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待为何逐渐消失 86.3%海归6个月内就业4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1-05 17:04:55
新趋势:“放低身段”务实求职
海归原有的“文凭红利”已经在褪色,国内人力资源趋于饱和,仅有不到三成企业表示会优待海归
专业扎堆、工作经验不够、竞争太激烈……种种因素之下,海归就业真的到了寒冬季节吗?
《中国海归发展报告(2013)》国际人才蓝皮书的数据却显示,海归就业难问题并不突出,86.3%的海归能在6个月内找到工作。其中,回国后3个月内找到工作的海归占65.3%,3至6个月内找到工作的占21.0%,6至12个月找到工作的占8.2%,1年以上才找到工作的占5.5%。
王辉耀分析说,海归所学专业主要以金融、经济、管理、工程学等为主,而这些专业在国内是比较热门的专业,用人需求量大,就业难度较低。另外,虽然近年来海归的优势在递减,但语言仍然是某些岗位,尤其是涉外岗位的重点要求,海归的双元文化在国际化程度较高的外企等单位还具有优势。
两年前从英国获国际贸易管理专业硕士学位的李浩告诉记者,最近他刚在北京的一家国企找到信用风险管理工作,希望积累经验后能进入一家更大的公司。如今,很多和李浩一样的海外留学归国人员,在经历了从光环笼罩的海归到“海待”的阵痛之后,心态趋于平和,“先就业再择业”渐成海归求职新趋势。
在北京的海外留学人员招聘会现场,记者看到不少拖着行李箱的学生,他们来自北京以外的城市,有的回国半年有余,有的待业在家,有的正在小公司任职。来自智联招聘的调查显示,海归回国后第一份工作的年薪普遍不高,其中36.5%的人起薪不足4万。国内人力资源趋于饱和,企业主对海归的认识也日趋淡定,仅有不到三成企业表示会优待海归。
海归择业正在变得愈发理性,许多人主动“放低身段”,北、上、广等地不再成为他们的必选,一些二线城市和地区也开始进入海归的求职视野。与此同时,海归原有的“文凭红利”已经在褪色,如何结合自身兴趣与国家发展需求做好留学规划,在海外学到真才实学,成为就业的王道。
王玲是幸运的。她本科毕业于国内某农业大学,后赴英国跨专业从事医学基础研究,5年苦读获得博士学位。毕业时,王玲仅在网上投了几份简历,就被北京某肿瘤医院看好并录用。如今,拿着不菲的薪资,干着自己喜欢的肿瘤病理学研究,她很知足。但海外求学期间,实验室里白加黑的拼搏与付出,只有她自己清楚。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