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日前,浙大发布《浙江大学优秀网络文化成果认定实施办法(试行)》,文件规定,如果学术文章在"两微一端"影响力传播力巨大,比如在《人民日报》等中央级媒体的"微信公众号"发文阅读量达到10万+,头条号刊发的作品阅读量达到40万,可定为在一级学术期刊刊发。(9月18日央广网)
浙大这个文件,对什么样的网文等同于一级期刊、核心期刊论文作了规定,这对我国高校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和变革,算得上第一个吃"新媒体螃蟹"的高校。
进步必须肯定,但是,当下高校职称评定标准越来越教条。一个教师仅仅凭几篇网文,即便都被认定为一级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还是无法晋升教授。
学术论文只是晋升教授的条件之一。除此之外,还有诸多苛刻的条件:拥有海外研修经历、博士学位、国家级省部级科研项目,这些都是晋升教授的必备条件。在这些条条框框面前,不少真正有学问的牛人,也只能死了当教授的心。
这里有必要介绍一下梁漱溟。他是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教育家、社会活动家、国学大师,现代新儒家的早期代表人物之一,有"中国最后一位儒家"之美誉 。就是这么一位大师级人物,如果当初没有蔡元培,很有可能被埋没。
民国初年,梁漱溟从北京顺天中学堂毕业后,报考了北京大学,因分数不够未被录取。梁漱溟一心想上北大,于是,托关系找到北大校长蔡元培,想在北大旁听。梁漱溟怀着忐忑不安的心,带着他写的论文《穷元决疑论》拜访了蔡元培。让他大为意外的是,蔡元培当场决定聘请梁漱溟当北大教授,讲授"印度哲学"。
若是遇不到蔡元培,梁漱溟可能永远上不了北大,更不要说做北大教授了。事实上,蔡元培在北大担任校长期间,慧眼识珠,吸引了辜鸿铭、刘师培等诸多大儒。拿如今不少高校的清规戒律来衡量所谓的"人才",梁漱溟、辜鸿铭这些人没有一个能当大学教授。
虽然说是金子总会发光,但金子深埋在地下,没有人去发现,永远都黯然无光。高校评聘教授的条条框框越来越多,越来越机械,不可避免地使得一些真正有才华的人被埋没。
责编:文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