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第二节输血的常见并发症、临床表现及其防治
输血一般是安全的,但有时可能出现各种反应和并发症,发生率达12%,严重者可危及病人生命,必须采取必要预防措施。
一、非溶血性发热反应
输血期间或输血后1~2小时内接受输血的患者体温升高l℃以上,并排除其他可导致体温升高的原因时,可判断为非溶血性发热性输血反应。
(一)临床表现
(二)治疗
(曼)预防
二、变态反应和过敏反应
(一)临床表现
主要表现为皮肤红斑、荨麻疹和瘙痒,其真正原因不明。处理方法是暂停输血和使用抗组胺药物,如30分钟内症状无改善,就须停止输血,并追查原因。
(二)防治
25mg,地塞米松5mg肌肉或静脉注射,必要时作气管切开。以防止窒息。三、溶血反应
(一)临床表现
2.延迟性溶血性输血反应:主要表现为输血后Hb不升高或甚至下降,多无症状或症状轻微,一般无血红蛋白尿,严重都可出现发冷、发热、黄疸、胸背痛,呼吸困难.Hb尿等,肾衰,DIC少见。
立即停止输血,查明溶血原因,输入新鲜同型血液,输液,即增血凝血因子纠正溶血性贫血,维持血容量,从而维持循环功能和保护肾功能,同时可皮下或肌注肾上腺素0.5mg,大量的地塞米松、维生素C静脉滴注,碱化尿液,可静脉滴注碳酸氢钠.使血红蛋白结晶溶解排出。有条件者,亦可应用透析疗法或人工肾促进肾功能恢复。
四、细菌污染反应
致病菌多为G一杆菌,即使输血量少,也常致寒颤高热、烦躁不安,重者休克、甚至多器官衰竭。遇此情况立即停止输血,取瓶内血直接涂片染色查菌,并作瓶内血和患者血细菌培养。预防应强调无菌操作,不用可能污染的血。治疗原则是积极抗休克、抗感染。
五、循环超负荷
当快速或大量输血时,特别是接受输血者为老年心、肺功能不全者,婴幼儿或慢性贫血患者时,可能因血容最迅速或显著增大而导致心肺功能障碍,此类输血反应为循环超负荷。严重者可导致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
(一)临床表现
严重者出现充血性心力衰竭、肺水肿而致患者死亡。
对于慢性贫血、婴幼儿、老年心肺功能不全者,应严格控制输血量和输血速度,一般应输红细胞.不应输全血以防止血容量进一步增大。一量发生循环超负荷应立即停止输血和输液液,让患者取半坐位,给氧,利尿,强心,必要时可放血以迅速降低血容量。
六、出血倾向
大量快速输血可发生创面渗血不止或术后持续出血等凝血异常问题,原因是病人体内凝血因子放稀释,凝血因子V、Ⅷ和Ⅸ的耗损以及血小板因子减少等。大量出血时,在损失大量血小板和凝血因子的同时,剩下的血小板和凝血因子又将在止血过程中被消耗。
防治 每输库血3~5单位,应补充鲜血l单位。治疗可根据凝血因子缺乏的情况,补充有关血成分,如新鲜冰冻血浆,凝血酶原复合物,多血小板血浆等。
七、酸碱平衡失调
库血保存时间越长,血浆酸性和钾离子浓度越高。大量输血常有一时性代谢性酸中毒,若机体代偿功能良好,酸中毒可迅速纠正。由于库血钾出自红细胞,输入体内后可返回红细胞内,大量输血后一般很少引起钾中毒;但对已有高血钾的病人,应提高警惕。而另一方面,大量枸橼酸盐代谢后产生碳酸氢钠,可引起代谢性碱中毒,会发生低血钾。因此,对大量输血的病人,应根据血气分析和电解质测量结果,来进行治疗。
八、疾病传播
输血及其血液制品都可能传播疾病,其中最常见而严重的是输血后肝炎,我国发生率达7.6%~19.7%。主要有乙型肝炎和丙型肝炎。近年来迅速蔓延的艾滋病(AIDS),也可经输血传播,国内已发现因使用血液制品而感染艾滋病的病人,此病死亡率极高,目前尚无特效疗法。此外,疟疾、梅毒、巨细胞病毒感染、黑热病、回归热和布氏杆菌病等,均可通过输血传播。
责编:彭亚玲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