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全部子站 > 湖南医学招聘 > 笔试资料 > 临床医学

-临床医学基础知识:常见的贫血疾病类型及鉴别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8-09-09 20:56:52

 贫血是指人体外周血红细胞容量减少,低于正常范围下限,不能运输足够的氧至组织而产生的综合征。由于红细胞容量测定较复杂,临床上常以血红蛋白(Hb)浓度来代替。我国血液病学家认为在我国海平面地区,成年男性Hb<120g/L,成年女性(非妊娠)Hb<110g/L,孕妇Hb<100g/L就有贫血。

血红蛋白从正常下限~<90g/L属轻度,~60g/L为中度,~30g/L为重度,<30g/L为极重度;新生儿血红蛋白为144~120g/L属轻度,~90g/L为中度,~60g/L为重度,<60g/L为极重度。临床上常见的贫血疾病有缺铁性贫血、巨幼细胞性贫血和再生障碍性贫血。

(一)缺铁性贫血

当机体对铁的需求与供给失衡,导致体内贮存铁耗尽,继之红细胞内铁缺乏,最终引起缺铁性贫血。

根据病因可将其分为铁摄入不足(食物缺铁)、供不应求(孕妇)、吸收不良(胃肠道疾病)、转运障碍(无转铁蛋白血症、肝病、慢性炎症)、丢失过多(各种失血)及利用障碍(铁粒幼细胞性贫血、铅中毒、慢性贫血)等类型。

(二)巨幼细胞性贫血

叶酸或维生素B12缺乏或某些影响核苷酸代谢的药物导致细胞核脱氧核糖核酸(DNA)合成障碍所致的贫血称巨幼细胞贫血。

本病的特点是呈大红细胞性贫血,骨髓内出现巨幼红细胞、粒细胞及巨核细胞系列。

(三)再生障碍性贫血

再生障碍性贫血(aplastic anemia,AA)简称再障,是一种可能由不同病因和机制引起的骨髓造血功能衰竭症。主要表现为骨髓造血功能低下、全血细胞减少和贫血、出血、感染综合征,免疫抑制治疗有效。

(四)三种贫血的鉴别

  病因 细胞形态 主要症状 骨髓象 主要治疗
缺铁性贫血 缺铁和蛋白质 小细胞 贫血 增生活跃 补铁
巨幼细胞性贫血 缺叶酸和维生素B12 大细胞 贫血 增生活跃 补叶酸和维生素B12
再生障碍性贫血 骨髓造血障碍 正常细胞 进行性加重贫血、感染、出血 增生低下 免疫抑制治疗
 

责编:荣秀

发表评论(共0条评论)
请自觉遵守互联网相关政策法规,评论内容只代表网友观点,发表审核后显示!

国家电网校园招聘考试直播课程通关班

  •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国家电网招聘考试录播视频课程

  • 讲师:崔莹莹 / 刘萍萍
  • 课时:180h
  • 价格 3580

特色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免费学习,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全套国网视频课程免费学习

课程专业名称
讲师
课时
查看课程
在线题库
面授课程更多>>
图书商城更多>>
在线报名
  • 报考专业:
    *(必填)
  • 姓名:
    *(必填)
  • 手机号码:
    *(必填)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