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因学习成绩虐待亲子,中国学生因学业压力轻生,这样的案例在当今社会比比皆是;
更有相关数据统计:中国近五分之一的学生想过轻生。在这个唯分数论孩子成长的年代,一封93岁的老太太写的亲笔信为孩子发声:成绩,绝不是衡量一个人成长的唯一标准。
前一段时间,一位父亲把儿子捆绑吊起,做不好数学题就把儿子放进河里的视频刷了屏。
从视频中可以听到孩子在不停哭喊,甚至撕心裂肺地向自己的父亲讨饶"求你了爸爸",但这位父亲却丝毫没有动容,同时还不停地给孩子列出算术题让他解答。而旁边的人却在嬉笑。
如此不堪入目的场景,是我们教育的一个侧面。我们不禁要问那个问了无数遍的问题:我们的教育到底怎么了?
现在打开网站搜索:青少年、自杀等关键词,满目都是这样的新闻:
《兴国一中学生坠楼身亡5天后母亲跳楼自杀》
《赣州一学生因老师说你是尖子班的还打瞌睡跳江死亡》
《南昌新建县一女孩昨晨坠楼身亡》
《江西14岁初中生中秋假期上吊自杀》
《扬州大学女学生上吊自杀》
《渠县一孩子留下遗书轻生,这多么让人痛心》
……
以及这些触目惊心的统计数据:
全国卫生部门的统计显示,自杀已成为15-24岁年龄组死亡的第一位因素;
中国社会调查所的调查显示,超过1/4的大学生曾经有过自杀念头;
北京大学儿童青少年卫生研究所的调查显示,中学生5个人中就有一个人曾经考虑过自杀;
12355南京青少年综合服务台的调查显示,4%的中小学生经常存有自杀的念头,偶尔有自杀念头的也占到了35%。
至少五分之一的中国学生有过自杀的想法。
成绩不是衡量一个孩子的唯一标准
有一位93岁的老奶奶手写了一篇文章,发表于2014年11月24日的《北京晚报》。
这位老教授想通过这种方式,引起大家对教育负担、教育压力问题的关注,让大家知道,教育本不该是这样的!
▼下面是文章原文:
信件原文:
希望更多学生读读这封信
文/侯江
衡量一个人的成长,标准其实是多重的。但是,当下的学生,似乎被判断的标准只有一条:学习成绩。
"分儿分儿,学生的命根儿"这句老顺口溜,在今天却经常一语成谶。学生因为成绩不好失去生存勇气的悲剧,并不罕见。
据羊城晚报报道,11月17日下午,广州番禺区石碁镇石岗东村发生一宗男童死亡案件--10岁的小欢(化名)被发现在自家房间的窗台上吊身亡。
出事后家属发现孩子生前在作业本上留言:
"
我的英语考了39分,我后悔考试前一天不听奶奶的话,我的语文考了65分,我的数学考了71分。
我准备从今天开始每晚复习半小时,周末复习两小时,我下次要比这次更好,我下次语文考试要考75分以上,英语70分以上,数学80分以上。
我下次考试前一天一定会复习2-3个小时的。
"
这不是一名小学5年级男生的寻常日记,而是他与这个世界的告别语。如今,男童的身体已冰冷,再也无法暖起来。
孩子的遗言,通篇是对自己学习成绩不好的悔恨之情。他对于自己人生的回顾,没有其他。
比如对于亲情友情的眷恋、比如对个人爱好的不舍,比如对自己某种理想没能实现的遗憾。
这个孩子匆匆离开了,来不及看到世界上有比学习成绩重要得多的内容,有比学校和家庭更广阔的天地,更没有体会到自己其实是惟一的不可替代的宝贝。
这个时候,也许另外一封信是必须出示的。
它是近来在网上引起强烈关注的一封信,是英国北英格兰一位小学校长瑞秋·汤姆林森和小学老师艾米·伯基特向六年级学生发放成绩单时,附上的一封信。
亲爱的XXX同学:
你这次小学毕业考的成绩已经附在这封信里了。对你的成绩我们感到非常骄傲,我们觉得你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
但是你要知道的是,这些考试成绩其实并不能反映你是有多么的与众不同。
出这些考试题的叔叔阿姨们并不像你在学校的老师一样了解你们每一个人,更不会像你们爸爸妈妈一样了解你。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当中有些人在小学就已经会说两种语言。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们已经能熟练演奏音乐、能唱歌、会跳舞。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能给你的小伙伴带来笑声,你是一个值得小伙伴信赖的人。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也许能写诗或者写歌,甚至你球也踢得很好。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在家能把弟弟妹妹照顾得很周到。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去过多少美妙的地方,能说出多少美妙的故事和经历。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是一个善良、有思想、可信赖的人。
考试不会告诉他们,你每一天都在让自己变成一个更好的人。你的分数只能告诉大家你的一面,但是它不能代表你的每一面。
所以,分数只是分数,我们可以为自己的分数而自豪,但是请永远记住,人可以有很多种伟大的方式,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一种。
"人可以有很多种伟大的方式,考试绝对不是唯一的一种。"这句话,正体现出了教育的本质。教育首先是人性的引导,其次才是技能的培训。
教育的目的,是为社会培养各式各样被需要的、有活力的人,而不是打造高技能的机器。
而我们当下的教育环境中,有多少行为是以人为本的?有多少时间是能让孩子们对生活充满希望、对自身充满自信的?
英国小学校长的这封信其实已经在网上流传了一两周的时间。
这里再次把它全文展示,是想请更多的家长、老师,把它给自己的孩子和学生看、仔仔细细地看,真诚地和孩子们讨论学习与成长的关系。我们有理由相信,孩子们读了这封信,定会得到巨大的安慰和鼓励。
人只有自信,才会进一步去自律、自强,人生才会充满正能量。
当正能量战胜了负面情绪的时候,人生的悲剧,自然会不断减少;充满活力的创造,才会打造出我们的社会所需要的各式各样的宝贵人才。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