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推荐信息:教师招聘报名入口 成绩查询 考试试题及答案 公益讲座
1. 教学过程:教师设计教学情境,组织教学活动,与学生进行信息交流,从而引导学生去理解、思考、探索和发现,使其获得知识、技能和态度的过程。
2.心理发展:指个体从出生、成熟、衰老直至死亡的整个生命进程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心理变化。
3.最近发展区:苏联心理学家维果茨基认为,儿童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这两种水平之间的差异,即最近发展区。
4.学习动机:是激发个体进行学习活动、维持已引起的学习活动,并使行为朝向一定学习目标的一种内在过程或内部心理状态。
5.自我效能感:是美国心理学家班杜拉于1977年提出的,指人对自己能否成功地进行某一成就行为的主观判断。
6.精细加工策略:是将新学习的材料与头脑中已有知识联系起来,从而增加新信息的意义的深层加工策略。
7.元认知策略:学生对自己认知过程的认知策略,包括对自己认知过程的了解和控制策略,有助于学生有效地安排和调节学习过程。
8.态度定势:个体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9.教学测量:借助于学业测验来对教学成效进行定量考核的一种方法。
10.晕轮效应:教师对学生的总体印象影响到对论文题目的评价。
11.教师职业道德修养:主要是指教师在教师道德意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方面,自觉地按照教师职业道德的要求所进行的自我锻炼、自我改造和自我提高等行为活动,以及经过努力所达到的教师道德境界。这里含有两层意思:一是自我修养的过程;二是通过修养活动所达到的道德境界。
责编:guquan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