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中小学 > 成人教育考试 > 自学考试

自学考试《管理学原理》章节试题:领导工作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8-19 15:33:01

 第六章 领导工作

  ★ 课堂讨论

  一、一名日本的心理学家在考察一个科室时,发现科员情不自禁地都在模仿着他们的科长,一举手,一投足,甚至连梳头发的姿势都在模仿。由此可知,这名科长的影响力是非常大的。如果你是一名班长,你将如何提高自己的影响力呢?

  提示:从业务能力、个人品德、沟通技巧、关心员工、管理艺术方面去考虑。

  二、如果你是某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下属业务员小李是新来的员工。 由于小王业务不熟,误将价值5000元的照相机以3000元卖给了顾客罗先生。作为公司销售部经理,你的职责要求你必须解决这件事,而你的权限也足以决定这件事的处理办法。你打算如何处理这件事情呢?

  提示:可从以下两种方面考虑:

  1. 退钱给顾客,拿回电脑;减少经济损失,但是您的诚信度受到影响。

  2. 表达您所受的损失,征求顾客意见,看顾客自己愿意怎么样处理,如果不原退照相机也不补钱,那就把这件事做为你们公司一诚信宣传的材料吧!这样暂时会受到点经济损失,但可能是塞翁失马,焉知祸福。

  ★ 知识掌握

  一、名词解释

  1.领导 :领导是在一定的社会组织或群体内,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运用其法定权力和自身影响力影响被领导者的行为,并将其导向组织目标的过程。

  2.领导者 :领导者是指担任某项职务,扮演某种领导角色,并实现领导过程的个人或集团

  3.法定权力 :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自身影响力 :领导者对被领导者的另一种作用力量为自身影响力,即领导者以自身的威信影响或改变被领导者的心理和行为的力量。

  5.权变理论:是管理理论中一种新的理论,不再相信管理会有一种最好的行事方式,而是必须随机制宜地处理管理问题,"权变"的意思就是权宜应变。

  6. 激励:所谓激励,就是组织通过设计适当的外部奖酬形式和工作环境,以一定的行为规范和惩罚性措施,借助信息沟通,来激发、引导、保持和归化组织成员的行为,以有效的实现组织及其成员个人目标的系统活动。

  7.需要:指人类或有机体缺乏某种东西时的状态,管理中的需要特指人对某事物的渴求和欲望。它是一切行为的最初原动力。

  8.弗鲁姆的期望理论:又称作"效价-手段-期望理论"。用公式表示就是:

  这个公式说明:假如一个人把某种目标的价值看得很大,估计能实现的概率也很高,那么这个目标激发动机的力量越强烈。

  9.效价 :是指达到目标对于满足他个人需要的价值。

  10.期望值:是人们根据过去经验判断自己达到某种目标的可能性是大还是小,即能够达到目标的概率。

  11.亚当斯的公平理论 :公平理论又称社会比较理论,它是美国行为科学家亚当斯提出来的一种激励理论。该理论侧重于研究工资报酬分配的合理性、公平性及其对职工生产积极性的影响。

  公平理论的基本观点是:当一个人做出了成绩并取得了报酬以后,他不仅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绝对量,而且关心自己所得报酬的相对量。因此,他要进行种种比较来确定自己所获报酬是否合理,比较的结果将直接影响今后工作的积极性。

  12.保健因素:保健因素是指对职工产生的效果类似于卫生保健对身体健康所起的作用的因素。保健因素包括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

  13.激励因素:那些能带来积极态度、满意和激励作用的因素就叫做"激励因素",包括:成就、赏识、挑战性的工作、增加的工作责任,以及成长和发展的机会。

  14.授权:所谓授权,就是把自己拥有的权力适当交给员工,使员工在拥有一定自主权和行动权基础上自主地去开展工作。

二、选择题(有一个以上对)

  1.领导与管理的不同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ABD)

  A.范围与作用不同 B.主要功能和构成因素不同

  C.对人的要求素质不一样 D.管理的侧重点不同

  2.构成领导者自身影响力的因素主要包括:(AB)

  A.品德和常识 B.能力和情感 C.需要和动机 D.环境和情境

  3.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认为,管理者在决定采用哪种领导模式时通常要考虑以下几方面的因素:(ABCD)

