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研究选择特殊书稿的设计方案",这是( )的主要职责。
A.技术编辑
B.副编审
C.编辑
D.编审
2、将同一版面有不同颜色要求的部分,分别刻版、施色,分几次印成。这种印刷方法被称为( )。
A.涂版
B.斗钉
C.套色
D.套版
3、( )年,商务印书馆推出由张元济等人撰写的《最新教科书》,广受欢迎。
A.1903
B.1904
C.1905
D.1906
4、1937年1月,党中央成立了由张闻天、秦邦宪等人负责的( ),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
A.新华社
B.解放社
C.中央党报委员会
D.中央出版发行部
5、( )是出版社一切计划的基础。
A.出书计划
B.年度计划
C.营销计划
D.选题计划
6、市场细分定价法又称为( )。
A.随行就市定价法
B.印张定价法
C.需求差别定价法
D.理解价值定价法
7、在著作权转让中,受让人可以获得( )。
A.某种形式的使用权
B.发表权
C.署名权
D.某种形式的财产权
8、著作权国际保护应遵循的形式上的互惠原则,又称( )。
A.国民待遇原则
B.最低保护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
D.地域原则
9、在( )的情况下,出版社应退修稿件。
A.收到作者书稿
B.作者的书稿没有达到出版水平
C.书稿基本可用,但需修改
D.编辑发现新的学术问题
10、在编辑应用文中,书刊辅文与编辑业务文件的不同之处在于( )不同。
A.性质
B.读者对象
C.写作方法
D.撰写者
11、造纸术发明以前,在我国使用范围最广、通行时间最长的载体是( )。
A.甲骨
B.青铜器
C.竹木简牍
D.缣帛
12、我们现在所能够见到的最早的简牍实物产生于( )。
A.商代
B.战国时期
C.东汉时期
D.西汉时期
13、1988年中共中央宣传部和新闻出版署提出深化图书发行体制改革的要求,其中的一项是( )。
A.放开经营方式,搞活发行渠道
B.放手发动群众,搞活各类书店
C.放开购销形式和发行折扣,搞活购销机制
D.放开管理方式,搞活出版社
14、出版物的内容不真实或者不公正,致使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其( )应当公开更正,消除影响,并依法承担其他民事责任( )。
A.作者
B.出版单位
C.发行单位
D.销售书店
15、1951年创刊,全国惟一公开发行的书目信息刊物是( )。
A.《全国总书目》
B.《全国新书目》
C.《新华书目报》
D.《北京新书目》[page]
16、我国历史上对于雕版印刷技术的推广具有重大意义的事件是( )冯道刻《九经》。
A.隋朝
B.唐朝
C.五代
D.宋朝
17、中国古代制作活字的材料主要有( )。
A.泥、木、铜、锡、陶瓷
B.泥、木、竹、铜、铅
C.泥、木、竹、铅、陶瓷
D.泥、石、铜、铁、铅
18、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我国出版行政管理根本任务的是( )。
A.保障公民享有出版自由的权利
B.惩处违法出版行为
C.规范合法的出版活动
D.改善各出版单位的经营状况
19、具有大学本科学历的人员,必须( )才能报考出版专业中级职业资格。
A.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两年
B.从事出版专业工作满四年
C.担任初级专业技术职务满三年
D.在2001年8月年已经受聘担任出版专业初级专业技术职务
20、某出版社拟出版一本书,经测算固定成本为20000元,单位售价为12元,单位变动成本为8元。为实现80000元的利润,销售总量至少应达到( )册。
A.10000
B.20000
C.25000
D.30000
目标利润测算;
目标利润测算又称"保利分析",也可以利用本量利分析方法进行。
1.在已知出版物销售数量的情况下,测算能实现多少目标利润。显然,这时可以直接利用公式来测算。
仍以A图书为例,若其销售数量增加到2000册,而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人公式(4)后,就能计算出可实现的利润为:
