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IT > 水平考试

2011年软考系统架构设计师学习笔记第十三章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7-11-22 16:59:51

  系统的可靠性

  13.1 软件可靠性

  目前,硬件可靠性测试技术和评估手段日趋成熟,已经得到了业界的认可。

  软件可靠性模型的研究多集中在开发阶段、测试阶段、评估阶段的可靠性模型。

  13.1.1 软件可靠性的定义

  可靠性(Reliability)是指产品在规定的条件下和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规定功能的能力。

  按照产品可靠性的形成,分为固有可靠性、使用可靠性。

  固有可靠性是通过设计、制造赋予产品的可靠性。

  使用可靠性既受设计、制造的影响,又受使用条件的影响。

  软件与硬件从可靠性角度来看,主要有4个不同点:

  1、复杂性,软件内部的逻辑高度复杂,硬件则相对简单。

  2、物理退化,一个正确的软件任何时刻均可靠,一个正确的硬件、元器件、系统则可能在某个时刻失效。

  3、唯一性,软件是唯一的,软件复制不改变软件本身,硬件不可能完全相同,概率方法在硬件可靠性领域取得巨大成功。

  4、版本更新快,软件版本更新较快,也给软件可靠性评估带来较大的难度。

  1983年,美国IEEE 对"软件可靠性"做出了更明确的定义。

  1989年,我国国家标准 GB/T-11457也采用了这个定义。

  定义:在规定的条件下,在规定的时间内,软件不引起系统失效的概率。

  依然沿用了"产品可靠性"的定义。

  1、规定的时间

  由于软件运行的环境与程序路径选取的随机性,软件的失效为随机事件,所以运行时间属于随机变量。

  2、规定的条件

  不同的环境条件下的可靠性是不同的,计算机的配置情况、对输入的要求。

  有了明确规定的环境条件,还可以有效地判断软件失效的责任在用户方还是开发放。

  3、所要求的功能

  软件可靠性还与规定的任务和功能有关。

  要准确度量软件系统的可靠性,必须先明确它的任务和功能。

  4、"软件可靠性"定义具有如下特点:

  1. 用内在的"缺陷" 和 外在的"失效"关系来描述可靠性。

  2. 定义使人们对软件可靠性进行量化评估成为可能。

  3. 用概率的方法描述可靠性是比较科学的。

责编:罗莉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