  A.领导者管理思想 B.员工方面的因素

  C.领导者本人行为习惯 D.环境方面的因素

  4.利克特与阿吉里斯为论证职工参与管理的重要性,把领导方式分为:(BD)

  A.贫乏管理式 B.温和命令式

  C.权威与服从管理式 D.专权命令式

  5.菲德勒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ABD)

  A.职位权力 B.任务结构

  C.领导者本人 D.上下级关系

  6.动机在激励行为的过程中,具有以下功能:(ACD)

  A.始动功能 B.奖励功能

  C.维持和强化功能 D.导向和选择功能

  7.授权的含义主要包括:(ABD)

  A.委派任务 B.委任权力

  C.工作实施 D.明确责任

  8.从企业管理的角度分析,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主要有:(ABCDE)

  A.建立共同目标调适法 B.制度规则调适法

  C.心理冲突调适法 D.心理冲突调适法(随机处事技巧法

  E.正确利用非正式组织的润滑作用

  9.期望理论认为,为了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积极性,需要兼顾以下的关系:(ABC)

  A.努力和绩效的关系 B.绩效与奖励关系

  C.奖励和个人需要关系 D.个人需要与努力的关系

  10.根据马斯洛的激励理论,以下属于生理需要的有:(A)

  A.人对阳光、空气、水、住房等的需求

  B.小张快要大学毕业了,希望找到一份好工作

  C.小周非常努力,想在不久后的干部选拔中再升一级

  D.小王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辞去高薪的工作回到校园

  E.小赵渴望能有一个温馨的家,过上稳定的生活

  三、是非题

  1.领导的本质就是带领下属完成本职工作。(×)

  2.领导者与管理者其实是同一概念,没有什么区别的。(×)

  3.法定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

  4.管理系统理论认为,参与式的领导方式是效率较高的一种领导方式。(√)

  5.领导权变理论的核心思想就是要考虑情境因素和被领导者的影响,而不只考虑领导者个人的因素,要根据环境的变化找出一种与之相适应的领导模式。(√)

  6.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

  7.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低层次的需要比高层次的需要具有更大的价值,它是人们产生巨大动力的源泉。(×)

  8.赫茨伯格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只有公司政策、管理措施、监督、人际关系、物质工作条件、工资、福利等激励因素才能使人们有更好的工作成绩。(×)

  9.一般来说,日常工作等可以授权,但下达目标和人事任免等方面工作是不拟授权的。(√)

  10.公平理论认为,人们通常把自己的收入和所付出的劳动的比值与组织内其他人作横向对比,也把自己目前投入的努力与目前所获得报偿的比值,同自己过去投入的努力与过去所获报偿的比值进行比较。(√)

 四.简述题

  1. 领导与管理有什么区别?

  答:二者的不同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 范围不同

  一般讲管理范围要大些,而领导范围要小些。因为领导是管理的一个重要职能,其行为也仍属于管理活动的范畴。

  (2)作用不同

  领导在组织中的作用表现为指明方向、设置目标、创造态势、开拓局面等方面。而管理的作用表现在为组织活动选择方法、建立秩序、维持局面等活动。

  (3)主要功能不同

  管理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运行效率;而领导的主要功能是解决组织活动效果。

  (4) 侧重点不同

  管理侧重于解决方法、程序与结果等问题;而领导侧重于处理好人的积极性问题及人与人之间相互作用的问题。

  (5) 构成的要素不同

  管理主要由计划、组织、人员配备、控制等项工作组成;而领导则主要由权力运用、激励、鼓舞、沟通和营造组织气氛等工作构成。

  2. 什么是法定权力?法定权包括哪些方面?