利润=(12-0.156-3.844)×2000-8000=8000(元)
2.在目标利润己确定的情况下,测算销售数量需要达到多少。这时,公式:
利润=(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销售数量-固定成本总额
可转换成:
仍以A图书为例,若目标利润已经定为20000元,而单位销售收入、单位销售税金、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总额等项目内容不变,则将有关数据代入上式后,就可计算出应实现的销售数量为:
21、按我国现行的《出版文字作品报酬规定》,图书原创作品的版税率标准为( )。
A.2%~8%
B.2%~9%
C.3%~10%
D.4%~12%
22、与图书相比,期刊的特点之一是( )。
A.顺序编号,连续出版
B.便于检索
C.稳定性、系统性强
D.信息量大
23、开发、利用出版信息资源的途径之一是( )。
A.利用计算机网络实现编辑、校对工作自动化
B.对已有出版物中的信息重新进行整理、加工、组合、编排等
C.一种图书的不同版本尽量只使用一个书号
D.充分利用外审力量完成大部分稿件的审稿和加工整理
24、某文学期刊原为季刊,现拟改为月刊,主办单位应该报( )审批。
A.所在地省级新闻出版局
B.国家工商管理总局
C.新闻出版总署
D.所在地省级文化局和工商管理局
25、一位大学讲师2003年调入某出版社。如果他要担任书稿的责任编辑,就必须( )。
A.在2003年通过初级或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B.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C.在2003年或2004年通过中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D.在2003年通过初级出版专业职业资格考试
26、对未办理备案手续而出版的属于重大选题范围的出版物,无论内容有无问题,首先应该责令出版单位( )。
A.停止出版发行
B.按规定补办备案手续
C.写出检讨并接受相应行政处分
D.把详细情况报告新闻出版总署
27、某出版社2004年6月的当期应纳增值税税额为15万元,其应纳教育费附加( )元。
A.4500
B.7500
C.10500
D.19500
28、某办公室主任结合自身的工作实践,撰写了《秘书行为组织学》一书,该书属于( )。
A.职务作品
B.汇编作品
C.整理作品
D.个人单独创作的作品
29、版式设计权是指( )的专有使用权。
A.图书、期刊版式设计
B.图书整体设计
C.图书、期刊正文版式和封面美术设计
D.图书正文版心规格设计
30、著作权国际保护应当遵循的原则中,不包括( )。
A.国民待遇原则
B.最低保护原则
C.独立保护原则
D.保护水平相等原则[page]
第1题
试题答案:A
考点:
☆☆考点18:出版专业初级技术职务人员的主要职责;
1.助理编辑的主要职责是:
(1)协助编辑进行工作。
(2)在编辑指导下,搜集整理有关学科的情报、信息,练习组稿。
(3)在编辑指导下,初审和加工稿件,协助发稿。
(4)检查样书,练习撰写书讯、书评。
(5)分担编辑室内其他工作。
2.技术设计员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等工作。
3.助理技术编辑的主要职责是:在技术编辑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技术设计、印制设计,或插图、制图工作。
4.三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书稿的初校、二校工作。
5.二级校对的主要职责是:在一级校对的指导下,承担一般或复杂书稿的校对工作。
第2题
试题答案:D
考点:
☆☆考点22:套版印刷;
要在同一书页上印两种以上的颜色,有两种方法:一是在同一块版上施以不同的颜色,一次印成;二是将同一版面有不同颜色要求的部分,分别刻版、施色,分几次套印而成。前一种方法通常称为 "涂版"或"套色",后一种方法称为"套版"或"套印"。套版由涂版发展而来,使版面分色更清晰,表现更细腻。套版印刷术的发明,使印刷进入彩印时代,是继雕版印刷、活字印刷后,中国对世界印刷技术的又一重大历史贡献。
