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军校考试 > 解放军/武警/公安/边防/消防 > 语文

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语文:文言文知识汇总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20-05-01 11:11:47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襁褓而孤,为伯父让之所鞠。及长,博学,早知名。隋文帝为定州总管,召补记室,甚亲敬之。文帝即位,累迁吏部侍郎。大业初,西域诸蕃款①张掖塞与中国互市,炀帝遣矩监其事。矩乃访西域风俗及山川险易、君长姓族、物产服章,入朝奏之。帝大悦,每日引至御座,顾问西方之事。帝幸东都,矩以蛮夷朝贡者多,讽帝大征四方奇技,作鱼龙曼延、角觗②于洛邑,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又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遣掌蕃率蛮夷与人贸易,所至处悉令邀延就座,醉饱而散。夷人有识者,咸私哂其矫饰焉。帝称矩至诚,曰:“裴矩大识朕意,凡所陈奏,皆朕之成算,朕未发顷,矩辄以闻。自非奉国用心,孰能若是?”矩后从幸江都。及义兵入关,帝问矩方略,矩曰:“太原有变,京畿不静,遥为处分,恐失事机。唯銮舆早还,方可平定。”矩见天下将乱,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虽至胥吏,皆得其欢心。是时,帝既昏侈逾甚,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或闻诸曹案典,多有受赂者,乃遣人以财物试之。有司门令史受馈绢一匹,太宗怒,将杀之,矩进谏曰:“此人受赂,诚合重诛。但陛下以物试之,即行极法,所谓陷人以罪,恐非导德齐礼之义。”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贞观元年卒,赠绛州刺史,谥曰敬。(节选自《旧唐书•裴矩传》
  臣光曰:“古人有言:君明臣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知君者表③也,臣者景也,表动则景随矣。”
  (《资治通鉴•唐纪八》)
  注:①款:至,到。②鱼龙曼延、角觗:均为古代杂戏名。③表:测量日影以计时的标竿。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讽帝大征四方奇技 讽:劝告B.咸私哂其矫饰焉哂:讥笑
  C.恐为身祸,每遇人尽礼 遇:优待D.太宗初即位,务止奸吏 务:致力
  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的意义和用法不相同的一组是
  A.①为伯父让之所鞠 B.①以夸诸戎狄,终月而罢
  ②身死国灭,为天下笑②还军霸上,以待大王来
  C.①咸私哂其矫饰焉 D.①太宗纳其言,因召百僚谓曰
  ②犹且从师而问焉 ②府吏闻此变,因求假暂归
  3.下列各组句子中,分别表明裴矩“佞于隋”和“忠于唐”的一组是
  A.①令三市店肆皆设帷帐,盛酒食
  ②此人受赂,诚合重诛
  B.①凡所陈奏,……矩辄以闻
  ②陛下……恐非导德齐礼之义
  C.①每遇人尽礼,……皆得其欢心
  ②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D.①矩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②每事如此,天下何忧不治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裴矩自幼而孤,在伯父身边长大,由于博学而很早知名。隋文帝、炀帝都十分赏识他,委以要职;炀帝更因他熟悉西域风土民情,经常向他咨询西方之事。
  B.裴矩工于心计,投炀帝之所好,为向戎狄夸耀强盛,建议作奇技、杂戏于洛邑,又热情款待以笼络其心;尽管“夷人有识者”对此不以为然,但深得炀帝欢心。
  C.义兵入关之后,裴矩向炀帝献计,主张当即平定,以免错失良机;又见天下将乱,为全身远祸计,对人尽皆礼遇,对炀帝更是“无所谏诤”,“但悦媚取容而已”。
  D.唐太宗是开明的君王,但难免有失误,他先以行贿试探,后又欲诛受贿之人;裴矩直言谏劝,认为是陷人以罪,不合礼义,使太宗收回成命,并受到高度赞扬。
  5.联系全文看,下列对文末司马光一段话的认识,不正确的一项是
