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军人转业 > 河南

军转干考试:材料作文素材:张氏家风-居官以廉 居乡以善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06-21 17:39:32

 【材料作文】

近日,中纪委网站推出"中国传统中的家规"第39期:《安徽桐城张英张廷玉父子:六尺巷礼让为先 笃素堂廉俭传家》。

"一纸书来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 这是桐城清代大学士张英的一首《让墙诗》。张英(1637-1708),康熙六年进士,十二年任翰林院编修、充日讲起居注官。十六年入值南书房。供职勤 谨,应对称旨。康熙称其"有古大臣风",后累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民间俗称"宰相"。张廷玉(1672-1755),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 进士,历任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及户部、吏部尚书。入仕为官长达50年,"历得三朝,遭逢极盛"。

桐城张氏举业不断,名宦迭出,遍为人知。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清 代不设宰相,但张英、张廷玉都担任过大学士之职,张廷玉还出任军机大臣,相当于宰相),此外还有"三世得谥"(张英、张廷玉、张若渟)、"六代翰林"(张 英、张廷玉、张若霭、张曾敞、张元宰、张聪贤)等。张氏家族的文人士大夫们无论在朝在野,皆能恪守先贤轨则,居官以廉,居乡以善,行礼让,重节义。每遇灾 荒之年,设粥厂,开义仓,拯饥民于水火,扶贫助学,修桥铺路,乐施好捐,不惜倾其所有。

桐城张氏

张英(1637-1708),字敦复,号学圃,晚年更号圃翁,清代名臣,安徽桐城人。清康熙六年(1667年)进士,历任侍郎、经筵讲官、翰林院掌院学士 等职,官至文华殿大学士兼礼部尚书。先后任纂修《大清一统志》、《渊鉴类函》、《政治典训》、《平定朔漠方略》总裁官。著有《笃素堂文集》、《存诚堂诗 集》、《聪训斋语》、《恒产琐言》等。张英一生廉俭礼让,"终生让路,不失尺寸",德行操守为世楷模。有关他"六尺巷"的故事,至今仍传颂乡里,为人感 佩。

张廷玉(1672-1755),字衡臣,号砚斋,张英次子。康熙三十九年(1700年)进士,历任文渊阁、文华殿、保和殿大学士及户部、吏部尚书。入仕为 官长达50年,"历得三朝,遭逢极盛",卒后谥文和。曾先后纂《康熙字典》、《雍正实录》,并充《明史》、《国史馆》、《清会典》总纂官。著有《传经堂 集》、《澄怀园语》等。张廷玉平和儒雅,学问优长,立身唯谨,理政以慎,刑尚宽平,人赞其"既哲亦既明"。

桐城孔城老街

桐城张氏举业不断,名宦迭出,遍为人知。张英、张廷玉"父子双宰相"(清代不设宰相,但张英、张廷玉都担任过大学士之职,张廷玉还出任军机大臣,相当于宰 相),其优良家风还绵泽后世,先后出现"三世得谥"(张英,谥文端;张廷玉,谥文和;张若渟,张廷玉第七子,谥勤恪)、"六代翰林"(张英;张廷玉;张若 霭,张廷玉长子;张曾敞,张廷玉之孙;张元宰,张廷玉之曾孙;张聪贤,张英六代孙)等人文盛况,有"门族清华,世代簪缨"之誉。

张英故居:笃素堂

张氏享堂内景

张英府邸"笃素堂"建于清康熙二十九年(1690),康熙御赐匾额。因张英、张廷玉父子先后官至大学士,乡人称为相府。

六尺巷

张氏相府位于桐城老城区西南隅,占地面积二万余平方米。整体格局为三区(东区、中区、西区)六路,坐北朝南,横向并列。每路建筑五至六进不等,间以回廊庭 院。厅堂宏敞,居室多为二层小楼。主次分明,错落有致,青砖黛瓦,朴实素雅。府中点缀有"五亩塘"、"花厅"、古玉兰树等园林小品,北墙外为"六尺巷"。 今建筑留有少量遗存,但遗址保存完整,为桐城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张氏相府为江淮之间规模较大的文人士大夫宅第,具有徽派建筑江北过渡带的典型特征,对研究明清时期的桐城文化具有重要的文物价值。

