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金融体系与货币政策
第三节 货币政策
(一)货币政策目标
货币政策是中央银行采用各种工具调节货币供求以实现宏观经济调控目标的方针和策略的总称,是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货币政策目标是货币当局提出,并可以通过货币政策工具实现的目标,分为最终目标和中介目标。
1.最终目标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人民银行法》,我国的货币政策目标是保持货币币值的稳定,并以此促进经济增长。
2.中介目标
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分为数量指标和价格指标两类。数量指标是指将能够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各种可以直接控制的数量作为中介目标,如信贷规模、准备金、基础货币、货币供应量等;价格指标是指将能够影响货币政策最终目标的反映资金价格的指标作为中介目标,如利率、汇率等。
多数发达国家都实行以通货膨胀为最终目标,以利率为操作目标的价格型货币政策操作模式。从发展趋势看,随着金融市场发展和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人,我国正在向以价格指标作为中介目标的货币政策演进。
货币供应量
a.流通中的现金,又叫M0,是指流通于银行体系以外的现纱,也就是居民和企业手中的现钞。M0在货币供应量中流动性最强,具有最强的购买力。
b.狭义货币,又叫M1,,由流通中的现金(M0)和银行的活期存款构成。M1代表了一国经济中的现实购买力,因此,对社会经济生活有着最广泛和最直接的影响。许多国家都曾把M1作为调控货币供应量的主要对象。
c.广义货币,又叫M2,由流通中的现金(M0)加上活期存款(M1),再加上定期存款、储蓄存款等构成。在过去很长一段时期内,货币供应量特别是M2与我国融资结构特点和金融宏观调控方式相适应,是公认的货币政策中介目标,可以用M2增速判断货币政策松紧程度是否合适和有效。
(二)货币政策工具
货币政策工具分为一般性工具和选择性工具。
一般性工具用于调节货币供应总量,选择性工具用于有选择地调节特殊领域的信用行为。
1.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
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公开市场操作、法定存款准备金和再贴现。
①公开市场操作是指中央银行通过买进或卖出有价证券,吞吐基础货币,调节货币供应量的活动。
发达国家公开操作对象主要是国债,通过买卖国债改变基础货币的数量,具有灵活性、微调性的特点。因此,公开市场操作是欧美国家进行货币政策调节的主要手段之一,基础货币的投放主要通过公开市场业务进行。
②存款准备金是指金融机构为保证客户提取存款和资金清算需要而准备的在中央银行的存款,中央银行要求的存款准备金占其存款总额的比例就是存款准备金率。存款准备金率政策的真实效用体现在它对商业银行的信用扩张能力、对货币乘数的调节。
2.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
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包括利率限制、信用配额、流动性比率限制、对金融企业窗口指导等。按调控方式的不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可分为直接信用控制和间接信用控制两类。
直接信用控制是指以行政命令或其他方式,直接对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信用活动进行控制。
规定存贷款最高利率限制是最常用的信用管制工具。
信用配额是指中央银行根据金融市场状况以及宏观经济需要,分别对各个商业银行的信用规模加以分配,限制其最高数量。
流动性比率是流动资产占存款的比例;
直接干预是指中央银行直接对商业银行的信贷业务、放款范围等加以干预。如直接干预商业银行对存款的吸收,对经营不当的银行拒绝再贴现或采取惩罚利率等。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