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中小学 > 高考 > 普通高考

中高考见题不生:核心素养与提高成绩并不矛盾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0-06 16:57:01

  我曾经到一所中学调研,校长对我说,我们的学校和老师对学生非常负责。为了让学生更好地参加中高考,取得很好的成绩,老师们经常加班,帮助学生学习,甚至让他们做到见题不生。

    什么叫见题不生?就是所有的题型都见到过。坦率地说,校长的动机是良好的,但他的一些做法我认为是非教育的,甚至是反教育的。

    我想说明的是,目前教育部提出的核心素养,包括学生必备的品格和关键能力,其实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包括帮助他们更好地参加中高考,是完全一致的,或者说并不是没有关联性的。

    也许大家会问,怎么说明核心素养提出的内容和学生实际成绩有关联性呢?或者如何说明核心素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立德树人提供保障呢?如果老师们扪心自问,或回想多年的教学经验,特别是曾经教过的那些优秀学生,是否发现他们身上都有一些共同的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

    在和许多中小学校长与老师交流的过程中,他们给了我很多答案,把自己教过的优秀学生在道德品质和性格特征上的一些共同点都告诉了我--优秀学生都有很好的学习习惯,有很好的专注力、很高的理想、很强的自律精神、很多的礼貌、很伟大的志向,能很好地管理自己,等等。

    我想问的是,一线校长老师们贡献出他们的经验,认为这些学习成绩都很拔尖的优秀学生,在道德品质上有共同点。这个共同点实际上是什么素养呢?其实是三个字:自觉性。

    自觉性是核心素养提倡的一种必备品格。大家都认同,凡是自觉性高的孩子,其学习成绩都很好,各个方面的发展都不错,都是老师眼中的好孩子,是大有前途的。这种自觉性不仅影响学生在学校里的学习,甚至影响他们的一生。

    回到核心素养的话题上,这种自觉性显然是一种法律素养。法律素养强调的是他律,是通过外在的纪律和条例来约束我们,规范我们的行为。自觉性属于什么呢?恰恰属于最基本的道德素养。在这里,我们不是找到了一条不用非教育、反教育的方法来提高学生学习成绩的路径吗?不是找到了立德树人的激励方法吗?这不也恰恰把智育和德育很好地联系起来了吗?

    陶行知先生曾经指出,现在一所学校里分管教学和德育的是两个学校领导,这种安排并不是十全十美的,可以进行角色整合。实际上,通过这样一种核心素养,尤其是自觉性的培养,不仅能够提高学生的道德水平,也能极大地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学习成绩,同时影响孩子们的一辈子。

    大家知道中国有一句老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大家耳熟能详这句话,不过大家想过没有,三岁看的是什么?是看他这认识多少字?看他这个时候能解几道数学题?都不是。看的是道德品质。我相信大家都读过诸葛亮的《诫子书》,其中有很重要的一句话,就是做人要有志向,这种志向恰恰是自觉性的基础。

    在这里,我想呼吁:我们在提倡立德树人的同时,要找到德育和其他方面的联系机制,真正看到核心素养的实践效果,在现实教学中通过有效的途径,特别是通过培养学生自觉性、自律性、自我管理能力这一途径,提高学生的道德素养和学习成绩。这不恰恰是一种科学吗?不恰恰是教育的规律吗?

    (作者谢维和,系清华大学校务委员会副主任、清华大学原副校长,本文为作者在2016中国教育明德论坛上的演讲,有删改)

责编:彭亚玲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