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阳光下的竞逐
■段志辉 刘志强
隆冬,北京。
军委后勤保障部首批文职人员高级专业技术资格评审拉开帷幕。笔者闻讯赶赴现场,感受到整个过程充满了公开、公平、公正的阳光气息。
"请问在37项药物检测质量控制方法的建立过程中,你的主要贡献是什么?"来到会场,恰逢评委通过远程视频系统,向军事医学科学院生物工程研究所参评对象、文职人员毛赟赟提问。
"从每个项目的方法建立到检测操作,均是由我亲自主导、亲自检测完成……其中21项方法通过CNAS认证,得到了国际互认。"毛赟赟自信从容的回答,赢得了评委的赞许。
笔者注意到,这次评审的一大亮点,就是利用远程视频系统,组织参评对象异地述职答辩,在北京设置主会场,在各直属单位设立7个分会场,参评对象就近就便在分会场参加述职答辩。
现场一位工作人员告诉笔者,采用远程视频评审,评委与参评对象事先互不见面,既减轻了参评人员路途奔波和食宿费用负担,又最大限度规避了人为因素干扰,可谓一举多得,广大参评人员纷纷点赞。
委托聘请执行评委,是此次评审工作的另一亮点。
笔者获悉,此前,评审组织方专门委托国家权威机构,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协和医学院等20多所地方院校以及科研单位聘请专家担任评委,评审前由委托机构带到评审现场。评委名单现场抽签决定,半天轮换一次。
在答辩环节,"双盲"的设置彰显公平公正。何为"双盲"?即参评对象不知道哪位评委对其进行评审,评委事先也不知道参评对象是谁。直到答辩开始,双方对应关系才确定。答辩现场,评委根据参评对象的专业特点和业绩情况随机提问,确保真正考出真才实学、评出优秀人才。
"投票结果出来了,通过副主任技师资格的是……"解放军总医院外科临床部文职人员杨青华完成答辩不一会儿,就听到了现场宣布的结果。评委们利用评审系统现场打分、投票,评审最终结果在各评审分会场的电子显示屏上自动显示,高下立判。顺利通过评审的她深有感触地说:"没有'人情分',也没有'感情票',这样评出来的专业人才让大家服气、让群众满意。"
年仅32岁的秦琼,是第二十五医院麻醉科主管护师。此次评审,她在众多高手中脱颖而出,顺利通过副主任护师资格评审。"评审规则清清楚楚,让我更坚信了实力决定一切,是金子就会发光。"她难掩激动地表示。
"文职人员队伍日益壮大,作用日益突出,我们要给他们提供良好的干事创业环境。"军委后勤保障部政治工作局领导介绍说,近年来,该部先后有400余名文职人员走上课题项目负责人、科室主任等关键岗位,160余人在各项专业技能比武中受到表彰,450余人参加抗震救灾、奥运安保等重大任务。
"中军帐"里,好一位作战实验专家
--记陆军某部文职人员聂畅
■臧鹏飞 王 原
聂畅(右)正在进行系统数据的检查。朱 羽摄
成功解决训练和指挥系统数据互联互通的技术难题;参与设计研发的战损消耗统计系统,得到外军观摩人员的高度评价……
这些亮闪闪的成就,属于一名文职人员--陆军某部作战实验专家聂畅。
虽不是军人,聂畅却一样经常活跃在演兵场上、"中军帐"中。在2016年陆军跨区基地化训练网上指挥对抗演习中,聂畅主要负责"蓝军"部分保障工作,具体担负"蓝军"指挥所信息平台的搭建及操作辅导。
"蓝军"主要由学院学员组成,对操作系统使用不太熟练、注意事项不太清楚。聂畅放弃暑假休息,顶着酷暑,不辞辛苦地逐一调试机器、逐一讲解注意事项、逐一释疑解惑。通过艰苦不断的奋战,聂畅所在的"蓝军"在指挥对抗演习中发挥出色,起到了"磨刀石"作用,受到专家和参演部队的好评。
聂畅是朱日和训练基地的常客。他和朱日和的缘分,可是由来已久。那是2007年8月,聂畅刚成为文职人员不久,为配合朱日和训练基地演习活动,聂畅所在的实验中心接到了任务:开发一套实时统计战损消耗的系统。时间紧、任务重,包括聂畅在内,整个研发团队直接开驻基地演训大厅。
当时,基地刚建成,生活条件比较艰苦,大家没地方住就住仓库,没澡洗就硬扛着。在这次任务中,聂畅负责底层数据库设计,他与现役军官一起,加班加点,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终于在演习前完成了开发测试工作。他参与的这套战损统计系统,得到观摩演习的外军人员高度评价。
作战实验是技术活,没有创新思维不行。聂畅富有想像力,敢想敢干,屡立奇功。几年前,全军首次指挥对抗演训活动展开。由于训练和指挥系统不能互联互通,演训活动一直存在着战训脱节的问题,一方面训练系统与实战有差距,另一方面指挥系统无法满足演习需要。演练正在进行,问题却显得如鲠在喉,两套系统互联互通的障碍急需打通。
关键时刻,聂畅主动请缨,在缺乏资料和技术支持的情况下,通过后台对可能的线索逐一排查。经过3个晚上的突击攻关,他找到了两套系统在数据上的对应关系,成功实现两套系统的互联互通,打赢了一场硬仗。
"作战实验人员为打赢作贡献,关键要树牢精准精确的理念。"在长期的演训实践中,聂畅对打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理解。
2014年和2015年,聂畅连续两年赶赴东北某基地参加数据采集工作。他冒着零下20摄氏度的低温,从凌晨4点就随参演部队开始进场,直到下午5点才机动到预定地点。数据采集是一项细致繁琐的工作,随着参演部队的逐步展开,需要一台车一台车地安排采集人员、下发采集表、部署并指导采集工作,事后还要对一份份回收数据进行检查、整理和校验。
演习过程中,聂畅始终与参演部队同吃同住、冒严寒、顶风雪。地被冻硬了,路被车辆压烂了,聂畅完全不顾及这些,来来回回穿梭在各个数据采集点,最终以高标准完成了计划任务。2016年,数据采集工作的一期成果已经通过了陆军专家组鉴定,后续工作也逐步展开。
有耕耘就会有收获。2016年,一个喜讯传来:聂畅通过了陆军组织的高职资格答辩评审。自工作以来,他揽获无数荣誉,先后获得5项军队科技进步奖、1项优秀教学奖、军队专业技术人才三类岗位津贴。
新年刚开始,聂畅又忙碌起来。目前,他所在的团队又承担了陆军某重大科研项目的研发工作,这是陆军在数据资源建设领域的重点项目,他又有了一展身手的"舞台"。
责编:文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