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热点背景】
近日,一则关于“比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的消息,在网上引发热议。消息称如果拍照时镜头距离过近,就可以将“剪刀手”照片通过照片放大技术和人工智能增强技术还原人物的指纹信息。不法分子将指纹信息用专业材料制作成指纹膜,从而识别身份,进行指纹锁、指纹支付等违法犯罪行为。
9月15日在国家网络安全宣传周上海地区的活动上,上海信息安全行业协会副主任张威也提醒公众,在拍照时近距离比的剪刀手很容易泄露身份信息。1.5米内拍摄的剪刀手照片就能100%还原出被拍摄者的指纹,在1.5米-3米的距离内拍摄的照片也能还原出50%的指纹,只有超过3米拍摄的照片才难以提取其中的指纹。
对此也有专家表示,这一说法是“伪安全概念”,理论上是有泄露指纹信息的可能。但是受到拍照清晰度以及上传照片是否被压缩等因素影响,提取指纹的难度很大,指纹提取的技术和成本也是考虑的因素,而具有安全意识的公司都不会把生物识别技术作为唯一验证手段。尽管我们需要正确判断网络信息,但是也要认识到“剪刀手”背后反映的是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恐惧和无法保护个人隐私泄露的无奈。
【试题演练】
一则关于“比剪刀手拍照会泄露指纹”的消息引起人们的恐慌,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又一次被推到了风口浪尖。对于频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你怎么看?
【解读】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信息安全问题频发,身份信息被冒用、照片被转发、社交网站信息泄露等问题威胁着人们的信息安全。解决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保障互联网信息安全刻不容缓。
当前网络信息泄露问题凸显,一方面个人信息泄露造成身份信息、照片等被转发和冒用,家庭住址、工作单位等信息被公示网上,这些私密信息泄露不仅影响正常生活,甚至会造成个人经济财产的损失。另一方面身份证、银行账户信息、家庭信息等被不法分子利用,也为犯罪分子提供了便利,增加违法犯罪行为产生的可能。同时,频发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及创新的获取信息手段,更是增添了人们对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畏惧和恐慌。
在互联网普及的背景下,为何网络安全问题屡禁不止?为何网络信息泄露问题时有发生?其一,网站及相关app系统设置存在漏洞。用户在登录网站和app时经常需要进行注册,填写电话号码或个人信息,网站系统存在漏洞,容易被黑客攻击导致信息泄露;其二,犯罪分子利用网络特点犯罪,追踪难度大。因为互联网交流可以使用虚假的身份信息、不同的ID登录社交账号,违法犯罪分子利用网络这一特性骗取他人信息,或者攻克他人社交账号,利用他人身份信息进行诈骗,虚拟ID使公安部门无法追踪违法人员信息;其三,缺乏完善的行业监管机制。某些网站、app受利益驱使泄露个人信息,这些行业虽均有系统内部出台的关于个人信息的保护意见和规定,但由于部分从业人员法律意识不强,且内部执行不到位等情况,导致信息泄露情况严重。政府缺乏对于网站、app的运行监管机制,在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发生后也没有完善的处理机制;其四,个人信息保护意识不强。在浏览网页、购物、注册app的过程中缺乏防范意识,随意注册不知名网站。
网络安全问题解决一直在路上,只有防范意识与防范措施并行,才能有效抵制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的发生。
第一、提高个人防范意识。
通过宣传标语、微信公众号、网络安全主题宣传会等多种形式宣传网络信息泄露常见的途径,讲解预防网络信息泄露的途径等,提高人们在上网过程中的安全防范意识,不要轻易输入个人身份信息、银行卡信息,不随意上传私人照片等。
第二、加强行业自律及系统维护。
各网站、app等强化运行系统的安全性,防止黑客入侵和不法分子窃取信息。内部出台完善的个人信息保护意见和规定并执行到位,防止因为追逐利益而导致的违法犯罪行为。
第三、完善网络信息安全相关的法律保障。
制定明确的法律规定和处罚细则,对于受利益驱使泄露他人信息、通过不法途径窃取他人信息、利用他人信息违法犯罪等行为作出明确处罚。健全维权途径,让人们发现自身信息泄露的情况能够通过法律途径维权。
第四、健全应急机制,及时止损。
建立网络信息安全追踪机制,在发生网络信息泄露问题后能第一时间进行调查和追踪,有效打击违法犯罪行为,降低人们的经济财产损失。出现网络信息安全相关消息也能第一时间回应,防止信息泄露恐慌的产生。
防止信息泄露,打击网络犯罪需全民参与,只有多方联动维护网络信息安全,才能净化网络环境,随心上网、随心拍照,让微笑更甜美。
责编:李宏峰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