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中国古代的教育学思想
孔子是中国古代最伟大的教育家和教育思想家,以他为代表的儒家文化对中国文化教育的发展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孔子的教育思想在《论语》一书中有充分的反映。孔子很注重后天的教育工作.主张 有教无类 ,希望把人培养成 贤人 和 君子 ,因此大力创办私学,培养了大批人才。孔子继承西周六艺教育的传统,教学纲领是 博学于文,约之以礼 ,基本科目是诗、书、礼、乐、易、春秋。其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是承认先天差异,但更强调 学而知之 ,重视因材施教。因材施教的基本方法是启发诱导。孔子认为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掌握学生的心理状态.使教学的内容与方法适合学生的接受水平和心理准备条件,以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求知欲。孔子很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强调学习与行动相结合,要求学以致用.把知识运用到政治生活和道德实践中去。
先秦时期以墨翟为代表的墨家与儒家并称显学。由于政治思想和社会观念的不同,墨家与儒家的教育主张也有所不同。墨翟以 兼爱 和 非攻 为教,同时注重文史知识的掌握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还注重使用技术的传习。对于获得知识的理解,墨家认为,主要有 亲知 、 闻知 ,和 说知 三种途径,前两种都不够全面和可靠,所以必须重视说知,依靠推理的方法来迫求理性知识。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主张 道法自然 ,主张回归自然、 复归 人的自然本性,认为一切任其自然.便是最好的教育。
战国后期,中国出现了世界上第一部教育文献《学记》,从正反两方面总结了儒家的教育理论和经验,系统阐发了教育的作用和任务、学校制度、教育目的、教学原则、教师的地位和作用、师生关系等.尤其以教学原则的总结最突出。《学记》提出 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设计了从基层到中央的完整的教育体制,提出了严密的视导和考试制度:要求 时教必有正业,退息必有居学 ,即主张课内与课外相结合,臧息相辅。提出了教学相长的辩证关系和师严然后道尊的教师观。在教学方面,《学记》反对死记硬背,主张启发式教学, 君子之教,喻也;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 ,主张开导学生,但不要牵着学生走;对学生提出比较高的要求,但不要使学生灰心:指出解决问题的途径,但不提供现成的答案。《学记》主张教学要遵循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学不躐等,即学习要由易到难,循序渐进,不能越级而进。
责编:guquan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