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这次去美国之前,我一直有一种根深蒂固的印象,觉得美国学生的生活特别轻松自在,课程内容少、简单,上课就像玩似的,下课以后更是玩了。可是到美国的第二天,和纽约中国领事馆的教育参赞座谈后,我就发现我错了。在美国,基础教育(小学、中学)大概可以分为三种:城区公立学校,教学质量很差;郊区公立学校,教学质量一般;私立学校,教学质量很好。在公立学校中,可能学习压力确实不大,可是在私立学校中的学生竞争之强可能丝毫不亚于山东山西那些苦孩子。美国教育强调启发孩子自学的能力,因此上课的时候多是以游戏、故事这些趣味性内容为主,有时甚至可能完全“不讲正课”,但是考试的标准却丝毫不会降低,因此临近期末的时候常常有备战多天不睡觉的情况。参赞给我们举了个例子,她自己的女儿上初中的时候的一份文学课的作业是读完一本文学着作,概括主要内容,还要据此提出自己的观点。那是一本好几百页的思想深度不浅的书,连他看着都很费劲,为了完成这项作业,他陪着他女儿每天晚上一起看了很久才完成。
在我们去的几所美国高校里,我看到的情况都是美国的大学生比清华学生更辛苦。曾经和哈佛还有普林斯顿的同学都聊过作息的问题,对他们来说,每天4到6个小时的睡眠时间是很正常的事情,凌晨两点到三点是普遍的上床时间,而很多同学上午都有课,因此最多九点就得起床。曾经和留美的中国学生谈过这个问题,他觉得美国人的观念里睡眠其实是件不得已而为之的事情,如果喝杯咖啡能顶过去,能不睡就不睡了。Harvard的GCC总裁是个我们大二女生,带我们上课讲座的时候总是走得很快,问她为什么,一个重要原因便是觉得走路浪费时间。陪我们吃饭的时候,许多学生也都是尽快吃完东西,就掏出电脑来准备展示ppt、看课件、写paper了。
今天总结会上,我们曾说起这个事情,我们的一致认识是中国学生普遍对大学的辛苦程度的预期偏低了,因为大家高中都过得很辛苦,总认为到大学就出头了,进清华以后发现不是这么一回事,就觉得有落差,总抱怨。而在美国的top高校,学生们都认为自己将来出去是要做美国的青年领袖的,因此时时刻刻都抓紧时间给自己充电。对于我们来说,如果哪天没睡好,可能抓到时间就补觉休息去了,而对他们来说,虽然休息时间都这么少了,他们还是积极地参加各类社会活动。他们宁愿把作业放到半夜12点以后做,也会愿意用9点到11点这段时间去参加一些接待会或是交流会,因为他们懂得与人打交道学习到的知识可能比书本更为重要。这可能也是为什么在美国的social活动中,美国学生往往显得比我们更自如,更容易融入谈话。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