。当我们那些一身“考试型”武功的学生进入英美大学殿堂时,发现在那里有时候没有标准答案,而是要求学生在规定的时间里通过大量阅读和小组交流,来形成自己的观点,并且以“合宜”的方式表达出来。此时留学生本人选取的方式就决定了他们是否能够适应新的学习文化,也将最终决定该留学生毕业后是否能够被企业所认可:如果留学生选择的方式仍然是他们以往所惯用的找标准答案,也不真正做出足够的阅读,和小组作深入的讨论和辩论。他们或许仍然可以通过“取巧”的方式提交作业甚至获得通过(我听说有些中国留学生干脆上网查询教授布置书籍的中文版摘要,然后以中文版去查阅),但是海外学习的本质却没有学到。他们将来如果在企业中被赋予某种独立研究的任务时所需要的问题解决能力(Problem Solving Skill) 就将显得不足。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