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金融招聘 > 农村信用社

2019年农信社招聘时事大事——如何摆脱手机依赖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6-20 21:55:00

  这几天不少媒体都关注了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话题。一项对1974名受访家长进行的调查显示,92.1%的受访家长觉得青少年沉迷短视频的现象普遍。不久前,国家网信办在全国主要网络短视频平台全面推广上线了“青少年防沉迷系统”。

  短视频的流行毋庸置疑。最新的《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2018年12月,短视频用户规模达6.48亿,用户使用率为78.2%。但在“沉迷××”的榜单上,短视频并不是第一个,以前还有手游、直播、网游、电游等等。只要人们放不下功能强大的手机,想必短视频也不会是最后一个“电子公敌”——手机依赖,显然是一个比“沉迷短视频”更根本的问题。

  逻辑如下。手机依赖,意味着在不必要的情况下频繁使用手机,那么,我们就会不自觉地把时间分裂成许多碎片,这会造成两个结果:其一,缺乏完整的大块时间,意味着难以做好需要集中精力才能完成的工作;其二,这些主动分裂出来的时间碎片用来干什么了呢?显然不是用来从事一些低刺激的行为,除了漫无目标的“刷网页”耗时间之外,短视频、小游戏“恐成最大赢家”。从某种意义上说,“沉迷短视频”其实是手机依赖的“副产品”。

  看短视频、玩小游戏,这是一种高刺激的行为,简单地说,就是“爽”,这种“爽”会让人上瘾,因为大脑中存在“奖赏回路”,提供“刺激—成瘾”这一过程,长期接受视频、游戏带来的高兴奋体验,不仅消磨大量时间,还会让人在面对书籍等刺激略低的媒介时,难以集中注意力。很多网络小说读者有类似的体验,网络爽文看得多了,就看不下去名著了;同样地,短视频看得多了,看电影都会觉得闷。

  不仅如此,习惯于接收快速、直接的碎片化信息,简化了获得信息的步骤,还会使我们缺乏认知锻炼,弱化进行深度思考的能力。科学研究认为,高兴奋体验下,大脑长期释放大量多巴胺,会使大脑内的一些组织发生变化,长此以往可能损伤大脑。可见,手机依赖对人脑和习惯造成的负面作用,或许没有沉迷短视频的表现那么直接,但严重性一点儿也不差。而且,现实中,离不开手机的人也比沉迷短视频的人多得多了。

  最近有个大学生网友做了一项实验,看看把手机使用时间控制在每天半小时,生活有没有变化。因为要特别“省着用”,所以他不得不控制自己,在不必要的情况下坚决不刷手机。这样坚持了一个星期,他的结论是变化很大:因为时间没有被手机“割碎”,大块的时间多了起来,那些一直想做但因为没时间而做不成的事,突然能做成了;因为远离手机,晚上能早睡了,进而能早起了,健康状况和情绪都比以前更好了。

  每天半小时的手机使用时间,对有些人来说并不现实,但这种主动控制手机使用时间的意识和自制力,显然值得借鉴。如果我们能够摆脱手机依赖,也就不会人为地制造不必要的碎片化时间,那么,无论是短视频还是游戏,恐怕都不那么容易“俘获”我们。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拥有更多完整的时间块,去做重要的事,去安静地思考自己想要什么,并通过思考守住自我,以及某种精神的定力。

 

责编:杨丽梅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