  答:权力是组织赋予领导者的岗位权力,它以服从为前提,具有明显的强制性。法定权随职务的授予而开始,以职务的免除而终止。一般而言,法定权包括下述几个方面:决策权;组织权;指挥权;人事权;奖惩权。

  3. 简述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

  答:领导行为连续统一体理论的七种有代表性的领导模式具体为:

  (1)经理作出决定并宣布

  这是最极权的模式。经理发现一个问题后,考虑了各种可供选择的解决办法并从中选定一个,决定后就径直向下属宣布,要求执行。这里不给下级以任何参与决策的机会。

  (2)经理说服下级接受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一种相似,,由经理作出决策并向下级宣布。但增加了一个步骤:在宣布时说服下级来接受这个决策,这样做,表明经理认识到下级中可能有某些反对意见,因而企图通过阐明这种决策的必要性(包括给下级将带来哪些利益)以消除反对意见。

  (3)经理提出计划,但征求意见

  经理作出决策并期望下级接受这个决策,但他向下级提供一个有关他的想来法和意图的详细说明,并征求大家对计划的意见。这样,既可以使下级更好地了解他的意图和计划,也可以使经理更深入探讨这个决策的意义和影响。

  (4)经理提出初步的决策方案,同下级交换意见

  在这种模式中,允许下级对决策发挥某些影响作用。经理先提出一个初步的计划,然后同下级交换意见,并在最后确定计划时考虑下级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但经理仍保留着对问题的决定权,他可以按下级的意见修改计划,也可以不接受这些建议和意见。

  (5)经理提出问题,征求意见,然后作出决定

  这种模式同前几种不同之处在于,前几种都是经理先提出自己的解决办法,然后再去征求下级的意见。这一种则是先提出需要解决的的问题,然后听取下级关于解决这一问题的意见和办法。最后,才由经理作出决策。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更充分地吸收下级人员的知识和经验。

  (6)经理规定界限,请小组作决定

  在这种模式中,经理先解释清楚需要解决的问题,并给要作出的决策规定了必要的界限,然后把决策权交给下级全体人员。

  (7)经理允许下级在上级规定的界限内行使职权。

  这是给下级最多自由和民主的模式。问题的提出和决策,都由下级自主决定,惟一界限是要遵守上级的有关原则规定。在这个决策的过程中,经理也可能参与,但这时他是为组织的一员而平等地参与的,同其他组织成员享有同样的权力。

  4. 领导的实质和作用是什么?

  答:领导的实质是妥善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形成以主要领导者为核心的、团结一致的、为实现组织预定目标而共同奋斗的一股合力。

  领导是任何组织都不可缺少的职能,领导贯穿于组织管理活动的全过程,其作用如下:

  (1) 制定并落实组织目标。

  组织的存在离不开特定的目标,各种管理活动都是围绕着有效实现组织目标而进

  (2)指导组织设计并从事人员配备。

  (3)保证组织维系和正常运行

  (4)领导职能是其他管理职能的集中体现。

  5. 管理方格理论的含义及其作用是什么?

  答:管理方格理论是研究企业的领导方式及其有效性的理论,这种理论倡导用方格图表示和研究领导方式。他们认为,在企业管理的领导工作中往往出现一些极端的方式,或者以生产为中心,或者以人为中心,或者以X理论为依据而强调靠监督,或者以Y理论为依据而强调相信人。为避免趋于极端,克服以往各种领导方式理论中的"非此即彼"的绝对化观点,他们指出:在对生产关心的领导方式和对人关心的领导方式之间,可以有使二者在不同程度上互相结合的多种领导方式。为此,他们就企业中的领导方式问题提出了管理方格法,使用自己设计的一张纵轴和横轴各9等分的方格图,纵轴和横轴分别表示企业领导者对人和对生产的关心程度。第1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小,第9格表示关心程度最大。全图总共8l个小方格,分别表示"对生产的关心"和"对人的关心"这两个基本因素以不同比例结合的领导方式。

  管理方格是一种区别管理形态并将其分类的有效工具。管理方格法问世后便受到了管理学家的高度重视。它启示我们在实际管理工作中,一方面要高度重视手中的工作,要布置足够的工作任务,向下属提出严格的要求,并且要有纪律规章作保障;另一方面又要十分关心下属个人,包括关心他们的利益,创造良好的工作条件和工作环境,给予适度的物质和精神的鼓励等。从而,使下级及其工作人员在责、权、利等方面高度统一起来,以提高下属的积极性和工作效率。

  6. 简述菲德勒的权变领导模型?

