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回顾: 获得英国纺织工程学位的第一个中国人5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12-23 19:00:13
澹泊明志
翻开泛黄的邓邦逖个人档案,解放后对他的鉴定是“对政治毫无兴趣,抱不闻不问态度”。其实他在抗战时期那段表现已证明他并非真的两耳不闻窗外事,而是始终对自己的救国理想矢志不渝。
他关心底层百姓,不但将苏工专的招生面向广大农村贫寒学生,还曾向苏沪等地纺织厂、丝织厂建议,请他们向附近农民发放低息贷款,鼓励农民种棉养蚕。他担任江苏省第二模范丝织工场场长期间,为江苏全省培养了一批有用人才。
抗战胜利后,中共地下党徐懋德、唐崇侃等人在苏州成立了一个文心图书馆,以书为媒,向群众宣传进步思想、发展壮大革命队伍。为了给这个党的外围组织找一顶保护伞,他们特意聘请邓邦逖等知名人士组成文心图书馆董事会,邓邦逖也欣然应允。解放前夕,苏工专有过地下党领导的学潮运动,邓邦逖保持中立,他主张“自由”、“爱护同学”的观点,对停课闹革命的学生运动虽然不支持,但也力阻国民党城防指挥部入校镇压。由于他不问政治,不与当局积极配合,导致学校经费受到教育厅刁难克扣,他不得不寻求上海棉纺业资本家和中纺公司的帮助。
他长期浸染英国式“绅士”风度和“自由主义”教育,平易近人、待人宽厚,且不分高低贵贱,无论上流高层还是底层劳动人民,他都一视同仁。对于解放前内战中的混乱政局,他表现消极,终日在家陪妻子打牌、清谈。1952年,他被委任为苏南行署委员,苏工专也得到政府专款建设,他颇受鼓舞,重新积极投入到教育事业中,终日伏案备课、编写讲义。1956年,苏工专奉命并校内迁西安,伴随他四十四年、在他心目中就像自己身体一部分的苏工专没有了,邓邦逖的内心十分失落。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