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张红宇曾任原农业部政策法规司司长、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体制与经营管理司司长,一直从事农业农村政策研究、农业重大问题的调研和相关文件起草工作。从事“三农”领域工作三十余年的张红宇,足迹遍布中国的乡村,先后完成《中国农村土地制度建设》《乡村调查——国内实践与国际观察》等多部学术专著。他提出的“三权分离”等很多创新性的观点,引发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张红宇与“三农”的不解之缘,从1978年的高考开始。他记得,自己参加工作那会才十六七岁,为了上大学,一下班他就投入到紧张的学习中,每天的睡眠时间仅有三个小时,“我当时只有一个信念——必须上大学。”他一鼓作气备战高考。终于功夫不负苦心人,他考入当时十分有名的西南农学院学习农业经济。
1982年,张红宇大学毕业,入职原农业部工作。工作期间,张红宇始终保持着对中国农村发展进行持续性研究的热情,后又攻读了经济学博士。
2004年至2018年期间,张红宇多次参与中央国务院重要文件起草,是中央一号文件起草组成员。党的十八大以来,他多次组织起草中央关于农村土地制度、产权制度改革的重要文件。在国际上,也有着张红宇的中国好声音。他多次主持联合国计划开发署、联合国粮农组织、世界银行等国际组织的重大项目,成果屡屡受到国际组织专家的高度评价和肯定。在他看来,这些成果“既是拓宽自身视野、增加实践积累的机会,也为世界其他转型经济国家提供可借鉴的经验。”
对于中国“三农”的发展历程,张红宇有着最为直观的感触。1982年的冬天,张红宇前往山西雁门关调研,“那时候那里的交通极为不便,天寒地冻,行路十分艰难。”1993年,他深入贵州铜仁山区开展扶贫工作,在那里,他看到“还有人吃不饱,有的人衣服也没有几件像样的。”这样的场景,在张红宇的脑海中始终挥之不去。
“现在可不一样了,吃不饱、穿不暖到如今的新农村建设,农村面貌焕然一新。”张红宇自豪地说,粮食生产连续多年保持在6亿吨以上的高位增长;2018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46万元;农村社会保障事业不断发展,公共服务水平不断提升……这些恢弘的发展成就,让张红宇十分感慨,“改革开放四十多年来,彻底解决了13.95亿人民的吃饭问题。中国农村的变化用‘日行千里’形容也不为过。”
这些年来,张红宇的脚下,走过的土地有千万里,他的笔下,涉关农村发展的著述有百万字,他说:“旧的问题解决了,新的矛盾还会出现。要不断认真对实践进行总结,以理论的创新补先人之漏,长后人之气。”他的《中国农村的土地制度变迁》(专著)、《三权分离、多元经营和制度创新》(论文)先后两次获得中国农村发展研究奖。
2018年9月,张红宇从农业农村部正式退休,进入清华大学任中国农村研究院副院长,负责社会调研工作、学术交流工作等。从行政官员到大学教授,张红宇迅速适应了新的环境,他坦言,“只是身份转变了,‘三农’问题仍是我关注和研究的重心。”
“这是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张红宇说。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他认为,乡村振兴就是要充分发挥亿万农民的主体作用,让人民群众有充分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我注定还要在中国农村土地——这个肥沃土壤上继续耕耘。”他充满期待。
责编:杨丽梅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