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中小学 > 成人教育考试 > 全日制专升本

2018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章节考点复习(19)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9-03 18:47:15

  第一节 能量代谢

  一、食物的热价、氧热价和呼吸商

  (一)食物的热价

  将1g食物氧化(或在机体外燃烧)时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称为食物的热价。

  (二)食物的氧热价

  氧热价是指每消耗1升氧用以氧化某种营养物质所产生的热量。氧热价是根据定比定律关系推算出来某物质氧化消耗1升氧的产热量。将这个概念应用于整个机体时,只要知道单位时间内的氧耗量,就可通过氧热价计算出能量代谢率。

  (三)呼吸商

  机体依靠呼吸功能从外界摄取氧,以供各种营养物质氧化分解的需要,同时也将代谢终生物 CO2呼出体外,一定时问内机体的CO2产生量与耗氧量的比值称为呼吸商。

  二、影响能量代谢的主要因素

  机体能最代谢的多少不与体重成比例关系,而与体表面积基本上成正比。我国人体体表面积的推算可应用下列公式:体表面积(m2)=0.0061×身高(+0.0128×体重(kg))-0.1529。影响机体能量代谢的因素很多,比较重要的有下面几种:

  (一)肌肉活动

  肌肉活动对能量代谢的影响最为显著。机体任何轻微的活动都可提高能量代谢率,实验证明,肌肉活动的强度与耗氧量的增加成正比,剧烈运动或劳动时,耗氧量可比安静时高10~20倍。故测定能量代谢率时必须考虑肌肉活动的影响。

  (二)精神活动

  当机体处于精神紧张状态时,能量代谢将显著升高,其原因一方面是精神紧张时,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尽管没有产生明显的肌肉活动,但产:生的热量已经提高许多,另一方面则由于精神紧张,引起儿茶酚胺大量释放,使机体代谢加速.产热量增加。

  (三)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

  进食后一定时间内,食物引起机体产生额外能量消耗的现象,称为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蛋白质食物的特殊动力作用最为明显。可提高30%的耗损。

  (四)环境温度

  人在安静状态下,环境温度为20℃~30℃时,能量代谢最为稳定。当环境温度低于或超过这一范围时,代谢率都增加。因寒冷可引起战栗以及肌肉紧张度增强;而温度升高可致细胞内化学反应速度加快、发汗功能旺盛及呼吸、循环功能增强。

  三、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

  (一)基础代谢与基础代谢率的概念

  基础代谢是指基础状态下的能量代谢。基础代谢率是指单位时间内的基础代谢,即在基础状态下,单位时间内的能量代谢。所谓基础状态是指人体处在清醒而义非常安静、不受肌肉活动、环境温度、食物及精神紧张等因索的影响时的状态。

  (二)基础代谢率的正常值及其临床意义

  基础代谢率用相对值表示,即

  

2015年成人高考《医学综合》第二部分第七章考点及试题

 

  基础代谢的正常值为±15~±20%。临床上测定基础代谢率是诊断甲状腺疾病的重要辅助手段。

  第二节 体温

  一、体温的概念及正常变动

  (一)体温的概念

  人体的外周组织即表层,包括皮肤、皮下组织和肌肉等的温度称为表层温度。机体深部(心、肺、脑和腹腔内脏等处)的温度称为深部温度。体温是指机体深部的平均温度。临床上通常用口腔温度、直肠温度和腋窝温度来代表体温。直肠温度的正常值为36.9℃~37.9℃,口腔温度平均比直肠温度低0.3℃,腋窝温度平均比口腔温度低0.4℃。

  (二)体温的正常变动

  以下因素可以使体温有所变动:

  1.昼夜清晨低,午后高;

  2.性别 女性略高于男性;排卵日低,过后升高;

  3.年龄新生儿、幼儿略高于成人,老年人略低;

  4.活动 劳动或运动时,体温可以轻度升高;

  5.其他精神因素、外界环境温度也可以影响体温。

  二、产热和散热

  机体在体温调节机制的调控下,使产热过程和散热过程处于平衡,即体热平衡,维持正常的体温。如果机体的产热量大于散热量,体温就会升高;散热量大于产热量则体温就会下降,赢到产热量与散热量重新取得平衡时才会使体温稳定在新的水平。

  1.主要产热器官

  机体安静时主要产热器官是内脏器官,各内脏中,肝脏的代谢最旺盛,它的产热量是最高的。运动或劳动时,肌肉为主要产热器官。

  2.主要散热部位及散热方式

  (1)辐射散热:是指机体以热射线的形式将热能传给外界较冷物体的一种散热。任何物体,除处于绝对零度外,均发射热射线。在安静状态下,****、室温,以这种方式的散热量达机体总散热量的60%左右。影响辐射散热的主要因素有皮肤与气温的温度差和有效辐射面积。

  (2)传导和对流散热:传导是指机体的热量直接传给同它接触的物体,传导散热除了与皮肤和接触物体间的温差,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外,还与物体的导热性能有关。

  对流是机体接触气体或液体时的一种散热方式。机体的热量传导给与体表接触的空气,使其加温,这种温度较高的空气便与较冷的外部空气发生对流,体热又传给较冷的空气,如此反复进行。对流散热是传导散热的一种特殊形式。

  (3)蒸发散热 当外界环境温度高于或等于体表温度时,蒸发散热即成为皮肤发热的惟一形式了。蒸发散热是指体表表面的水分通过汽化时吸收体热而散发的一种散热方式。临床上常用酒精擦浴、温水擦浴为高热病人降温就是运用这一原理。

  蒸发散热又分为不感蒸发(不显汗)和发汗两种方式。不感蒸发是体内水分直接透出皮肤和呼吸道黏膜表面,并在未形成明显水滴之前就蒸发了的一种散热方式。正常人每天有1000mL左右的液体是以不感蒸发的形式丢失的。发汗是通过汗腺分泌的汗液,在皮肤表面形成汗滴而蒸发的一种方式。它是高温环境下的主要散热方式。

  3.发汗及汗液分泌的调节汗腺分泌汗液的活动称为发汗。发汗是可以意识到的有明显的汗液分泌,因此,汗液的蒸发又称为可感蒸发。

  发汗是反射活动。人体汗腺接受并感胆碱能纤维支配,所以乙酰胆碱对小汗腺有促进分泌作用。发汗中枢分布在从脊髓到大脑皮层的中枢神经系统中。在正常情况下,起主要作用的是下丘脑的发汗中枢,它很可能位于体温调节中枢之中或其附近。

  三、体温调节中枢

  (一)体温调节中枢

  调节体温的基本中枢位于下丘脑。产热中枢兴奋时,一方面通过使骨骼肌的紧张性增加等作用引起产热过程增强,另一方面使皮下血管收缩,以减少散热。散热中枢的兴奋引起皮下血管舒张、发汗等一系列散热活动。

  (二)调定点学说

  此学说认为,体温的调节类似于恒温器的调节。有人认为,下丘脑的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中有个调定点,它的活动有一定的阈值(如37℃)。如果体温偏离此数值,由反馈系统将偏差信息输送到控制系统,然后通过对受控系统的调整来维持体温的恒定。通常认为,视前区一下丘脑前部中的温度敏感神经元可能在体温调节中起着调定点的作用。


 

责编:曾珂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