  A.以史家的眼光,评价唐太宗能够从善如流,隋炀帝则爱好面谀逢迎。
  B.强调“表动则景随”,裴矩由隋入唐后,其品性也由卑下而趋于高尚。
  C.借用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的事例,说明君王表率作用的重要性。
  D.启示后世君王,治国时应当注意从裴矩的变化过程中吸取经验教训。
  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裴矩遂能廷折,不肯面从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1.C(C选项的“遇”应为“对待”,“遇……尽礼”即“以礼善待”之意。)
  2.C(“咸私哂其矫饰焉”中的“焉”是语气词,“犹且从师而问焉”中的“焉”则是代词“之”;A项的“为”皆是表被动的介词;B项的“以”都是表目的的连词;D项的“因”都是连词“于是”的意思。)
  3.B(A项中下句只是裴矩强调该罪犯的罪行,C项中上句是裴矩为人乖张之道,D项下句是太宗对裴矩敢于讽谏行为的称赞。)
  4.C(C项“裴矩向炀帝献计”错误,原文是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
  5.B(司马光说“裴矩佞于隋而忠于唐,非其性之有变也。君恶闻其过,则忠化为佞;君乐闻直言,则佞化为忠”是强调裴矩的“变”并非其品性有所变化,而是君王的表率作用不一样。亦即强调的是“一方”(“表动”)而非“双方”(“表动”与“影随”)。《资治通鉴》编纂的目的是“鉴前世之兴衰,考当今之得失”,给君王作参考,“资于治道”,因而是站在劝谏君王的角度论事的。)
  6.(1)译文: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
  (此题得分的关键在于能否看出“廷”和“面”是名词作状语,因此要翻译为“当廷”、“当面”。)
  (2)译文: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
  参考译文:
  裴矩字弘大,河东闻喜人,从小就是个孤儿,被伯父抚养长大。成人后,由于博学而很早出名。隋文帝做定州总管,委任他做了个“记室”(即秘书)的官职,非常尊敬他。文帝即位后,又多次升迁担任吏部侍郎。大业初年,西域诸蕃到边塞张掖(郡名,在今甘肃张掖市西北)和中原人做生意,炀帝派裴矩前去监管那里的事务。裴矩就遍访西域一带的风土民情以及险要平坦的山川、望族的年长者、物产服饰,回朝后向炀帝禀报。炀帝非常高兴,每天都拉他坐到御座上,向他咨询西域之事。炀帝驾临东都洛阳,裴矩因少数民族来朝见天子敬献礼物的人很多,就劝告炀帝在天下大力征求奇技,在洛阳演出鱼龙曼延、角觗一类的杂戏,来向戎狄夸耀本国的强盛,整整演了一个月。又让所有的店铺都设立帐篷,摆上酒菜,增派主管官员率领蕃夷来宾与本国人洽谈贸易,所到之处都让店家邀请他们就席,吃饱喝足而去。这些人中有认识裴矩的,私下都讥笑裴矩虚情假意。炀帝则称赞裴矩最忠诚,说:“裴矩非常了解我的心意,凡是他陈奏的事,都是我早有打算,一时间未表达出来,裴矩就告诉我了。如果不是一心为国家着想,谁能像他这样呢?”裴矩后来跟随炀帝到江都。起义军攻入关内,炀帝向裴矩询问方略,裴矩说:“太原发生兵变,京城地区也不会安宁,在远方发布政令,恐怕会失去时机。只有您尽早回宫,事态才能平息安定。”裴矩见天下将要大乱,担心会给自身带来祸害,待人总是竭尽礼节,即使是那些小官吏,都能得到他们的欢心。这个时候,炀帝已经是极其昏庸奢侈,裴矩却没有直言规劝,只是在皇上面前讨好献媚罢了。太宗刚即位,致力于整顿奸诈的官吏,倘或听说哪个官署的官吏,有接受贿赂的,就派人用财物去试探他。有个司门令史(小属官)接受了赠送的一匹绢,太宗大怒,将要杀了他,裴矩进谏说:“此人接受了贿赂,确实应该处以重刑。但陛下用财物试探,就施以极刑,这叫陷人以罪,恐怕不合倡导道德齐全礼法的要义。”太宗采纳了裴矩的意见,于是召集百官,对他们说:“裴矩竟然能够当廷辩驳,不肯当面顺从。任何事情都能这样,哪里还要担忧天下不安定呢!”裴矩贞观元年去世,太宗追封他为绛州刺史,谥号为敬。
  司马光说:“古人说得好:国君圣明则臣子正直。裴矩在隋朝是奸佞之人,但到了唐代却变成了忠臣,并不是他的品性发生了什么变化。国君厌恶听到自己的过错,那么忠诚就会变为佞伪;国君喜爱听到正直的言论,那么佞伪就会变为忠诚。这说明国君就像是个标竿,臣子就是它的影子,标竿怎么动影子就会怎样跟随。”

 

责编:郝悦浩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