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在进行国际交流时,既不能邯郸学步,拜倒在西方的门下;也不能闭门造车,自娱自乐。要本着海纳百川、有容乃大的宽阔胸怀,与国际社会进行交流合作、互动融合。”这是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始终秉持的学术理念和人生信条。
1986年,张占斌从吉林大学硕士毕业后到中共中央党史研究室工作,研究改革开放和经济体制创新等问题,为日后从事经济学研究,撒下了一颗种子。
1992年,张占斌到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任职,在市场经济的海洋里,边干边学,不断思考经济体制改革和市场经济建设的问题。之后,他选择下海经商,将自己抛入火热的经济大潮中,一边韬光养晦、一边积累实战经验。“企业家是一个极具挑战的角色,每天一睁眼就要和钱打交道,逼自己不断地学习和进步。”张占斌回忆说,“这段经商经历带给他我很多人生历练,是我认识市场、认识社会,更是认识自己的过程。”
“我喜欢读书,更偏爱改革理论研究。”在找到了自己的兴趣点和优势之后,1997年,张占斌到中央党校攻读政治经济学专业博士研究生,获经济学博士学位。“中央党校有很多研究马克思理论的权威专家,这对我进一步接受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熏陶,更好地理解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执政为民的宗旨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张占斌表示。
为了拓展研究视野、打开眼界,2001年初,张占斌进入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在著名经济学家林毅夫教授的指导下做了两年多的博士后研究。“中国的经济学家一定要立足于中国实际,观察问题、研究问题,提出属于中国的经济学理论,用中国的理论解释中国道路,讲好中国故事。其他国家的学问,我们可以借鉴,但还是要坚持走自己的路,要有自己的特色。”恩师林毅夫的谆谆教诲,让张占斌始终记忆犹新,激励他时刻紧绷这根“弦”。
多年来,张占斌始终以饱满的热情从事改革理论的研究,关注改革领域的重大前沿问题,先后发表关于“经济体制改革”“城镇化道路建设”“经济新常态”等方面的学术理论文章300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如今,作为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更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研究中国改革发展问题,特别强调坚守马克思主义强调的人民立场,注重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探索。近些年,张占斌发表了《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习近平经济思想与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等文章和著作。他表示,自己还要不断加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拓展新视野、作出新概括,让理论更好地指导实践、解决问题。
历史车轮滚滚向前,时代潮流浩浩荡荡。回顾来时路,张占斌庆幸自己的成长与进步始终伴随着国家的改革与发展,得以在时代中搏击风浪、奋勇前行。2018年,张占斌成为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在一个新的履职平台,发挥光和热。他积极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及人民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调研,积极建言。“我们要站在国家新型高端智库的高度,研究一些具有全局性和前瞻性的话题,为党中央、国务院的决策做好咨询服务。这是我们的使命,更是我们的职责所在。”张占斌表示。(光明网记者刘冰雅整理)
【嘉宾简介】张占斌,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一级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共中央党校经济学博士、北京大学中国经济研究中心经济学博士后。曾任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主任、新型城镇化研究中心主任。现任中国公共经济研究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社会科学基金经济学评审组专家。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中国(海南)改革发展研究院学术委员。入选国家四个一批社科理论人才和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
长期承担省部级领导干部、厅局级公务员和港澳公务员等班次教学任务,入选中央组织部评选的全国干部教育优秀课程,获国家行政学院首届、二届精品课奖和教学一等奖。担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马克思主义理论工程项目首席专家,主持中央财经领导小组办公室、中央办公厅等重要委托课题30余项。参与国务院经济大督查和放管服第三方评估等工作。
责编:曾珂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