  答:菲德勒提出了"有效领导的权变模式",即菲德勒模型。他认为任何领导形态均可能有效,其有效性完全取决于是否与所处的环境相适应。他把影响领导者领导风格的环境因素归纳为三个方面:职位权力、任务结构和上下级关系。

  (1)职位权力 职位权力指的是与领导者职位相关联的正式职权和从上级和整个组织各个方面所得到的支持程度,这一职位权力由领导者对下属所拥有的实有权力所决定。领导者拥有这种明确的职位权力时,则组织成员将会更顺从他的领导,有利于提高工作效率。

  (2)任务结构 任务结构是指工作任务明确程度和有关人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程度。当工作任务本身十分明确,组织成员对工作任务的职责明确时,领导者对工作过程易于控制,整个组织完成工作任务的方向就更加明确。

  (3)上下级关系 上下级关系是指下属对一位领导者的信任爱戴和拥护程度,以及领导者对下属的关心、爱护程度。这一点对履行领导职能是很重要的。因为职位权力和任务结构可以由组织控制,而上下级关系是组织无法控制的。

  以上三个要素都存在好或者不好两种情景,把这三个要素的不同情景加以排列组合,形成8种领导情景,并通过研究得出结论:在有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领导更有效,在居中的领导情景中(有好有坏),关系导向型领导更为有效,在不利的领导情景中,工作导向型领导较为有效。

  总之德菲勒把领导方式分为工作取向型和关系取向型两种。 用哪种方式工作才最有效, 取决于环境, 这个环境主要包括职位权力状况,任务结构明确情况,上下级关系状况三要素,这三个要素实际上就是指领导者个人品质和组织工作环境。

  7. 简述途(路)径--目标领导理论?

  答:径-目标理论是以期望机率模式和对工作、对人的关心程度模式为依据,认为领导者的工作效率是以能激励下属达到组织目标并且在工作得到满足的能力来衡量的。领导者的基本职能在于制定合理的、员工所期待的报酬,同时为下属实现目标扫清道路,创造条件。根据该理论,领导方式可以分为四种:

  路径-目标理论告诉我们,领导者可以而且应该根据不同的环境特点来调整领导方式和作风,当领导者面临一个新的工作环境时,他可以采用指示型领导方式,指导下属建立明确的任务结构和明确每个人的工作任务;接着可以采用支持型领导方式,有利于与下属形成一种协调和谐的工作气氛。当领导者对组织的情况进一步熟悉后,可以采用参与者式领导方式,积极主动地与下属沟通信息,商量工作,让下属参与者决策和管理。在此基础上,就可以采用成就指向式领导方式,领导者与下属一起制定具有挑战性的组织目标,然后为实现组织目标而努力工作,并且运用各种有效的方法激励下属实现目标

  8. 作为一名领导者,应如何发挥领导艺术?

  答:一是掌握与领导相处的艺术;二是掌握用人的艺术;三是掌握授要的艺术;四是掌握调动下属积极性的艺术;五是掌握调适人际关系的艺术。

  9. 金钱是如何在下列激励理论中发挥作用的?

  (1) 需要层次理论 (2)双因素理论 (3)公平理论 (4)期望理论

  答:需要层次理论的观点:金钱属于物质需要,是低层次的需要,它是人人们行动的源泉,但这种物质需要对调动人的积极性只能起到暂时的作用。

  (2)双因素理论的观点:金钱是属于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不能起到调动积极性的作用,只能"防病不能治病"。

  (3)公平理论观点:公平合理的金钱能大大地调动人的积极性,而如果是大锅饭的金钱,即使是金钱的数额很高也起不到调动人们积极性的作用,反而容易产生人际矛盾。

  (4)期望理论认为,发放的奖金数目必须符合人们的期望值,这样才能调动积极性,因此奖金的发放必须遵循"刚性"原则。

  10.高度的工作满意感一定能带来高的工作绩效吗?为什么?

  实践证明,高度的工作满足不一定就产生高度的激励,带来高的工作绩效。许多行为科学家认为,不论是有关工作环境的因素或工作内容的因素,都可能产生激励作用,而不仅是使职工感到满足,这取决于环境和职工心理方面的许多条件。(可以从双因素理论方面去解释)

责编:彭亚玲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