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前及先秦时期广东地区的历史
秦朝以前,岭南地区的古越族先民与中原商周王朝以及长江流域的吴、越、楚等国均有直接间接的交往。
秦统一岭南后,在岭南地区设置了桂林、象、南海三郡。今广东省境大部分地区属南海郡。中央集权下的郡县制的确立,使岭南开始直接纳入中央王朝的统治。
三国时期东吴置广州,州治在番禺(今广州)。广州得名自此始,唐初设岭南道,后又将岭南道划分为岭南东道和岭南西道,岭南东道治广州,辖今广东大部。随着大庾岭路的开通及“广州通海夷道”的发展,广东与中原经济、文化的交往渐趋频繁,广州也跃为世界著名的东方大港。宋初置广南路,后分广南路为广南东路和广南西路,东路辖今广东大部,广东得名自此始。
一、掌握广东地区的史前社会概况
(一)原始群时期的“马坝人”和“峒中岩人”
马坝人峒中岩人
发现时间1958年8月1978年和1989年
地点韶关曲江区马坝镇狮子岩的狮头洞封开渔涝区河儿口村的峒中岩
发现物一个中年男性的头骨化石及大熊猫、剑齿象等17种江南古动物群化石3颗人牙化石
意义“马坝人”和“峒中岩人”是广东发现的最早人类,是黄色人种原祖之一。广东从“马坝人”和“峒中岩人”开始便有了人类社会。
(二)母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
1、母系氏族社会形成时期(前陶阶段和粗陶阶段)
前陶阶段粗陶阶段
文化遗存封开的罗沙岩、黄岩洞、螺髻岩;阳春的独石仔;罗定的饭甑山等英德青塘墟、始兴玲珑岩、南雄梅岭镇中站、南澳象山等
距今时间16000---10000年8000---7000年
特点掌握了人工取火的办法,但未发明陶器陶器发明和原始农业出现
2、母系氏族社会繁荣时期
文化遗存:一是贝丘遗址(珠江和韩江三角洲)和沙丘遗址(沿海及岛屿);二是粤北山区遗址。
距今时间: 6000---5000年
特点:①贝丘和沙丘遗址特点:以渔猎捕捞为主,在陶器制作上出现了彩陶,定居的稳定性不够。②粤北山区遗址特点:以原始农业为主,已形成稳定的定居生活。
(三)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文化遗存
文化遗存:广东境内有三四百处
距今时间: 4500年左右
特点:有较成熟的锄耕农业和家畜饲养业,石器和陶器等手工业生产技术有了较大的进步,尤其是陶器制作已从母系氏族时期的手工制陶发展为使用陶车制作轮制陶器。大量陶纺轮的出现,表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的广东先民已较广泛地用植物纤维纺织衣物了。在居住形式上,已由适合母系氏族社会时期适于大家族聚居的“长屋”变为适合父系氏族社会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居住的“小房屋”。
二、了解先秦时期广东历史
1、时间:商王朝末年到秦统一岭南之前
2、别称:广东的青铜时代
3、最突出的标志:青铜器的铸造、应用及其发展
4、经济发展情况:广东社会经济与文化加速发展,生产力和生产工艺也有极大的提高。
①青铜冶铸业于商代末年开始出现于岭南,并成为岭南手工业一个极为重要的新兴部门。这是生产技术和生产力划时代的进步。
②锄耕农业获得较大提高和扩展,已出现了青铜工具和铁器,增强了垦辟荒地的能力,农业生产力比以往有了很大的提高,这是青铜时代农业进步的突出表现。
③家畜饲养业也有了比较显著的发展。
④陶器普遍有了轮制的几何印纹硬陶,并出现了釉陶和原始瓷。这是制陶技术的一大进步,也是青铜时代区别于新石器的一个重要标志。
三、熟悉岭南古越族的发展历史、生活习俗及其对外交往
1、分类:南越、骆越和西瓯
2、生活地区:
①骆越:今广东雷州半岛一带和今广西钦、廉等南部地区。
②西瓯:今广东西部及今广西东北部地区。
③南越:除骆越和西瓯居地外,今广东境内其他地方基本上都是南越分布地区
3、基本成分:当地土著和部分从岭北迁来的扬越、于越等族。
4、生活特征:①多住水边;
②主要的经济生活是种植水稻和渔猎捕捞;
③住干栏式建筑;
④突出特征是断发纹身。
⑤奉蛇为祖先,图腾崇拜是蛇。
商周时期:岭南与中原王朝已建立了朝贡关系。高度发展的商周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广东青铜时代夔纹陶器和青铜器的形制和花纹,明显受到商周青铜文化凝重神秘风格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与吴、越、楚等国特别是楚国的关系则日益密切。
四、掌握岭南古越族的对外交往
商周时期:岭南与中原王朝已建立了朝贡关系。高度发展的商周文化对岭南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如广东青铜时代夔纹陶器和青铜器的形制和花纹,明显受到商周青铜文化凝重神秘风格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与吴、越、楚等国特别是楚国的关系则日益密切。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