早在印刷术发明以前的抄本时期,古人为给诸经作传、注、笺、疏,就有采用朱、墨二色来分别抄写正文与注疏文字的,以达到醒目的效果。这种传统方法,对套版印刷的发明有着直接的启示作用。关于套版印刷发明的时代,学术界有宋、元、明诸说,但这项技术的广泛应用,是在明代后期的万历年间(1573-1619),并在较短的历史时期内发展成熟。
明版本目录学家胡应麟《经籍会通》卷四曰:"凡印,有朱者,有墨者,有靛者;有双印者,有单印者。双印与朱,必贵重用之。"由此可见,朱、墨双色印本在万历初期已经流行,"必贵重用之"则说明尚未普遍应用。目前见存的明代最早的套印本是明万历间安徽歙县印的《闺范十集》,据王重民考证,约印于万历三十四五年间(1606-1607),他还认为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今安徽黄山、歙县、休宁、祁门、绩溪、黟县及江西婺源一带)。[王重民.套版印刷法起源于徽州说.安徽历史学报,1957(1)]稍后不久,歙县刻工流入吴兴(今浙江湖州),套版印刷法在吴兴得到很快发展,吴兴的凌、闵两家出版了大量套印本书籍,风行全国。出书较多的是闵齐伋、闵昭明、凌濛初、凌瀛初、凌澄初等。闵齐伋印的第一部套印书是明万历四十四年刻的朱、墨套印本《春秋左传》。第二年又用墨、朱、黛三色套印苏洵评点的《孟子》。凌瀛初于万历末年刻有四色套印本《世说新语》。据近人陶湘《明吴兴闵板书目》等书的不完全统计,闵、凌两家共刻套印书籍117部,计145种,其中已知有三色套印本13种,四色套印本4种,五色套印本1种。多色套印是根据不同颜色的需要,分刻多块印板,涂色后分次套叠印刷。
多色套印技术至明天启、祟祯间(1621-1644)用于版画艺术时,又有了新的发展,并名之为"饾版"。"饾版"亦称"斗钉",是一种用多块木刻版叠印多色图画的美术印刷法。刻版时依据绘画等原稿的颜色深浅浓淡、阴阳向背,分别在薄纸上勾描后每色刻成一块印版,然后由浅至深地逐色依次叠印或套印,使图画产生色彩从淡到浓、层次渐进的美术效果。
与饾版技术配套的,还有"拱花"技术。拱花技术源于唐代纸工发明的"砑花纸",与现代印刷技术中的凹凸版印刷十分相似。这种技术是把纸张夹在一凹一凸两块不着色的印版之间,凹、凸印版嵌合施压于纸张,使纸张表面形成拱起的花纹图形,产生如浮雕那样富有立体感的艺术效果。在明、清期间的印刷品中,拱花技术常用于表现花朵、禽鸟羽毛和行云流水等。
用饾版和拱花技术印刷的书籍,有明末书画家胡正言主持刊行的《十竹斋画谱》、《十竹斋笺谱》和颜继祖(字萝轩)编印出版的《萝轩变古笺谱》。至清代,有康熙年间(1662-1722)在南京出版的《芥子园画谱》。饾版这种古老印刷技术,后人称作"木版水印",至今仍作为一种传统工艺发挥着作用。
第3题
试题答案:B
考点:
☆☆☆☆☆考点36:近代出版物的变化;
中国近代是社会激烈动荡,中西学术、新旧思想猛烈碰撞的时代。近代出版业通过自己的最终产品棗出版物,反映了这一历史过程,同时也走出了传统图书出版的窠臼,使出版物的品种和数量都发生了质的变化。
近代时期,传统出版物渐趋衰退,国外新的出版物形态渐为国人接受,并逐步成为主要的出版形式。
学术界一般认为:最早的具有现代涵义的中文期刊是《察世俗每月统纪传》(Chinese Monthly Magazine),它由英国传教士马礼逊、米怜于1815年8月5日在马六甲创办,用木版雕印,主要在南洋华侨中免费散发;国内最早创办的具有现代涵义的中文期刊,是 1857年在上海创刊的教会刊物《六合丛谈》。此外,也有学者认为,苏州长洲人唐大烈于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开始纂辑出版的《吴医汇讲》已经是期刊。这一时期相继出版的主要刊物还有:1868年教会创办的《中国教会新报》,1874年改名《万国公报》,广学会成立后,成为广学会的机关刊物,是外国传教士所办最有影响的一种刊物;1872年英商《申报》馆创办的《瀛寰琐记》,是中国第一种文艺刊物;1896年创刊、由梁启超任主笔的《时务报》,是国人创办的第一种以时事政治为主的综合性刊物;1900年由杜亚泉创办的《亚泉杂志》,是国人创办的第一种自然科学杂志;1904年由商务印书馆创办的《东方杂志》,是中国近代出版时间最长、最具影响的综合性杂志;1906年上海书业商会创办的《图书月报》,是中国第一种出版专业杂志。在20世纪初短短的10年中,在上海地区陆续创办的刊物达160余种。
