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习近平总书记在主持中央政治局2013年第十二次集体学习时指出,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关系"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总书记围绕努力夯实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基、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努力展示中华文化独特魅力、努力提高国际话语权四个方面所作的精辟阐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根本指引。
中公教育军转干考试辅导专家为帮助2014年即将转业的军转干部进行备考,特将文化软实力的重要性及如何增强文化软实力整理如下:
一个民族的生命基因,熔铸着文化的力量;一个民族前进的每一行足印,都闪耀着文化的光芒;一个民族的兴衰存亡,说到底是文化的兴衰存亡。在上世纪初叶,包括中国与印度在内的古老东方民族遭受列强欺凌的年代,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热切预言文化的根脉"正像活的种子一样,天上降下滋润的雨水,它就会抽芽、成长,伸展它造福的树枝,开花、结果。"数千年风吹雨打仍傲然挺立的文化自信,植根在血液中的文化基因,让中华文化的种子总是能顽强地抽芽、成长,不屈地开花、结果。一个国家和民族,如果说政治是骨骼、经济是血肉,文化则是灵魂。今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而文化正是道路、精神和力量之魂。
当今世界各国,除了经济、科技、军事力量等"硬实力"的比拼,文化软实力的竞争也日趋激烈,因为文化愈来愈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愈来愈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这种"软较量"往往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运巨变于无形,某种程度上比硬实力的渗透力更强,影响力更持久。一个国家能否真正成为强大的经济体,越来越取决于文化创新的力量,取决于依托文化的制度创新与科技创新的力量。能否高瞻远瞩提高文化软实力,决定着一个国家的未来。
文化软实力的根基,是全社会的崇德向善。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夯实国内文化建设根基,一个很重要的工作就是从思想道德抓起,从社会风气抓起,从每一个人抓起。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中华古圣先贤历来崇尚"以德服人",中华民族最深层的文化脉动中,崇德向善始终是一种最强大的力量。尤其在社会转型期,崇德向善是改善社会软环境、抵御污浊与逆流的定海神针。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但是,美德不是与生俱来的。扶正祛邪,激浊扬清,必须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教育,激发全社会向善的力量。文化软实力最终要靠国民素质来支撑,国民素质首先是道德素质。提升国民道德素质,要以中华传统美德为基,实现中华传统美德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使知礼守法、诚信友爱、团结奉献等基本道德规范,融入到人们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匡正社会风气、陶冶人们情操,使中华文化软实力的光域不断增大、亮度持续增强。
中国的和平崛起决不能止于经济的规模和效益,更要有文化软实力的匹配和壮大。要引起重视的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出国旅游人数年年增加,但大声喧哗、随地乱扔杂物等不文明行为却令国人蒙羞。事实证明,如果文化素质和道德水准不能随经济实力同步上升,金钱再多也得不到人家的尊重。因此,我们必须牢记总书记的要求,继承和弘扬我国人民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的传统美德,坚持马克思主义道德观、坚持社会主义道德观,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让13亿人的每一分子都成为传播中华美德、中华文化的主体。
文化软实力的比拼,说到底是核心价值观的较量。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要努力传播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当代中国价值观念,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价值观念,代表了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要加强提炼和阐释,拓展对外传播平台和载体,把当代中国价值观念贯穿于国际交流和传播的方方面面。贯彻总书记的要求,要以"三个自信"为当代中国价值观念的立足点,建立自己的文化自信,既大胆吸收和借鉴世界有益文化,又坚决避免盲从。
责编:文晖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