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 )
A. 防预性技术措施和减轻型技术措施
B. 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轻性技术措施
C. 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少型技术措施
D. 预防性技术措施和减压性技术措施
考点:P125 建筑防爆的基本技术措施分:预防性、减轻性
本题答案:B
2、加强通风除尘属于( );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属于( );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属于( )
A. 预防性、减轻性、预防性
B. 减轻性、预防性、预防性
C. 预防性、预防性、减轻性
D. 减轻性、减轻性、减轻性
考点: 预防性技术措施:
1、排除能引起爆炸的各类可燃物质
1)在生产过程中尽量不用或少用具有爆炸危险的各类可燃物质
2)生产设备应尽可能保持密闭状态,防止“跑、冒、滴、漏”
3)加强通风除尘
4)预防燃气泄漏,设置可燃气体浓度报警装置
5)利用惰性介质进行保护
6)采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2、消除或控制能引起爆炸的各种火源
1)防止撞击、摩擦产生火花 2)防止高温表面成为点火源 3)防止日光照射
4)防止电气火灾 5)消防静电火花 6)防雷电火花 7)防止明火
减轻性技术措施:
1、采取泄压措施
2、采用抗爆性能良好的建筑结构体系
3. 采取取合理的建筑布置
本题答案:C
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者长期出现的环境为 0 区
B.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 1 区
C.正常运行时,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为 2 区
D.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为 22 区
考点: P126 1.在正常运行情况下,爆炸性气体混合物连续出现或者长期出现的环境为 0 区
2. 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 1 区
3.在正常运行时,不太可能出现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或即使出现也仅是短时存在的爆炸性气体混合物的环境为 2 区
4.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持续地、长期地或频繁地出现于于爆炸性环境中为 20 区
5.正常运行时,空气中可燃性粉尘云很可能偶尔出现于爆炸性环境中为 21 区
6.在正常运行时,空气中的可燃性粉尘云一般不可能出现于爆炸性粉尘环境中为 22 区
本题答案:C
4、下列爆炸危险区域可划分为 0 区的是( )
A.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B.储存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
C.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D.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考点: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 0 区,存在下列情况的可划分为连续释放源::
(1) 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储罐中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2) 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3) 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 1 区。一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可划为一级释放源:
(1)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2)储存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
(3)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4)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他孔口。
存在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 2 区。二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会释放,或者当出现释放时,仅是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可划为二级释放源:
(1)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2)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
(3)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
(4)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本题答案:A
5、下列关于爆炸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危险区的划分正确的是( )
A. 气体:20 区 21 区 22 区 粉尘: 10 区 11 区 12 区
B. 气体:0 区 1 区 2 区 粉尘: 10 区 11 区 12 区
C. 气体:20 区 21 区 22 区 粉尘: 20 区 21 区 22 区
D. 气体:0 区 1 区 2 区 粉尘: 20 区 21 区 22 区
考点:爆炸性气体和爆炸性粉尘的危险区的划分:
1、气体:0 区 1 区 2 区
2、粉尘: 20 区 21 区 22 区
本题答案:D
6、下列选项中可不划分为 1 区正确的是( )
A. 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易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B. 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C. 正常运行中,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D. 在正常运行中时可能出现爆炸性粉尘混合物的环境
考点:P127 存在连续释放源的区域可划分为 0 区,存在下列情况的可划分为连续释放源:
(1) 没有用惰性气体覆盖的固定顶盖储罐中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2)油、水分离器等直接与空间接触的可燃液体的表面。
(3)经常或长期向空间释放可燃气体或可燃液体的蒸气的排气孔和其他孔口。
存在一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 1 区。一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可能周期性或偶尔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可划为一级释放源:
(1)在正常运行时,会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等的密封处。
(2)储存有可燃液体的容器上的排水口处,在正常运行中,当水排掉时,该处可能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
(3)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4)正常运行时,会向空间中释放可燃物质的泄压阀、排气口和其他孔口。
存在二级释放源的区域可划为 2 区。二级释放源是指在正常运行时,预计不会释放,或者当出现释放时,
(1)仅是偶尔和短期释放的释放源。类似下列情况可划为二级释放源:
(2)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泵、压缩机和阀门的密封处。
(3)正常运行时不能释放可燃物质的法兰、连接件和管道接头。
(4)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安全阀、排气孔和其他孔口处。
(5)正常运行时不能向空间释放可燃物质的取样点
本题答案:D
7、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 )和通风条件确定
A. 爆炸极限
B. 空气中氧含量。
C. 惰性气体含量
D.环境温度
考点:P127 对于爆炸性粉尘环境,其危险区域的划分应按爆炸性粉尘的量、爆炸极限和通风条件确
本题答案:A
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应组合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
B. 甲类厂房与单多层民用建筑 23m
C.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不小于 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吹散爆炸性气体,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D.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两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采用甲级防火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考点:
1 有爆炸危险的甲、乙类厂房、库房宜独立设置,并宜采用敞开或半敞开式,其承重结构宜采用钢筋混凝土或钢框架、排架结构。(建规 3.6.1)
2 甲类厂房与民用建不应小于 25m,与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不应小于 50m, 与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不应小于 30m。甲类库房与高层建筑、重要公共建筑物不应小于 50 m,与其他民用建筑(裙房,单、多层)和明火或散发火花地点的防火间距按其储存物品性质不同为 25‐40 m。
3.有爆炸危险的厂房平面布置最好采用矩形,与主导风向应垂直或夹角≥45°,以有效利用穿堂风吹散爆炸性气体,在山区宜布置在迎风山坡一面且通风良好的地方。
4 防爆厂房宜单独设置,如必须与非防爆厂房贴邻时,只能一面贴邻,并在两者之间用防火墙或防爆墙隔开。相邻两个厂房之间不应直接有门相通,以避免爆炸冲击波的影响
本题答案:C
9.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普通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会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
B.泄压设施的设置应设在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
C.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小于 60kg/㎡
D.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考点: 强条 3.6.2 有爆炸危险的厂房或厂房内有爆炸危险的部位应设置泄压设施。
3.6.3 泄压设施宜采用轻质屋面板、轻质墙体和易于泄压的门、窗等,应采用安全玻璃等在爆炸时不会产生尖锐碎片的材料。泄压设施的设置应避开人员密集场所和主要交通道路,并宜靠近有爆炸危险的部位。作为泄压设施的轻质屋面板和墙体的质量不宜大于 60kg/㎡。屋顶上的泄压设施应采取防冰雪积聚措施。
本题答案:D
10、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甲、乙类生产场所(仓库)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
B. 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
C.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 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开。
D.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当办公室、休息室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 3.00 h 防火隔墙+独立的安全出口。
考点:(1)甲、乙类生产场所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规 3.3.4】
(2)甲、乙类仓库也不应设置在地下或半地下。【建规 3.3.4】
(3) 厂房内设置甲、乙类中间仓库时,其储量不宜超过一昼夜的需要量。【建规 3.3.6】
(4)甲乙类中间仓库应靠外墙布置。甲、乙、丙类中间仓库应采用防火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 1.50h 不燃性楼板与其他部位分开。【建规 3.3.6】
(5)甲、乙类厂房内不应设置办公室、休息室。当办公室、休息室必须与本厂房贴邻建造时, 其耐火等级不应低于二级,并应采用 3.00 h 防爆墙与厂房分隔,且设置独立的安全出口。【建规 3.3.5】
本题答案:D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