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思想品德》说课稿
内 容:九年级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尊敬的各位领导和老师:
上午好!我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教版教材九年级第三课第三框《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教学程序、教学效果和教学反思共五个方面来说。
一、教材分析
本框主要讲述我国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两个方面的基本情况、重大成就和主要方针政策。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是我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从这一逻辑出发,通过本框内容的学习,有利于让学生了解这两个方面的基本状况,从而增强国情认识;有利于让学生懂得国家的稳定、繁荣昌盛要靠各族人民共同努力,从而感受民族凝聚力;有利于让学生理解国家在处理民族关系和祖国统一大业方面的方针政策,从而增强学生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的责任感、使命感和爱国主义情感。因此,本框在教材中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
二、教学方法
遵循一个总原则:以情动人、以理服人、以物示人。
注重两个特点:注重思想品德课的时代性和实践性特点,理论联系实际,创设情境,使学生能够在情境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培养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社会的意识,形成科学正确的观点。
立足两个基础: 一是立足于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和心理成长情况。九年级的学生思维活跃,好奇心强,叛逆性强,对一些社会问题开始关注,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基础。但缺乏深刻的感受与体验。更缺乏理论上的深刻、全面的把握。二是立足于农村实际教育教学水平。一些先进的教学设施农村是不具备的,应立足于教材本身的挖掘和加工。因此,本框教学选择的教学方法主要是:情境教学法;讨论法;讲授法。
三、教学程序
本框有两个方面的教学内容: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我主要设计了四个大的程序步骤来实施教育教学:
开门见山,导入课题
1、依托教材,提出问题:
.你能说出上面的服饰属于我国哪个民族吗?
.除此外,我国还有哪些民族?能说出一些民族的文化风俗习惯,建筑房屋、代表人物、饮食爱好等特点吗?
2、创设情境,升华提高:多媒体播放视频短片《爱我中华》,
请学生谈在这首歌中的认识和感悟。
【设计意图】让学生轻松地步入课堂,在活动中体验知识,同时学会和提高收集整理信息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重点突出,难点突破
1、合作交流:全班学生分为若干合作小组,快速阅读教材,结合课前收集的相关资料,联系生活,合作完成教材P42的图表,说明以上事实和新型民族关系形成的原因
2、思维拓展:维护民族团结只是国家和大人的事吗?我们青少年可以为民族团结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使学生掌握学习重点,突破难点。理解民族区域自治制度和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基本原则,引导学生树立民族大家庭意识,自觉维护民族大团结,同时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能力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
联系时政,拓展延伸
1、师范读《乡愁》
2、学生探究分析:
你是如何解读《乡愁》的?
让人们乡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反映了什么问题?
3、时政再现
图片展示: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的区徽、区旗。说说两幅图片的含义。
针对情境,提出问题,引发讨论:
这些图片反映哪两件历史事实?它是用什么方式解决的?其涵义是什么?两件历史事实的发生有什么意义?
4、展示漫画图片,学生探究分析:
如果有人在你面前宣扬“两国论”,你准备如何批驳。
我们靠什么来解决台湾问题?
结合课本有关内容和自己所收集到的“****”言论内容,请你就****阴谋能否得逞谈谈看法。
【设计意图】加强师生互动,感受祖国统一的前进步伐,体会到党和国家制定的“一国两制”方针的科学性和强大的生命力,寓理于情,以情导理。
巩固小结,谈收获
1、通过本框题的学习我的收获是什么?
2、我对本节课的学习经历有何感受?
【设计意图】总结深化内容、凸显重点难点,明导行动方向。
四、教学效果:
从本堂课的教学设计来看,只要学生们能够紧跟老师的思路认真思考,积极回答老师所设计的问题,那么肯定会取得比较的学习效果,同时,本堂课的所有教学目标都能顺利地实现,达到教师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学生扎实掌握知识,实现“双赢”的目标。
五、教学反思:
对于本框内容的教育教学,让我感触最深的有两点:一是要充分的发挥学生的主体性作用,要立足于学生的实际,要相信我们的学生,要放手我们的学生,要认真聆听他们的声音,要用心去感受他们的感知,这样老师才能有的放矢,收放自如,学生也才会听其言,信其道。二是要注重发挥老师的参与性作用。老师不仅仅是组织者,合作者,在适当的时候要露一手自己的特长,有助树立老师的威信,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以上就是我说课的全部内容,我非常珍惜这次学习机会,相信各位专家和老师一定会根据我的不足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会一直努力。谢谢大家。
责编:guquan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