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 第二节 健康心理学的研究视角
一、从“正常死亡”到“非正常死亡”
死亡人群以老年人为主,以此为住所制定医疗保健政策,重点就在于如何减少老年人的死亡和治疗老年人易发生的疾病,显然不利于预防年轻人的死亡。马克·拉兰德提出非正常死亡的概念-70岁以前的死亡。拉兰德认为,减少非正常死亡的最有效办法,是将注意力放在影响疾病的心理学和社会学的因素上,而不是生物学因素上,并根据这种思想制定预防疾病的各种措施。
意义:对非正常死亡的关注,突出了心理社会因素,特点是生活方式在人类健康中的重要意义,有利于预防为主,尤其是防止年轻人死亡的医疗保健政策的制订。
二、从“治疗”到“预防”,从“疾病”到“健康”
生物医学追求治疗效果,并取得了很多重大突破,但这主要归功于早期检出率的升高而不是治疗手段的进步。另外,过去对死亡率的重视超过疾病发生率,虽然医学使许多致死因素对死亡率的影响降低了,但致死因素却仍然存在,并对功能状态和生活质量有着重大影响。只有尽可能维持人们的健康状态、使个体远离慢性疾病的负担和压力,生活质量才能提高。
Gerald Caplan界定了三级预防:一级预防(防患于未然,通过培养分享习惯防止疾病发生);二级预防(早发现、早治疗);三级预防(限制症状的严重程度、缩短病程、防止复发来减少某一疾病的残留影响)。
意义:早期预防和干预对于延缓疾病发生、提高生活质量、降低医疗费用都有助益。但实践中三级预防却仍然是最为普遍的形式。
妨碍预防的因素:主观方面(认识上的盲点和误区;情绪上的防御性(忌医)、低效能感和无奈;行为上的旅途、功利性和惰性),客观方面(医疗体系不完善;社会团体的利益牵制;公众意识和公共设施的缺位)。
预防工作需要借助生物医学确定健康高危因素,并发展技术以实现预防和免疫。不过心理、社会和行为因素的作用似乎更为突出,健康心理学特别关注人们的认识、体验和行为在维护、促进和预防中的意义,发展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促进等新理念和新方法。
从关注疾病转向关注健康是健康心理学的另一个突出特点,也是与其它相关医学分支的一个最主要区别。
三、从“生理因素”到“生理心理社会因素”
病人角色三层属性:疾病(disease器官功能和品质性病变的客观症状和体征);病感(illness心理上主观的不适感);病患(sickness难以履行社会责任)。生物医学只关注第一层面,限制了疾病诊断、治疗的禅师和思路,且会导致非人性化的操作,引起医患关系紧张。
BSP(生物-心理-社会)模式的提出(Engel),标志着医学领域开始将注意力从疾病转向病人,不但要考虑人自身的生理机制,而且要考虑人自身所形成的内环境和人生存过程所依赖的外环境(包括社会因素及社会体系:医疗保健体系),是一种系统论和整体观相结合的医学模式。
意义:提高了健康的标准(不再仅是身体方面);改变了医患关系(人本主义);深化了对疾病的认识(考虑身心社会交互作用);拓展了治疗方式(身心同治)。此外,对健康人BSP提示应该从生物、心理和社会的角度去了解、增进健康。
BSP引入系统论,层次性,改变任何一层次都会引起所有其它层次变化。BSP的发展--整体健康模式-健康服务新范式:力图重新获得人道医疗,尊重完整个人的综合运动;疾病是整体素质不好的表现,不良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所致;强调个人与家庭成员的健康密切相关,强调个体有道德、有涵养、能调控自己的行为习惯和生活方式;三特点:(强调心理事件和个人价值系统的重要性、重新认识责任感对个体的价值、重新认识人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四、毕生发展的观点
人一生中健康在不断变化,与健康相关的重要因素也在发生变化,预防目标和干预重点也不同。不同年龄疾病谱、死亡谱不同;对相同疾病的耐受力和恢复力不同;干预重点不同(不同年龄个体的认知能力、自控能力的不同也影响到行为)。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