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2020四川部队专升本考试高频考点科学基础考试心得-模拟考试笔试真题(189)
物理: 电势能、电势、电势差(2)
【时事资料】
始终将底线思维作为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利器。习近平总书记在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始终将底线思维作为增强生态文明建设战略定力的利器。他强调:“生态环境没有替代品,用之不觉,失之难存”,要求要“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在3月5日参加全国两会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总书记又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建设的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首先,坚持底线就是坚守生命底线,从而坚定我们走绿色可持续发展道路的战略定力。生态环境的良好与否直接决定人类的生死存亡,早期的文明大都发源于生态良好的地区,但随着人类对自然的过度开发利用,许多文明都因自然生态环境的退化而消亡了。人类作为生态系统的栖息者,在早期的自然实践过程中对生态环境的影响较小,但随着人口的增长、技术的进步、欲望的升级,我们极大地改变了自然环境这一支撑我们生命的巨大系统。因此,在推动环境保护与生态文明建设中,坚守底线思维显得日益紧迫与重要。习近平总书记做出“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重大论断,就是底线思维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具体表现,体现了总书记对于生态环境优劣与文明兴亡关系的深刻把握,也体现了他对于未来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入思考,具有深远的历史意义与现实意义。这就要求我们深刻认识到自然生态对于人类文明命运的支撑作用,没有良好的自然生态环境,高度发达的人类文明只是空中楼阁,随时会崩塌。因此,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加强我们可持续发展的战略定力。其次,坚守底线就是坚守政治底线,从而坚定我们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谋福祉的战略定力。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民安是最大的责任。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不应仅仅是一个社会与经济问题,而应提升至政治的高度,以此来看待生态底线。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治国理政的实践中,把增进人民福祉、满足人民切身利益作为经济社会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生态环境是关系党的使命宗旨的重大政治问题,也是关系民生的重大社会问题。”这充分表明了生态文明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是党和国家的重大政治战略,是关乎人民福祉、人民利益、人民幸福的重要政治任务。生态利益作为人民利益的重要部分,事关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必须切实维护,始终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过程中,将人民的切身利益放在第一位,将生态问题当作政治问题来看待。生态文明建设就是要在环境治理与改善中满足人民群众的生态诉求,使人民群众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幸福感、满足感、归属感进一步加强。因此,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增强我们为人民谋幸福的战略定力。第三,坚守底线就是坚守纪律底线,从而坚定我们从严治党、恪守规矩的战略定力。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总书记在内蒙古代表团审议会上强调:“不能因为经济发展遇到一点困难,就开始动铺摊子上项目、以牺牲环境换取经济增长的念头,甚至想方设法突破生态保护红线。”生态红线就是国家的生态安全线,没有生态安全,国家的政治安全、经济安全、社会安全都将失去保障。总书记提出:“把内蒙古建成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是立足全国发展大局确立的战略定位。”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与环境保护工作中,我们应当自觉遵循相关生态法律法规,推动生态法治观念深入于心,不触碰法律和纪律底线,以此来加强生态治理,提升国家生态安全。因此,坚持底线思维,就是加强我们从严治党的战略定力。
部分资料来源:网络。内容仅供学习参考,不代表本网立场,非常感谢作者的辛勤写作,如有侵犯版权敬请告知,我们将及时删除。
责编:韩莉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