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1.目前我们通过节能减排等措施可以做到"低碳",但还不能做到"零碳"。我们可以用无碳能源局部替代含碳能源,但由于开发无碳能源的设施装备还摆脱不了含碳能源,因此不能被称作是真正意义上的"零碳"。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将来有可能真正实现"零碳"
B.无碳能源是含碳能源较好的替代品
C.无碳能源替代含碳能源是不可行的
D.要实现"零碳"必须关注无碳能源设施装备的含碳问题
2.技术只是一个载体,人类经过长期努力要解决的仍然是对自身的关怀。人与技术的关系不是静止、固定不变的,现代人受到自身所发明的工具技术的侵蚀而逐渐丧失的人之求知本性,也许还是需要通过技术的发展来找回它们。"个人制造"会在人与技术间的关系上带来让人们惊喜的巨变。
在这段文字中,作者重在说明:
A.人与技术的关系
B.现代人缺乏对自身的关怀
C.现代人的求知本性需要通过技术彰显
D.个人制造让人的求知本性复苏
3.单纯强调经济增长必然对人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因为人的发展不仅仅依赖于经济增长,更有赖于社会的全面发展。对于经济增长与社会发展的联系和区别,只有在人学的层面,以人的生存发展要求为尺度,才能做出透彻的阐释。
下列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
A.经济增长与人的生存发展有一定的关系
B.经济增长和社会的全面发展既有联系又有区别
C.经济增长必然对人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
D.社会的全面发展有利于促进人的发展
4.到2050年,中高纬度地区的作物可能向更高纬度扩展。年平均温度每增1℃,北半球中纬度的作物带可在水平方向北移150千米至200千米,垂直方向上移150米至200米。温度升高1℃,水稻单产下降10%。如果不考虑任何适应措施,全球气温升高2.5 ℃左右,将会导致中国粮食作物产量降低,单产最高下降幅度约20%。
这段文字意在强调:
A.中高纬度地区的作物生存能力强
B.适应气候变化发展农业的紧迫性
C.中国粮食作物产量较低
D.要因地制宜种植高产作物
参考答案与解析
1.【答案】C。C项表述过于绝对,由"我们可以用无碳能源局部替代含碳能源"可知,用无碳能源代替含碳能源是有一定的可行性的。故本题答案为C。
2.【答案】D。作者先指出人与技术的关系是变化的,现代人因技术而逐渐丧失求知本性,但也许还得通过技术的发展把求知本性找回来。接着落脚到"个人制造",指出"个人制造"会给人和技术的关系带来惊喜的巨变。可见,作者重在说明的是"个人制造"这个技术的发展对现代人找回求知本性的重要性。D项与此相符,为正确答案。C项没有抓住作者真正的落脚点。
3.【答案】C。原文是说"单纯强调经济的增长必然对人的发展带来消极的影响",C项将"单纯经济增长"偷换为"经济增长",错误。故本题选C。
4.【答案】B。文段首先论述了全球气温增高对作物的影响,然后提到如果不考虑任何适应措施,我国粮食产量会因气温升高而降低。由此可知,文段的重点为必须针对气候问题对农作物产量产生的影响采取一定的措施。B项描述与文意相符。故本题答案为B。
责编:文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