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2011年元月颁布了所谓史上最严格的禁止各学校以各种形式成建制的补课命令。自从禁补令颁布到现在已有六年时间,六年以来可谓禁而不止,各种形式的补课实际是存在的,仔细思考所谓的禁补令存在以下几大弊端:
禁而不导,是谓不作为。
禁止成建制的补课,确实也有一定的影响,有少数几所学校受到了点名批评,有少数顶风办班的老师也受到了处分,这样说来"是不作为"好像有点冤枉。但如果我们进一步分析,就会明白我所说的不假。禁补令,只有禁,以为一禁了事,以为权力高于一切,示范性学校顶风补课,就可以摘你的牌;教师不听,就把你发配到边远的地方去工作。然而,有一个重要的事实没有考虑,那就是禁止补课以后学生该怎么办,农村的孩子还好说,可以帮助家里干点农活;城镇的孩子,父母都有工作,孩子除了每天看电视打游戏还能有什么事可做。所以我说要禁止补课,先应在"导"的方面做足工作,然后才能禁。怎么"导"?政府要加大投资的力度,把学生管起来,或组织内容充实的夏令营活动;或组织学生到军营参加军事训练,半天学习中国革命史,半天进行素质训练;或组织学生到工矿企业参加社会实习,半天劳作,半天写调查报告等等。或者明文规定所有学生必须利用每一个假期参加一个活动,在几年之内要将上述所讲的项目逐步完成,或规定参加上述活动必须达到多少小时,没有完成任务或没有达到规定小时的不准毕业,同时在几年内不许参加高考。这样做有百利而无一害,补课的风气不禁而止,这就是导的作用。只禁而不导,把一切问题抛给家长,这不是"不作为"又是什么。
禁补令催生五花八门的培训机构的诞生
禁补令颁布了,学校不能组织学生补课了。家长没有时间和精力来管学生,又不想让学生整天呆在家中沉浸在电视游戏中,客观上为培训班提供了生源。有社会的需求,就有相应的服务结构的诞生,于是各种培训机构应运而生。培训内容五花八门,有高考培训班,有中考培训班,有初中毕业生升高中的所谓预科培训班;也有什么作文培训班,什么奥数培训班,什么英语提高班等。总之五花八门,不胜枚举。
禁补令加重了求学学生的家庭的负担
正如上面所述,培训机构是以营利为目的,以追求利润的最大化为宗旨。如果说以前学校组织补课只是象征性地收取一些必须的费用,据了解学校补课一天,按一天八节课计算,学生所负担的费用每节课大约在两块钱以内。而补课机构内每节课算下来应到了几十块钱,有的甚至上百元。一个假期下没有几千是解决不了问题的。这还不包括学生的伙食和住宿费。学校放假了,不会吸收学生入住,除了本城的人外,其它人要么寄住在亲戚家中,要么租房子。此外,还有交通费用,这样算下来,确实不是一笔小数目的钱。但为了孩子的未来,再多的钱也只能花,这是绝大部分家长的心态,这无疑加重了学生家庭的负担。
禁补令带来了严重的安全隐患
禁补令带来的培训机构的诞生,而培训机构所在的地方无法统一,有的甚至特意隐瞒培训地点。学生有骑自行车前去的,有打的前去的,有步行前去的,当然也有小车接送的。同时各培训机构上课放学的时间也无法统一。使城市本已拥挤的交通更加拥挤,给学生带来严重的交通安全隐患;此外无论暑假补课期间还是寒假补课期间,这期间,要么是最高温,要么是最低温,极端的天气下安全隐患的可能性更大。此外还有饮食卫生等其它的问题。
禁补令剥夺了贫困学生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
由于培训机构是营利性质的,费用比学校组织补课的要高,这也是可以理解的。这样一来偏远地区、贫困地区的孩子就无法享受这样一种教育的权利,甚至一般的农村家庭也难以承担高额的培训费用。同样是孩子,同样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可是由于这禁补令使他们不能与其它孩子一样补课了。从某种意义上来说禁补令有歧视农村和贫困地区孩子的嫌疑。如果是学校组织补课,一来费用低,二来吃饭睡觉有保证,三学校还能减免特困学生的补课费用。这一禁补令使得他们本可以享受的这一切都没有了。
除此之外还有许多问题不好说,如培训机构的是否有办学的资格,培训的内容和管理等。总之禁补令是史上最不合理的命令,不知什么时候才有一个既符合社会实际,又符合学生身心发展的好"令"的出现,我们期待着。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