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历史 重读教材夯实基础
综合近几年全国高考文科综合试卷来看,历史学科的命题基本保持了这样的特点:突出考查历史学科的基础知识和主干知识、突出考查学生运用历史基础知识的基本技能。《200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大纲》(文科)也强调:高考应始终贯彻在考查知识的同时注重对能力考查的原则。这样,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毫无疑问地成为高考复习关注的焦点。因此,即使在冲刺阶段,历史的复习也仍应紧紧依托教材、抓住主干知识、夯实基础知识。
关于专题复习,笔者的做法是:教师首先精心划分、编写专题,每一个专题至少应由三部分组成:
一、主干知识重组
主要以填空题的形式出现,由学生完成,旨在帮助学生以专题的形式复习基础知识。它的特点是避免单纯看书的盲目性,有利于教师督促学生复习,有利于建立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可操作性强。
二、规律知识总结
主要是讲解重点难点知识,根据学生对该知识点的掌握程度,教师决定亲自讲解还是引导学生自学,旨在帮助学生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前提下总结其特点,培养学生分析、归纳、概括等方面的能力。它的特点是史论结合、论从史出,避免单纯讲解的抽象性,有利于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
三、相关习题巩固
主要是练习题,旨在了解学生对相关知识点复习的情况。具体做法是先要求学生在规定时间做完,然后教师逐一批改,最后教师进行针对性讲解。其特点是教师可以及时了解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并进行有效的讲解,做到有的放矢,学生亦可查漏补缺。
在进行专题复习的同时,也应积极进行文综的模拟考试练习,尽早让学生了解文综考试卷中政、史、地三科的基本布局、题型结构、分值安排等,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
在第二轮复习完后,除了继续进行文综的模拟考试练习(最好包括近几年的高考题及北京六城区的模拟题),也应适当对本年度的社会热点、史学动态、新课标等加以关注,因为"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著名史学家克罗齐语)。同时,笔者认为在最后阶段仍然应该继续加强对教材基础知识的复习,主要做法有:首先,应重读所有教材,尤其是课文的图表、楷体字、注释部分、教学大纲以外但考试大纲要求掌握的内容(如均田制)等;其次,应重温第一轮复习时的知识结构。知识结构把大量分散的、相对孤立的历史事实、历史概念纳入完整的学科体系之中,反映了历史事实和历史概念之间的普遍联系性,揭示了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和客观规律,所以,掌握知识结构便成为考生深刻领会教材内容、把握知识内在联系和提高思维能力的前提和捷径。在此过程中,对于历史发展的阶段特征、规律、起止时间等应尤其注意;最后,应重做高三已考过的试题,尤其是最后三次的模拟卷,做后应和当时所做答案、参考答案对比,寻找差距,及时弥补,并注意答题技巧、答题能力的培养。总之,最后的复习要把重点放在系统掌握课程内容的内在联系上,放在掌握分析问题的方法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上。
政治 掌握方向提高能力
一、读"考纲"与"说明",明考试方向
首先,要弄明白"考什么"的问题,也就是要弄清楚本年度政治科目有多少个考点。其次,应该知道每个考点又有哪些知识点。第三,知道今年的考点有哪些变动,对那些变动的考点要特别重视。《经济常识》有两处变化:1. "国家宏观调控"修正为"宏观调控的目标和手段";2.把"关税"这个考点归结到我国对外贸易部分,与教材的知识系统相一致。《哲学常识》与去年相比没有任何变化。《政治常识》中注意两个变动:1."中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修正为"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地位";2.将"中共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修正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按照往年的经验,新增加的考点命题率较高。
二、分类整理知识,进一步夯实基础
贯穿于高考复习过程中的主线是基础知识的落实,但如果回归课本仍然按部就班,势必会有教师"炒冷饭"、学生"吃剩饭"的困惑。针对这种情况,笔者引导学生用把握关键词、串联知识点的方法来进行基础知识的复习与再构建。笔者提炼出的关键词有"原则"、"作用"、"意义"、"制度"、"政策"、"实质"、"本质"、"政策"、"标准"、"目标"、"目的"、"根本"、"原因"、"关系"、"辩证关系"等。如"原则"类,应联想到经济学中的等价交换原则、效率优先与兼顾公平原则、订立劳动合同的原则、建立社会保障制度要遵循的原则、积累和消费相统一的原则、储蓄原则、市场交易原则、对外贸易原则;政治学中的四项基本原则、我国国家机构组织和活动的原则(依法治国原则、对人民负责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正确对待公民权利与义务的三原则(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原则、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原则)、坚持一个中国的原则、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联合国的宗旨和原则、安理会五大国一致原则、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三、贴近时政"热点",提高运用能力