报纸在中国大量出版发行,也是近代出版的一大特点。报纸作为一种国外传入的新的传播媒体,主要是教会及外商办的,上海、天津、北京、汉口、广州、福州以及东北等地均创办了一批以中国人为阅读对象的中文报纸,如《上海新报》(1861,上海)、《申报》 (1872,上海)、《时报》(1886,天津)、《字林汉报》(1893,汉口)、《闽报》(1897,福州)、《顺天时报》(1901,北京)、《协和报》(1901,上海)《盛京时报》(1906,奉天)、《全闽新报》(1908,厦门)、《芝罘日报》(芝罘)、《岭南新报》(广州)、《燕都报》(北京)、《关东报》(旅顺)、《盛京报》(沈阳),等等。其中由英商美查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最有影响的一份中文报纸;1912年转让给史量才,1949年停刊。《申报》馆在办报的同时,还出版大量图书,其光绪年间出版的《申报馆丛书》收书300余种,内容包括小说、艺术作品、尺牍等。申报馆是近代中国很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之一。
图书出版方面,除了注重出版维新派、革命派著作及各类翻译著作外(详见下文),教科书渐次成为一大支柱。20世纪初,随着科举制度的改革和新式学校的兴起,社会对教科书的需求大增。南洋公学、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藻文书局、广智书局、乐群书局等,都纷纷推出各自的教科书,以适应学校教学的需要,其中尤以南洋公学、文明书局、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最具影响。教科书从诞生起,就成为各出版机构经营的重点,其市场占有率直接影响到一些大出版机构的盛衰。商务印书馆在教科书出版业务中,能适时跟随局势的发展,于1904年即推出《最新教科书》。该教科书分初小、高小和中学三类,由张元济、杜亚泉、庄俞、黄英等人撰写,推出后广受欢迎。商务印书馆、文明书局的教科书体例后为清学部认可,并被纳入学部颁布的初、高小暂用教科书目与中学暂用书目。商务印书馆的教科书逐渐成为国内各学校首选的教材。
第4题
试题答案:C
考点:
☆☆☆☆☆考点45: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出版活动;
上海作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地,也是党最早的出版机构所在地。1920年9月,陈独秀在上海设立新青年社,出版《新青年》杂志。该杂志1915年创刊,原名《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开始改名《新青年》;它原由上海群益书社出版,1917年迁北京出版,1920年9月又迁回上海出版。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新青年》一度成为党的机关刊物。新青年社还出版《新青年丛书》,宣传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
1921年9月1日,中国共产党决定在上海成立正式的出版机构人民出版社,由当时担任党中央宣传主任的李达亲自主持。人民出版社成立后,即以出版宣传马克思主义的著作为己任,制定了出版《马克思主义全书》、《列宁全书》和《康明尼斯特丛书》(即《共产主义者丛书》)的计划。虽然由于反动派的迫害而致使出版计划未能全部完成,但这是我国第一次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出版马列主义著作,开拓了出版业的新领域。
