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全国教师 > 说课稿

高中语文说课稿:高二语文《失街亭》说课范例

来源:互联网发布时间:2017-02-28 18:55:26

1、教材在本单元所处的位置及课文特点

《失街亭》是高中语文第四册第二单元的课文。这个单元是高中首个古代白话小说单元,通过学习本单元,将使学生了解古代小说常识,培养鉴赏古代小说的意识,解读名家名篇,初步涉入小说规律之门。而《失街亭》又位于本单元第三的位置,属于一篇课内自渎课文,因此以开放的思维,现代的教育模式学习本文,将对单元的学习产生良好的巩固作用。

2、根据教学大纲的要求和本文的特点,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以下几点

(1)知识目标:①、继承古代优秀文化遗产,了解《三国演义》的主要内容; ②、体味小说情节安排上的前后关联、紧张自然的特点; ③、把握小说情节发展的脉络;分析诸葛亮、马谡的人物性格特征。

(2)能力目标:A、通过自读渎课文,提高积累、整合有价值信息的能力,提高感受美、鉴赏美的能力;B、通过讨论,提高学生主动思考问题和领悟优秀作品的能力。

(3)情感目标:通过马谡这一反面教材,教育学生逐渐形成谦虚谨慎,戒骄戒躁的优良品质,不言过其实,重视实践,不死守教条。

(这四个目标的设置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即整体感知——局部思维——迁移拓展。)

3、根据以上学习目标,确定本课的重点与难点如下

(1)重点:学习通过生动的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人物性格的写作方法;(分析孔明“三嘱”、马谡“三笑”、司马“三探”、诸葛“三哭”,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

(2)难点:透过现象看本质,分析“失街亭,谁之过”(可展开专题辩论)

二、说教法与学法

当今时代是人类知识和信息量迅猛递增的时代,现代教育所面临的最严峻的挑战,已不是如何使受教育者学到知识,而是如何使他们“学会学习”。正如一位教育家所说:“一个差的老师只会奉献,而好的老师则教给学生发现真理。”也正如埃德加 富尔所说:“未来的文盲,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没有学会怎样学习的人。”我们古人也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课堂上,教材是学生感知和观察的客观对象,而教师处于主导地位,因此教师的正确引导将会对学生的学习产生积极的导向作用。从这一点出发,再结合本篇课文的实际特点,确定本课教法的指导思想是,想方设法引起学生注意,引导他们积极思维,热情参与,独立自主的解决问题。具体做法如下:

1、这是一篇自读课文,语言明白易懂,教师不必串讲,让学生自己阅读分析,以培养自学能力

2、《三国演义》是我国著名古典小说,可作简单介绍。建议课外阅读《三国演义》

讨论的基本要求,就是在教师的指导下,就教材的重点和疑难问题进行集体讨论以求明确重点,解决疑难。这种教学方法的最大特点是训练学生的思维能力,养成当众说话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因而,这次讨论课的方式有小组讨论、大组讨论、师生对话等。所谓点拨法,就是在关键处,进行恰倒好处的启发引导,让学生展开联想,拓展思路,把问题引向深入,高质量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

三、说教学程序

(一)、课前热身

上课之前,先运用现代化的教学媒体,播放电影片段《诸葛亮挥泪斩马谡》,以浓厚的悲剧色彩和强烈的视觉冲突,渲染情感,创设氛围,让学生初步了解《三国演义》 。

(二)、导语设计

俗话说:勇不勇看水浒,智不智看三国。意思是说,水浒中多勇士,三国中多智士。在前一课,我们 学习了《林教头风雪山神庙》,了解了施耐庵那精巧的艺术构思,也欣赏了梁山好汉们的智勇双全的气概,相对于施耐庵的《水浒》,罗贯中的《三国演义》又向我们展现了另外一种波澜壮阔的历史场景和历史风云人物。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三国古战场看看那神机妙算的诸葛亮吧。 板书课文题目。

(三)、作家作品介绍

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别号湖海散人。他可说是中国第一个用全力作小说的作家,其作品包罗万象,著有小说《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等,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是其代表作,也是我国第一部长篇章回小说。(教师简要介绍《三国演义》的成书和故事要点,街亭之战的战前情况。详细见教师用书)

(四)、自主探究,整体感知

自读思考练习: 试用《三国演义》的章回体形式,给课文的四个部分各命一个小标题。

1、孔明分兵拒司马,马谡立状守街亭 2、司马设伏取蜀兵,马谡大意失街亭 3、亡羊补牢时已晚,发号施令另打算 4、赵云神勇保军资,孔明挥泪斩马谡

(五)、问题研讨,点拨分析

1、分析马谡其人

(1)教师介绍马谡其人如何深受诸葛亮重用的相关情节(先后献攻心计、离间计)。(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马谡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自骄自傲、目中无人、死守教条等,只要符合这些意思即可)

(3)探讨作者写马谡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①直接描写 :A、一“笑”——笑丞相:“丞相何故多心也?……” B、二“笑”——笑王平:“汝真女子之见!……”  C、三“笑”——笑对手:“彼若有命,不来围山!” 这些语言充分展现出一个自视甚高、轻敌麻痹、夸夸其谈、目中无人的谋士形象。

②间接描写: 一是通过写王平的谨慎谦恭反衬马谡的自骄蛮横; 二是通过写诸葛亮的自责沉着侧面衬托马谡的无知幼稚; 三是通过写司马氏父子的机谨善谋和笑反衬马谡的无能。 ( 以上主要通过学生讨论完成,教师只起到引导的作用,只要学生言之成理即可)

2、分析诸葛亮其人:

(1)教师介绍后人对诸葛亮其人的评价:如“古今贤相第一人”,“多智而近妖”等等。 (2)学生讨论,然后概括诸葛亮到底是怎样一个人。 (提示:通过分析诸葛亮的“三嘱”、“三哭”来展现其人物形象,只要言之成理即可)

(3)探讨作者写诸葛亮主要采用了那些手法?

提示: ①衬托手法: A、 以司马懿的态度反衬: 懿叹曰:“诸葛亮真乃神人,吾不如也。” B、 以王平的正确建议来衬托:“……若魏兵断我汲水之道, 军士不战自乱矣。”

② 直接描写: A、知人善任,小心谨慎:派熟读兵法的马谡守街亭;派做事谨慎王平协助马谡  B、知彼知己,机智多谋:严密防备街亭;街亭失守,稳妥撤兵汉中 C、勇于自责,赏罚分明:“大事去矣,此吾之过也!” 奖赵云、斩马谡 D、如何理解诸葛亮的三“哭”?

“挥泪”——显示其对人才的爱惜; “流涕”——是因为内心矛盾,既爱惜马谡,又不得不处治马谡; “大哭不已”——是为有负先帝重托,未听先帝遗嘱。

(六)、课堂讨论,各抒己见

失街亭,谁之过? (学生各抒己见,可以认为是马谡的责任,也可以认为是诸葛亮的责任,还可以认为两人都有责任,但理由论据要充分,说服力要强。)

(七)、课外作业,巩固延伸 :

课外阅读《三国演义》,针对三国归晋的结局,说说三国灭亡的原因,然后写成一篇短评。

责编:guquan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