桐城张氏家训

《聪训斋语》

张英《聪训斋语》

张英撰写的家训《聪训斋语》,是留给后世的一份宝贵精神财富。他集自己一生官场仕途、为人处世的经历体会,以"立品、读书、养身、择友"为主要内容,要求 子孙"务本力田、随分知足",在日常生活中感悟读书、立身、做人、持家的道理。他把家训概括为四句话: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其核心理念就是要求子孙廉俭礼让,谨言慎行,勤苦读书、乐闻规劝,严格要求自己,做一个对社会有益的人。

《聪训斋语》于康熙年间刊行于世,广为流传,为诸多名流大家所看重。曾国藩对其推崇备至,认为《聪训斋语》"句句皆吾肺腑所欲言",因此要求曾氏子弟人手一册,认真学习领会。

《澄怀园语》

《澄怀园语》是张廷玉花费大量心血撰成的,里面汇集了自己数十年"意念之所及、耳目之所经"的处世经验和人生感悟,旨在继承其父张英的治家为官思想,同时告诫子孙后人"知我之立身行己,处心积虑之大端"。

在《澄怀园语》中,关于为人处世,张廷玉认为心乃自身之宝,为人要善良,不可生恶念。关于为官从政,张廷玉强调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他要求子孙后人做官"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

同其父张英的家训一样,张廷玉的《澄怀园语》也对其子弟的成长产生了重要影响,他的四个儿子若霭、若澄、若淑、若淳等都先后入朝为官,政绩显著。这与张廷 玉的教导和《澄怀园语》的影响是分不开的。所以,后人对此书评价很高,清人沈树德认为:"《澄怀园语》四卷,皆圣贤精实切至之语。修齐治平之道,即于是乎 在焉。"

●桐城张氏家训摘编

读书

读书者不贱,守田者不饥,积德者不倾,择交者不败。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认真读书的人会受到别人的尊敬,谨守田产的人不会受到饥饿的威胁,积德行善的人不会倾覆倒下,慎重选择交友对象的人不会一败涂地。

读书可以增长道心,为颐养第一事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读书可以增长追求世间法则至理之心,是颐养心性的第一等事。

读书须明窗净几,案头不可多置书,读书作文须凝神静气,目光迥然,出文与题之上,最忌坠入云雾之中,迷失出路,多读文而不熟,如将不练之兵,临时全不得用,徒疲精劳神,与操空拳者无异。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读书需要窗户明亮、案几洁净的环境,桌案上不能放太多的书。读文章写文章,都要聚精会神沉得住气,眼光要明亮。(读或写)文章的重点要放在题目上面,最忌 掉进云里雾里,找不到出路。读的文章很多但不深入理解,就像将领不操练士兵,面临打仗时全用不上,白白浪费精神,跟打空拳的人没什么两样。

立品

言思可道,行思可法,不娇盈、不诈伪、不刻薄、不轻佻。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对自己的言语要考虑值得人们称道,对自己的行为要考虑值得人们效法,不骄傲自满,不狡诈虚伪,待人不挑剔无情,举止要稳重。

凡人看得天下事太容易,由于未曾经历也。待人好为责备之论,由于身在局外也。"恕"①之一字,圣贤从天性中来;中人以上者,则阅历而后得之。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注释】

①恕:原谅、宽容。

【译文】

凡是把一切事情看得太简单的人,是因为他阅历太浅。对别人喜欢责备的人,是因为自己没有处在事物之中。"恕"这个字是有德行人自然表现出来的;中等资质以上的人,经历后才能认识到。

