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简述开罗会议的历史背景及主要内容。(12分)
答案: (1)1943年反法西斯同盟国进行战略反攻。
(2)同年11月,中、美、英三国在开罗举行会议,商讨联合对日作战问题。
(3)12月1日发表了《开罗宣言》,宣言规定日本窃取的中国领土东北、台湾、澎湖列岛等归还中国。
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1分)
材料
“帝纣闻武王来,亦发兵七十万人距武王。武王使师尚夫(指姜尚)与百夫致师,以大卒驰帝纣师。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师皆倒兵之战,以开武王。武王驰之,纣兵皆崩,畔(叛)纣。纣走,反入登于鹿台之上,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武王持大白旗以麾诸侯,诸侯毕拜武王,武王乃辑诸侯,诸侯毕从。武王至商国,商国百姓成待于郊。”——摘自《史记》
(1)这段材料反映的是哪一次战役的情景?
(2)从所摘古文和所学内容里,分析这次战役双方胜负的原因。
(3)从古文中摘出最能说明“民心向背”的例证。
答案:(1)是武王伐纣过程中的牧野之战的情况。
(2)纣王的暴政早已失去民心,而周武王争取了民心;纣王的臣下众叛亲离,而武王得到诸侯拥护;周经过文王、武王两代人的努力,经济实力和军事实力加强,而纣王的暴政激起种种矛盾,战前又毫无准备,临时组成军队,所以失败。
(3)“纣师虽众,皆无战之心,心欲武王亟入”、“纣兵皆崩、畔纣”、“诸侯毕从”、“商国百姓咸待于郊”等句,都说明了民心之向背。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