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介:冯雷博士现任美国洛杉矶凯择医学中心神经介入主任,运用动脉插管的高精技术治疗各种脑血管疾病。他早年曾在北京大学和中国协和医科大学本科学习,后赴美国获得洛克菲勒大学神经科学博士和哥伦比亚大学医学博士。毕业之后他选择了神经介入这门新型学科,经过在哥大和UCLA的七年实习和进修,他创建了南加州最成功的神经介入中心。在这期间,他还从事了多项基础和临床医学的研究,在美国权威杂志上发表了三四十篇科研论着,担任过哥大和UCLA的客座教授,是一位集临床,科研与教学于一身的优秀医生。
观点摘要:
1、学医是漫长的道路,首先要搞清楚自己为什么要学医,是否真正喜欢;
2、对拥有博爱精神的人来说,学医是一个很好的选择。如果博爱是你人生一条主线,那你可以在学医这条路上行走很远,最后也会很愉快;
3、对年轻人来讲,若想去美国学医,且这也是你真正喜欢的,那么什么都不要去想,埋头去做。你真正想做的话,你可以做到!
4、做医生,美国是最好的地方。除了丰厚的收入和社会地位外,美国拥有世界最好的医患关系。美国的病人和医生关系非常好,在这里行医,你会得到最大的满足。
对年轻人的建议:人生变数很多,要学会减压
在美国机会很多,大学只是提供基本教育的地方,真正在大学中学到的东西是很有限的。整个人生就是学习的过程,上医学院虽然是更高一个台阶,但实际上学的都是最基本的东西,你将来真正做一名医生,还是需要不断的学习。就象有的人一开始选择做内科,干了很多年后,发现这不是自己想干的,自己真正喜欢的是另一科,他还是可以再回去做住院医。我们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机会,所以不要一开始把自己搞得太紧张,好象一锤定音,实际上还是有很多变数的;
1、参考综合排名,但是方向选择上应该以专业排名为先; 医学有很多分支和分工,比如内科,外科,科研,临床,教学等。医学院的排名是个综合水平指标,不同医院不同科的力量是不一样的,比如TOP10中的哥伦比亚大学,虽然也是在前十名,但它最出色的是神经内科,神经外科。象康奈尔,它的骨科就非常强,因为它边上有一个骨科专科医院(Hospital for Special Surgery, HSS),你上了这个医学院,一般相对容易申请到同一医院的住院医位置,你就有机会去做些试验,告诉教授你是块料,你要在别的地方的话,就稍微难一些。所以,你要是知道你选哪个科的话,你就可以针对某个科去申请医学院;
2、选校的其它因素: 要参考医学院所在的城市是否是自己喜欢的,因为上学只是生活的一部分。大学毕业后,年轻人更注意的是生活,这时候他会去寻找人生的伴侣,这些因素考虑不够,过得太苦,容易半途而废。这也是为什么有些医学院排名不是很高,但是非常吸引人,如纽约,旧金山,洛杉矶等城市的医学院;
给家长和孩子的建议:如何为申请医学院做准备
第一:你一定要在美国上大学,若没在美国上过大学的话,那是非常难的事情;
第二,要对医学的分支和分工有大致了解,有个预期和努力的方向。比如你只想做内科,就是想当个普通的医生,那你上什么样医学院关系不大。很多很好的医生都不是有名的医学院出来的,因为不管你在哪个医学院,学的课程都差不多,很多东西都是要靠你自学的;有些医学院排名很靠前,名声也很大,但你在那里并不一定会受到最好的动手训练,比如康奈尔。所以,若竞争比较激烈的话,就把目标不要定得特别高,一定要上哪些医学院,实际上你能上的医学院都可以,你将来发展还有各种各样的机会。如比约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有一位大夫,他在外国读的是放射科,然后他申请到霍普金斯大学附属医院放射科做科研,他来了以后突然觉得很想做神经外科,而他搞的科研项目正好跟神经外科有合作,所以他又转到神经外科去做科研。搞了几年科研后,人家觉得这个人不错,就把他收到神经外科做住院医了。他在外国念的医学院,若没有这样一个经历和机会的话,是很难进到神经外科来。他通过这样一种方式得到这样一个机会。所以,要是有这样的目标的话,就需要从这些方面考虑,来寻找机会;
关于奖学金:
美国的奖学金绝大部是是按需提供的,因为美国的观念是不希望根据你的家庭而让你受不到你应该能够受到的教育。 美国医学院奖学金很少而且竞争极其激烈,所以绝大部分学生都是靠贷款。但多数美国高校只把贷款颁给本国学生,而不是颁发给国际学生。
如何为申请医学院做准备
需要有学习成绩,MCAT考试,科研项目,志愿者活动,特殊的生活经历,推荐信,面试等; 美国医学院对申请人的第一个本科专业没有任何限制(实际上还大力鼓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申请人),但是不管什么专业,在申请医学院以前你都必须完成: 生物,无机化学,有机化学,物理,英语文学,和一门其他humanity的大学一年级水平的课程,有些医学院还要求完成一年级的心理学和二年级生物化学课程。
