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欧洲奴隶社会中,斯巴达教育特别重视___________。
A: 文化知识教育 B: 艺术教育 C: 读写算教育 D: 军事体操教育
2.少年期又称学龄中期,其年龄一般是指 ________ 。
A: 9、10岁-12、13岁 B: 10、11岁-13、14岁
C: 11、12岁-14、15岁 D: 12、13岁-15、16岁
3.历史上首次提出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的人是_________
A: 卢梭 B: 夸美纽斯 C: 培根 D: 赫尔巴特
4.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 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5.杜威关于教育目的的主张是:___________ 。
A: 个人本位目的论 B: 社会本位目的论 C: 神学目的论 D: 教育无目的论
6.教学过程中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 ___________ 作用。
A: 个体 B: 群体 C: 主体 D: 集体
7.学校组织学生参加各种社会实践活动的德育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陶冶教育
8.教学中尽量利用学生的多种感官和已有经验是贯彻了___________原则。
A: 启发性 B: 直观性 C: 巩固性 D: 循序渐进
9.教学中为丰富学生的实践经验而选择的实践活动应从___________目标需要出发。
A: 活动 B: 学习 C: 教学 D: 考试
10.运用模范和 典型人物对学生进行德育的方法是___________。
A: 说服教育 B: 榜样示范 C: 实际锻炼 D: 陶冶教育
11.我国唐代由中央直接设立的学校有“六学二馆”,其中“二馆”是________ 。
A: 教馆和学馆 B: 崇文馆和弘文馆 C: 文馆和武馆 D: 书学馆和算学馆
12.根据一个国家政治、经济、生产力发展和实施教育目的的需要而建立的整个教育组织系统叫做___________。
A: 教育体制 B: 教育目的 C: 教育规划 D: 教育制度
13.提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法规是________。
A: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B: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
C: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D: 《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
14.《教育漫话》一书是___________的著作。
A: 夸美纽斯 B: 洛克 C: 斯宾塞 D: 裴斯泰洛齐
15.马克思主义观点认为,教育起源于________ 。
A: 心理模仿 B: 生物本能 C: 人的理性 D: 生产劳动
16.世界上不同民族的教育往往表现出不同的传统和特点,这主要是因为________
A: 教育具有阶级性 B: 教育具有永恒性
C: 教育具有自身的继承关系 D: 教育不能脱离政治经济的制约
17.《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质改革的决定》颁布于________ 。
A: 1982年 B: 1983年 C: 1983年 D: 1985年
18.在按年龄编班的基础上,按学生的能力进行分组的教学形式是___________教学。
A: 班级 B: 个别 C: 分组 D: 集体
19.传授与学习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教学的___________任务。
A: 中心 B: 一般 C: 基本 D: 主要
20.我国学校德育内容一般包括道德教育、思想教育和___________教育。
A: 政治 B: 环境 C: 环境 D: 安全
1. D 2.C 3.C 4.D 5.D 6.C 7.C 8.B 9.C 10.B
11.B 12.D 13.A 14.B 15.D 16.C 17.D 18.C 19.A 20.A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