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以前已经讲过的,快速建立软件原型是最准确、最有效、最强大的需求分析技术。快速原型就是快速建立起来的旨在演示目标系统主要功能的程序。构建原型的要点是,它应该实现用户看得见的功能(例如屏幕显示或打印报表),省略目标系统的"隐含"功能(例如修改文件)。
快速原型应该具备的第一个特性是"快速"。快速原型的目的是尽快向用户提供一个可在计算机上运行的目标系统的模型,以便使用户和开发者在目标系统应该"做什么"这个问题上尽可能快地达成共识。因此,原型的某些缺陷是可以忽略的,只要这些缺陷不严重地损害原型的功能,不会使用户对产品的行为产生误解,就不必管它们。
快速原型应该具备的第二个特性是"容易修改"。如果原型的第一版不是用户所需要的,就必须根据用户的意见迅速地修改它,构建出原型的第二版,以更好地满足用户的需求。在实际开发软件产品时,"修改一试用一反馈"的过程可能重复多遍,如果修改耗时过多,势必延误软件开发时间。
为了快速地构建和修改原型,通常可以使用下述三种方法和工具。
·第四代技术(4GT)。第四代技术包括众多数据库查询和报表语言、程序和应用系统生成器以及其他非常高级的非过程语言。因为第四代技术使得软件工程师能够快速地生成叮执行的代码,因此,它们是理想的快速原型工具。
·可重用的软件构件。另外一种快速构建原型的方法,是使用一组已有的软件构件(或称为组件)来装配(而不是从头构造)原型。软件构件可以是数据结构(或数据库),或软件体系结构构件(即程序),或过程构件(即模块)。必须把软件构件设计成能在不知其内部工作细节的条件下重用。
应该注意,现有的软件产品可以被用作"新的或改进的"产品的原型,这也是软件原型重用的一种形式。
·形式化规格说明和原型环境。在过去的二十几年中,人们已经开发出来一系列形式化规格说明语言和工具,用于替代自然语言规格说明技术。今天,这些形式化语言的开发者正在开发交互式环境,目的是:①使得分析员能够交互地创建基于语言的规格说明;②调用自动工具把基于语言的规格说明翻译成可执行的代码;③使得用户能够使用可执行的原型代码去精化形式化的需求。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