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基本概念】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文化是一种生产力,是综合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越来越重要。因此,大力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我们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必须完成的重任。要完成这一重任,改革文化体制是题中应有之义。
【改革原因】
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将使文化赖以存在的体制环境发生更加深刻的变化,进一步推动文化与市场的接轨已经成为文化发展的必然选择。这既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文化资源配置的质量、效益和速度,拓展精神文化产品创作、生产、传播和消费空间,又会使文化体制改革面临一系列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近些年来,我国文化建设最鲜明的标志是改革创新,文化领域取得的一切进步的最根本原因也是改革创新;今后文化建设要实现新的更大发展,归根到底还要靠改革创新。
经济全球化必然带来文化产品和服务的全球化。我国对外开放的进一步扩大,既为我们学习借鉴世界优秀文化成果,推动我国文化走向世界、提高文化软实力提供了有利条件,也使我国文化面临激烈的国际竞争。从目前的情况看,我国的文化体制还不能完全适应经济全球化的新形势,我国国有经营性文化单位参与文化市场竞争的能力还不强,我国深厚的文化底蕴和丰富的文化资源还没有转化为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如果不加快发展,形成我们自己的文化优势,就难以在激烈的国际文化竞争中站稳脚跟。
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和广泛应用。通过这些技术深刻改变了人们获取知识、传递信息、鉴赏文化的渠道和方式,既极大增强了文化的创造力和传播力,为催生新兴文化业态和新的表现形式提供广阔空间,也对占领新兴文化阵地、运用现代传播技术加快文化改革发展、维护国家信息安全和文化安全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立与现代传播技术迅猛发展相适应的体制机制,促进文化与科技融合,加快构建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文化技术创新体系,催生新的文化业态,用先进技术传播先进文化,不断增强我国文化整体实力和竞争力。
【主要措施】
1.做好全国文化体制改革工作会议精神的学习宣传工作。一是部机关各司局结合自身工作职责,抓好会议精神的学习,把会议提出的各项改革任务纳入本司局工作计划,提出贯彻落实的对策措施;二是采取开会、办培训班、组织直属单位负责人集体学习等形式,推进文化部系统的学习;三是加强指导和督促检查,拿出办法和意见,推进全国文化系统的学习。2008年年中召开的全国文化厅局长座谈会将重点研究讨论文化体制改革问题。
2.完善改革工作领导机制,强化工作责任,形成党组统一领导、相关司局分工负责、改革办公室综合协调的领导和工作机制。适当调整充实文化部文化体制改革工作领导小组,增加分管部领导和各有关司局主要负责人为领导小组成员。
3.加强对文化系统改革工作的指导。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制定深化文化系统体制改革的指导意见,提出深化改革的目标、重点、进度和措施。
4.推进文化部直属单位的改革。成立专门的工作小组,抽调精干力量,在调查研究、总结经验的基础上,通盘考虑文化部直属单位改革,完善改革总体方案,提出推进改革的具体计划和时间安排。一是根据文化体制改革的要求和国家事业单位改革的精神,对现有事业单位职能进行梳理分类,属于从事文化生产经营活动、主要通过市场配置资源的单位,从事业单位中剥离转企;保留事业性质的单位,进行必要的调整重组,深化内部改革,提高管理和服务水平;二是继续深化直属文艺院团改革。重点是按照"一团两制"和"养精兵、精养兵"的原则,深化用人分配制度改革。真正落实合同聘用制,打破"大锅饭"、终身制,打通艺术人才进出渠道,激发单位活力,凝聚优秀人才,调动演职员的积极性;三是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
5.梳理现行的改革政策,加强调研,根据改革的进展需要,提出完善政策的意见和建议。一是扶持公益文化事业发展的政策。如完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的财政保障政策、鼓励企业及个人捐赠公益性文化事业的税收减免政策、海外公益捐赠的关税豁免政策等;二是支持转企改制的政策。配合中宣部等部门,在国办105号文件的基础上加以拓展,解决转制单位原有事业身份的工作人员退休时的养老金与事业单位同类人员或转制前退休人员的待遇持平的问题;三是完善符合文化艺术人员职业特点的退休转业政策。对部分特殊行业(如杂技、舞蹈、戏曲武功演员),参照部分重体力或高危行业的做法,制定提前退休或转业的机制、标准;四是完善促进文化产业发展的政策。
【主要成就】
1.转企改制
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作为文化体制改革的中心环节,是衡量改革是否取得实质性进展的重要标志。在改革实践中,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壮大实力"的要求,积极推进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国有文化单位市场主体缺失的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2.国有文艺院团改革
2010年,北京市全市82家营业性演出场所共演出近2万场,实现演出收入10.9亿元;北京儿艺、北京歌舞剧院、中国木偶剧团、中国杂技团等四家转制院团演出场次比转制前翻了一番多,营业收入比转制前增加了两倍多……
这是全国政协教科文卫体委员会副主任胡振民在不久前的"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参观考察活动中了解到的。对考察中的所见所闻,他感触很深:"北京市的文化改革发展,不仅经济效益喜人,而且出人才、出精品,社会效益也十分显著,改革积累了丰富的经验,难能可贵。"
3.出版社转企改制
2010年底,中央各部门各单位出版社转企改制工作全部完成。改革实践表明,新体制新机制让出版单位与市场贴得更近,和读者贴得更紧,逐步实现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的有机统一。
出版发行体制改革一直走在文化体制改革的前列。无论是转企改制、上市融资,还是跨地区、跨行业、跨媒体联合重组……我国出版行业正经历着一场波澜壮阔的深刻变革,转企改制后的出版社步入了发展快车道--
4.影视企业上市融资
影视制作领域不断深化改革,以塑造新型市场主体为目标,大力推进经营性事业单位转企改制。
长春电影制片厂积极推进股份制改造,16个车间和经营单位组建了产权多元的有限公司,自负盈亏、独立经营,焕发了新的活力。
通过改革,涌现出一批新型影视市场主体,直接推动了我国电影产业的繁荣发展。2003年以前,国产电影年产量不到100部,2010已经达到526部,成为世界第三大电影生产国,全国城市票房总收入突破100亿元,连续第六年保持30%以上增长,共有13部国产电影票房过亿元,改变了进口大片主导我国电影市场的格局。
【总结提升】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正极大改变着文化领域的面貌,调动了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激发了全社会参与文化建设的热情。波澜壮阔的改革实践有力地证明:以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全面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途径。
责编:文晖
上一篇:【军转干时政热点】智慧城市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