医学院需要的标准考试是MCAT。MCAT主要科目是生物、化学、有机化学、物理以及英文。英文大部份与科学有关,不考文法单字造句,全是理解和分析测验。所以按常理大学主修生物或化学至少在考试上可能占便宜。
美国医学院竞争很激烈,除了功课、考试成绩好之外,科研,社区服务,以及医院见习经验在申请的时候都是有必要的。做医生有三部分工作,临床,科研和教学,医学院招学生的时候它也把这三个目标考虑进来,所以它有时候会招特别注重搞科研的人,希望你将来能对医学事业做出贡献。你要是喜欢做科研,你就多到实验室做点东西,发表几篇文章,你的导师觉得你是一个苗子,有一封很好的推荐信,对你申请大学很有帮助。要是你不想做科研,将来想做临床,为病人提供服务,你需要向人显示你是一个有爱心及博爱的人。你可以去医院帮助别人,也可以去做志愿者工作,任何能够体现你有爱心的活动,都会帮助你申请到医学院的位置。
关于推荐信:如果有个医生给你写推荐信的话,那么大概对你的申请会比较有帮助一点,但实际上什么人都可以。往往最有利的推荐信是真正了解你的人写的,而不是什么有名的人写的就是好的。因为医学领域很广,你在这个地方很有名,但招人的人不一定知道。
关于面试:Interview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美国人很注重你的目标是什么,他在面谈当中要发现你来这是要干什么,你编点话去说一下就看出来,所以你要想做一些事情,首先要问你自己这是不是你自己想做的,你是不是真的这么想的。你要是觉得人家挣钱多,考取了之后舒舒服服过日子,人家会看出来的,这种人有时候考分高好学校也进不去。 去interview的时候实际上是一个相互了解的过程。从学生角度讲是,是人家在挑你,但是从美国人角度来讲,实际上也是你在挑别人。
分享自己的医学院选择历程:
在纽约有两个医学院最有名,一个是哥伦比亚大学,另外一个是康尼尔大学。
哥伦比亚大学在纽约一个很差的区,这里住的都是从拉美来的移民,这些人没有基础的医疗,往往是病很重才来看,所以你可以看到各种各样的病例,各种病史发展阶段的病例,是个很好的学习机会。另外一方面,这些人没有医疗保险(没有医疗保险的美国医院也要提供服务),这种情况下大部分是由住院医来决定怎么样救治这些病人,而上面的主治大夫,他只是指导,要是有私人医生的病人,主治大夫是不愿意住院医参与进来。
康尼尔大学在纽约最好的区,那里的医院私人病人特别多,作为住院医、医学生就难得到练手的机会。所以有个笑话,在康尼尔医学院大学4年一次都没有摸过病人你就可以读下来,你要是在哥大,是绝对不能的事情。
当时哥大和康尼尔都有录取,我选择的是哥大。我觉得哥大一方面能给我提供更好的学习机会,另一方面他们当时在搞教改,觉得医学教育不能像原来那样按部就搬,要学解剖就学解剖,要学组织学就学组织学,它觉得医学教育应该是融合在一起,你将来要治疗病人,而病人不是疾病堆积起来的东西,他是一个人,一个整体,所以你要学会把你的知识融合起来,用总体的观念来看这个病人。我当时听后觉得非常好,有点象中医的想法。
哥大的学生来源更多样化,我想这也是为什么我能够受到录取的一个原因。它希望来的学生当中不光都是哈佛、普里斯顿考分最高的学生,它还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我当时在学校有一个很好的朋友,他金发碧眼是一个地地道道的美国人,信仰共产主义,是在美国搞工人运动的,学校看中他为穷人服务的这样一个经历。还有一个同学年纪很大了,他上医学院的时候大概快40岁,他是最早捐精子库的人。当时大家都不愿意做这种事情,但他觉得这是一件很好的事情,可以让想要孩子的人有孩子,后来他干脆上了医学院,觉得这样可以更好的为想要孩子的人服务。哥大一看这个人很好,其实他的考试成绩很低。
像这种很好的医学院,它有时候不太看你的成绩、考分,它更重要的是看你的经历、想法,看你进来以后能不能为医学界做贡献。当然大部分学生是比较好的学生,因为他知道医生大部分出来还是要干活,为病人服务,但是有些学校,它更注重的是将来能够对这个领域有贡献,那么你想要对这个领域有贡献,就需要各种各样的人才。
对科研的理解
我也曾面临着是继续搞科研还是做临床的选择。刚开始搞科研时,也想象居里夫人一样,认真的观察做实验,用逻辑的方式去解释,发现新的理论造福人类。真正做了以后发现不是这回事。搞科研最重要的是要有经费。所以你要想成为一名很好的科学家,你一定要有能力去搞经费。时间一长就觉得自己失去了原本要做科学发现的初衷,慢慢的变成了一个游戏,为了拿经费做点东西,再为了拿更多的经费再做点东西这样一种游戏循环中。后来觉得这不是自己想做的事情,自己还是想做点东西马上能看到结果的事情,所以想起来还是医生最好,同时还可以做一些医学方面的研究,这样跟实际接得更紧密一些,而不是空洞的在纸上发表一些文章。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