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英倡议”的目的在于由德国联邦政府与各州政府出资,对优秀科研项目以及高校进行资助。资助项目包括科研人才(博士生)培养、高端科研项目、高校未来发展规划三类,在3类评选中均中标的大学被冠以“精英大学”称号。2006年至2007年第一次竞选中,海德堡大学、哥廷根大学等9所大学获此殊荣。在2011年至2012年的第二次选拔中,11所大学荣登此榜。
负责“精英倡议”评审的委员会之一——“德国科研联合会”称,引入这一竞争机制的主要目的是变“平等”为“不平等”,通过重点扶持一些科研项目和高校,使德国学术力量重返国际一流水平。
为了保证评选的公平、公正与独立性,主要评审工作交由专家学者组成的“德国科研联合会”和“科学委员会”进行,组建国际化、学术化的评委队伍。考评分为两轮,间隔约一年。第一轮的审核人员均为独立于政府的学者,其中约90%来自其他国家,德国学者只占约10%。评价标准在于:申请是否具有较高的学术质量;是否跨学科;是否国际化以及是否能够整合地区的研究力量。第二轮选择过程中政府才得以参与,对第一阶段筛选出来的项目进行再次评审、筛选,最终确定入选名单。
“精英倡议”对入选的项目和高校慷慨相助。以第一个资助周期为例,联邦与各州政府5年共投入了19亿欧元,联邦政府出资75%、州政府出资25%,平均每年用于科研人员培养的资金约100万欧元,用于高端科研项目的约650万欧元,用于高校发展规划的约2100万欧元。
我在哈佛大学做博士后,想去旁听几门课。原以为社科方面的课程清单是几页纸,没想到竟是一个庞然大物:这本1000多页的玩意儿仅仅是本科和文理学院的课程表及课程简介。让我震撼的不仅仅是哈佛所提供的课程多,更重要的是它所提供的课程很人性化。
哈佛大学之所以牛,当然因为它最有钱,然后用这些钱买了最先进的设备,雇了最牛的教授。但同时,也是因为它蕴涵了丰富的人文精神,而这一精神,最集中地体现在它的“核心课程”上。
所谓“核心课程”,就是学校提供给本科生的一系列基础课,学生必须从中选出几门作为必修课。哈佛的“核心课程”分成7个板块:外国文化、历史学、文学和艺术、道德伦理、定量推理、科学和社会分析。
“核心课程”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在开始研究树木之前,能够先看一眼森林,最好把这个森林地图印在大脑里,以后走到再细小的道路上,也不会迷路。如“本科新生研讨会”的课程就有人的进化、翅膀的进化、细菌的历史、银河与宇宙、象棋与数学、疾病的话语、DNA简史、火星上的水、什么是大学、怀疑主义与知识、医药公司与全球健康、黑人作家笔下的白人、怎样读中国的诗歌、盗版、公墓的历史……随便一列,就有37门,简直就是一场饕餮之宴,举着筷子,不知从何下手。
大学精神的本质,并不是为了让我们变得深奥,而恰恰是恢复人类的天真。天真的人,才会无穷无尽地追问关于这个世界的道理。大学要造就的,正是达尔文的天真、爱因斯坦的天真、黑格尔的天真,也就是那些“成熟的人”不屑一顾的“呆子气”。
真正的人文教育,是引领一群孩童,来到星空之下,整个世界包括政治、经济、文化、历史、数学、物理、生物、心理,像星星一样在天空中闪耀,大人们手把手地告诉儿童,那颗星叫什么星,它离我们有多远,它为什么在那里。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