由于反动派的镇压,中国共产党的出版机构往往不能正常开展业务,存在的时间也较短。历史上在国民党统治区先后出现的由共产党直接领导的出版机构主要有:上海书店,1923年11月成立于上海,由毛泽民负责,1926年2月3日被军阀孙传芳查封,3年中出版图书30余种;长江书店,1926年11月成立于武汉,由瞿秋白负责。此外还有无产阶级书店(1928-1929,上海)、华兴书店(1929-1931,上海)、北方人民出版社(1931-1932,河北保定)。这些出版机构虽然存在时间很短,但它们的出版物因宣传新思想而在群众中广为传播。
中国共产党在苏区和解放区的图书出版,始于1927年大革命失败之后。当时设在江西的苏维埃政权中央工农民主政府出版过报刊、书籍以及民众文化补习课本。据不完全统计,有刊物70余种,如《少年先锋》、《红色中华》、《青年实话》、《红星报》;图书200种左右,如《共产儿童读本》、《中国苏维埃》、《列宁主义概论》等。1933年8月,在川陕革命根据地成立了12家出版局和工农书店,出版《共产党》、《斧头》、《红旗》等报刊。"西安事变"以后,党中央为适应新形势的需要,于1937年1月组成了由党的总书记张闻天及秦邦宪等人负责的中央党报委员会,统一领导新闻宣传工作,党的新闻出版工作在陕北根据地得到迅速发展。1937年4月,中央党报委员会创办解放周刊社,该社的发行科以新华书店名义对外联系,并发行《解放》周刊。1938年设立解放社,出版《列宁选集》及一批马列主义经典著作,至1939年8月,即发行新书98种。1939年6月,党中央成立了中央出版发行部,以加强革命书刊传播。同年9月,新华书店作为独立建制单位正式成立,随即迅速在其他敌后根据地陆续建立地区总店和分支店,到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分支店发展到735家。各大解放区的新华书店总店由中共中央局宣传部领导,承担本解放区的书刊编辑出版、印刷、发行任务;分支店一般承担发行任务。此外,八路军、新四军、各抗日民主根据地以及第三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的各野战军,都有各自的书报出版机构,如战时出版社、大众日报社、江淮通讯社等。
解放区的出版机构在条件十分艰苦的情况下,出版了大量革命书刊,以宣传党的方针政策,传播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它们还把许多书刊通过在国民党统治区开办的书店、出版社传送到广大人民群众手中,为中国的革命事业作出了卓越贡献。与此同时,中国共产党还通过各种方式领导设在国民党统治区的民营进步出版机构,积极出版了大量宣传抗日、宣传马克思主义的革命进步书刊。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民营进步出版机构中,最有影响的是生活书店、新知书店和读书生活出版社。
生活书店1932年7月由邹韬奋创办于上海,其前身是《生活》周刊社。一起参与创办的还有胡愈之、徐伯听。生活书店出书范围很广,内容包括马列主义经典著作以及哲学、经济、历史、地理、自然科学、文学艺术等各个门类。先后出版《大众生活》、《太白》、《新知识》等期刊29种,出版图书1000多种,丛书20余种。生活书店的优质服务深受读者欢迎,又由于有二套完整的民主管理体制,经营良好而业务拓展,在各地广设分店,形成规模经营。为保护书店不被国民党破坏,生活书店还在上海成立了一批化名的出版机构,如远东图书公司、兄弟图书公司、骆驼书店等。生活书店的创办者邹韬奋,是中国革命知识分子的卓越代表,是出版工作者的模范。他在出版战线上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事业贡献了一生,得到党和人民的高度评价。
新知书店1935年由钱俊瑞、徐雪寒、薛暮桥等多人创办于上海,出版图书约400种,期刊10种。读书生活出版社由艾思奇、郑易里出资,邀黄洛峰于1936年在上海创办,以出版大众哲学读物和期刊《读书》而闻名。
三家出版机构于1948年在香港合并,成立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第5题
试题答案:D
责编:赵紫雯
上一篇: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练习题(2)
下一篇:中级出版专业基础知识练习题(4)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