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言语理解中片段阅读的主旨观点题一直是很多考生需要突破的重点,任何时候都需要考生对整段文字的主要意思进行把握。除此之外,作为考察语言文字能力的一种题型,它自然有一些中文专业的特征,利用好了,可以帮助考生快速解决某一些题型,比如说文段表达方式的识别和运用。下文教育专家就通过例题跟大家一起来学习,如何运用文段表达方式敏感帮助解题。
表达方式,通俗地讲,是指文段用什么样的方式来表达中心意思或主旨情感。比如,文段想告诉我们努力学习的重要性,它可以讲述某个人努力学习之后有一个很好的未来这样一件事情,这个叫记叙,也可以说一些努力学习的道理,这个是议论。据此,常见的表达方式主要有记叙、描写、议论、说明和抒情五种,行测言语理解主要涉及的是议论、说明和记叙三种,下文教育专家通过三个例题了解这三种表达方式,以及如何利用表达方式快速锁定正确选项。
一、议论
议论是表达一个观点,通过一些材料来支撑与论证,因而,全文的主旨通常是这个观点。
文段有时会有一些关键词(比如"但是、因此、总之"等)来引出,或者关键句(疑问句、条件句、反问句等)来表明。
例1.每个年轻人都要经历社会化过程。正道直行固然有一种简约之美,但在参差多态的社会里,仅有这一招是远远不够的。灵动如蛇固然是聪明而富有效率的,但如果没有内心的方圆和规矩,纯粹的机会主义者行而不远。因而,社会这位无处不在的严师总是教化人们,要在坚持原则和事急从权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在无伤大雅和誓不低头之间找准分寸感。
最能体现这段话主旨的是()。
A. 歧路纷纷,直道而行
B. 处世之道的选择
C. 过于锋芒毕露不利于年轻人的成长
D. 参差多态方为世界之美
【解析】答案选B。文段一二三句讲年轻人社会化过程太正道直行和太灵动如蛇都不好。最后用"因而"总结,社会告诉我们在二者间寻找平衡点和分寸感。重点在"因而"之后,只有B"选择"体现出了二者间寻找平衡的过程。
二、说明
说明是对客观事实进行说明,或者对抽象事例进行阐释,重点在于理出说明对象的特征。因而,找出说明对象,概括或者归类出主要特征显得尤为重要。
例2.地处美丽富饶的江汉平原腹地的荆州古城,有着2600多年的历史,是历朝封王置府的重镇。这里东衔九省通衢的武汉三镇,西临举世瞩目的长江三峡,南傍浩淼无垠的洞庭湖,北垂雄奇险秀的武当山,区位优势十分明显。
这段文字主要介绍荆州古城()。
A. 地理位置
B. 悠久历史
C. 灿烂文化
D. 富饶物产
【解析】答案选A。很显然,说明对象是荆州古城,由后文看,"东、西、南、北"归类为位置,答案快速定位为A。
三、记叙
记叙是写人物经历或者事情发展变化的过程,重点在于人物体现的精神和事情体现的道理。因而,事情结果显得尤为重要,好的结果暗示着作者正面的态度,不好的结果暗示着作者反面的态度。
例3.有个登山的人在途中遇到暴风雪,不久就迷路了。而他的御寒装备又不足,他明白,如果不找到避风处。非冻死不可。在他四肢已冻得麻木时,他发现了一个快要冻僵的人。登山人毅然停下来,甩掉手套,开始给那个冻僵的人全身按摩。那个人的血脉流通了,而登山队员在不断的按摩中获得了温暖。于是奇迹出现了,两个几乎冻僵的人相互搀扶着,终于艰难而又十分庆幸地走出了死亡的雪山。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
A.毫不吝惜的付出,必有毫不吝惜的回报
B.给予是相互的,帮助别人也就帮助了自己
C.恶有恶报,善有善报
D.我为人人.人人为我
【解析】答案选B。文段记叙有个登山者遇见极端天气,最后和一位快冻僵的人相互搀扶,最终走出死亡的事情,结果是题干"于是"之后这句话,告诉我们两个人相互帮助,最终走出死亡。排除A、C,B和D比较,D只是表示了相互帮助的意思,B表示了相互帮助,最终帮助自己,符合题干结果所隐含的意思。
表达方式的识别比较简单,但是恰当的运用它还是需要有一些技巧。记叙和说明这两种表达方式在公考中出现的比较少,考生基本一看就能识别出是什么表达方式,然后记叙注重结果,说明注重对文段中的阐述的特征进行归类,一旦遇到说明和记叙就能快速定位答案。
议论性的文段在公考中占绝大多数,由于论述的方式多样,比如可以是总分、分总、转折、因果等结构方式,所以观点句的识别好需要进一步分析文段本身,并不是单纯的表达方式就能帮助快速定位选项。
责编:文晖
上一篇:行测技巧:利润问题的特值解法
下一篇:行测指导:方程问题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