一言一动常思有益于人,惟恐有损于人。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译文】

每说一句话、每做一件事都要想着要有益于人,就怕有损于人。

与其于放言高论中求乐境,何如于谨言慎行中求乐境耶。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译文】

与其在高谈阔论中寻求快乐,不如在谨言慎行中寻求快乐。

礼让

古人有言:"终身让路,不失尺寸。"老氏①以让为宝,左氏②曰:"让,德之本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

①老氏:指老子,道家创始人,主张虚静、退让,一切顺乎自然。

②左氏:即左丘明,著有《春秋左氏传》。

【译文】

古人说:"一生谦让的人,结果不会有任何损失。"老子把"忍让"当宝,左丘明也说:"谦让是道德的根本。"

自古只闻忍与让足以消无穷之灾悔,未闻忍与让翻以酿后来之祸患也。欲行忍让之道,先须从小事做起。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自古以来,只听说"忍耐"和"谦让"能够消除无穷无尽的灾祸与忏悔,没有听说"忍让"反而导致后来的灾祸与后患。想要实行"忍让"的处世之道,必须先从小事做起。

守廉

人能知富之为累,则取之当廉,而不必厚积以招怨;视之当淡,而不必深忮①以累心。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

①忮:嫉妒、贪求。

【译文】

假如人能知道会为富贵所累,索取就会适度,不会因为积财丰厚招致别人的怨恨;把享乐之事看得很淡,就不会因为妒忌而烦心。

使我为州县官,决不用官银媚上官。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假如让我为官一方,我决不会用钱来取悦我的上级。

居官清廉乃分内之事。为官第一要"廉",养廉之道,莫如能忍。人能拼命强忍不受非分之财,则于为官之道,思过半矣①!

--摘自张廷玉《澄怀园语》

【注释】

①思过半矣:领悟了一大半。典出《周易·系辞下》:"知者观其彖辞,则思过半矣。"

【译文】

为官清正廉洁是本该就有的事。为官者,首要的就是要廉洁。保持廉洁品行,最要紧的是能忍。人如果能忍住不接受非分财物,那么他关于为官之道就已经领悟一大半了。

俭用

以俭为宝,不止财用当俭而已,一切事常思节啬之义,方有余地。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把节俭当作宝,不止是说财用方面,而是做一切事都要常常想着节俭,这样才有余地。

俭于居身而裕于待物,薄于取利而谨于盖藏,此处富之道也。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自己生活起居节俭但是待人接物宽裕,取利微薄却谨慎地储藏,这是聚富之道。

养身

《传》曰:"仁者静。"又曰:"知者动。"每见气躁之人,举动轻佻,多不得寿。古人谓:"砚以世计,墨以时计,笔以日计。"动静之分也。静之义有二:一则 身不过劳,一则心不轻动。凡遇一切劳顿、忧惶、喜乐、恐惧之事,外则顺以应之,此心凝然不动,如澄潭①、如古井,则志一动气,外间之纷扰皆退听矣。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注释】

①澄潭:清澈而不流动的深水。

【译文】

《左传》书中说:"仁者无私欲而心静。"又说:"智者日求进取而动。"常常见到暴躁之人举动轻浮,所以大多不能长寿。古人说:"砚台的寿命用世来计算,墨 的寿命用时辰来计算,笔的寿命用天来计算。"这就是因其动静不同而产生的区别。 "静"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个是身体不要过于劳累,另一个是心情不可轻易激动。凡是遇到劳累、恐惧和喜怒哀乐之事,外表顺应常规去对付,内心则凝静不动, 如潭水一样清澈见底,如古井一样纯净,这样就能用自己的心志去指挥感情,外界的纷扰都被驱退而听从自己的心态。

每思天下事,受得小气则不至于受大气,吃得小亏则不至于吃大亏,此生平得力之处。

--摘自张英《聪训斋语》

【译文】

每每思量天下之事,能受得了小气就不会受大气,吃得了小亏就不至于吃大亏,这是我生平最受益的道理。

责编:文晖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