在知识复习中灌注时代精神,在解读热点时追加理性思考。第一,完整把握每一个重大热点的具体内容是什么。第二,将时事热点整理成专题。把党的大政方针和众多的时事热点问题整理成重点突出、脉络清晰的一系列专题。第三,建立双向对应表,将时事热点整理成专题后,分析其对应着的经济、哲学、政治学科的知识点是什么,对应着的历史、地理的知识点是什么,理论联系实际,提高运用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今年高考关注的热点是围绕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与十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的主要精神,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这个主题,突出以下问题:加强改善国家宏观调控,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注重以人为本,关注民生(如医疗、社保、就业、食品安全、住房、教育等);加强民主法治建设(如物权法、监督法、死刑核准、县乡两级人大换届、农民工代表、义务教育法);建设和谐文化,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大力发展文化创意产业;纪念红军长征胜利70周年;增强社会活力,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如中国航天事业创建50周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加强国际交往,构建和谐世界(如中非、中印、中日、中俄)。特别是国家宏观调控、自主创新(包括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保护环境、对国外不形成一定的依赖关系、提高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国际竞争力等)和构建社会主义新农村等问题,复习时要全面、完整,在这个基础上要涉及到一些细节的方面,如农产品的附加值等。
四、实实在在做题、整题,总结提高
提高成绩关键在于考生对知识的把握,如果不做一定的模拟试题,不注重解题方法的训练,考生很难取得理想成绩。这就要求考生在重视前"三部曲"的基础上,还要在做题的"实"、"巧"、"整"上下工夫。所谓"实",就是做题时要认真扎实,不能漫不经心。所谓"巧",就是要掌握科学的解题方法。所谓"整",就是对于做错的试题,一定要弄清楚做错的原因、正确的思路与答案要点;对于材料的选用、设问的角度、答案的配给等方面都非常上乘的同知识点、同热点的主观题,最好剪辑、整合到一起,认真分析,细细揣摩,全面把握。
地理 迎考建议与高考预测
一、解读2007高考地理大纲和考试说明
与2006年地理学科《考试大纲》相比,2007年高考地理考纲在考试能力要求、考试内容、考试形式与试卷结构等方面没有变化,力求突出一个"稳"字。高考重视主干知识和各种能力的检测,特别重视能力倾向检测,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在未来学习或工作中成功的可能性。地理学科能力考核目标及要求:
1.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获取试题提供信息,理解试题要求以及考核意图;提练信息的有效内容及价值等进行分析、整合;形成解读信息的视角和方法――时间、空间、发展变化。
2.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整合已有知识,与试题的形式、内容建立正确联系;准确地运用相关知识和信息认识和说明问题;运用相关学科知识和原理分析问题。
3.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表述事物现象,描述、阐释事物特征;把握事物本质与规律,做出正确判断;历史地、辩证地进行描述与阐释;学科语言、学科术语、语言的层次性、逻辑性。
4.论证与探讨的能力
运用判断、归纳演泽、比较等方法进行论证;观点明确、表述清晰、逻辑严谨;努力体现创新精神、创新性思维。
二、迎考复习建议
1.回归课本,查缺补漏依据考纲对所考知识点逐一进行梳理,让学生按照各知识点的层次要求做到重述、默写、解释、比较、区分、归纳、分析、理解、掌握。不能以考能力为由忽视了基础知识。在教师指导下让学生重新学习《考试大纲》,以"考纲"作引领去回归课本,梳理考点,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并掌握每个考点包括的内容、每个内容包括的要点、每个要点包括的层次,切实做到准确、全面、深刻。
2.回顾反思,巩固提高以"错题档案"、"错题本"为线索,回顾复习过程,再现前车之鉴,巩固复习成果。
3.查缺补漏,规范答卷通过训练进一步查找知识的缺漏和能力的缺陷,突出诊断功能,特别是对一些热点、重点问题掌握情况,及时进行弥补。同时检查学生在答题规范、答卷技巧方面的问题,及时进行纠正。卷面质量往往也存在问题,潦草、涂改、不条理、不整齐等现象比较突出,因此,对学生的答卷规范要严格要求,不能因是平时考试就降低标准。
三、高考预测
地理命题一贯注重对考生综合地理素养的考核,引导考生关注人类与环境的关系,并重视知识的理解、整合与迁移,所选取的材料一方面是最基本的和最公开的教材内容,另一方面是教材和任何复习资料中都没有出现的材料,对全体考生来讲都是新鲜内容。这就要求考生提取题目所呈现的信息或暗示信息来解决问题。
1.主干知识部分 包括经纬网地图的应用分析;各类等值线图的阅读分析应用;日照图的判断分析与季节问题综合;天气系统的分析;气候类型判断与气候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循环和水资源问题;地质构造对人类活动的影响;生态原理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人类在资源、能源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人类活动(工业、农业、商业、旅游业、交通运输业等)空间格局的区位分析和区域定位;人口再生产、城市化问题与城市规划;区域国土开发与整治;综合国力、全球性环境问题与可持续发展。
2.热点问题 包括人类面临的重大问题;发生重大事件的世界聚焦地区;中国社会热点事件;地理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
在高考冲刺的这段日子里,一定要重视心理状态的调整和优化,相信自己的能力,解题时不急不躁,从容镇定,由易到难,自己会做的题一定要认真细心,尽量减少失误,力求不失分;遇到自己不会做的题也不能慌张,相信自己不会的别人也不会,给自己增加更多的自信,从而发挥出最好的水平。
责编:胡迪
上一篇:高考冲刺之理综篇:高考复习指导
下一篇:高考前的高效复习策略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