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一、人类的环境
(一)人类自然环境的构成
1.大气圈
2.水圈
3.土壤岩石圈
(二)生态环境
生态环境是指生物及其生存环繁衍的各种自然因素、条件的总和,是与人类生存和发展有关的生态系统所组成的自然环境。
生态系统的主要特征:
1.整体性
2.开放性
3.自调性
4.可持续性
二、人与环境的辩证统一关系
1.人与环境在物质上的统一性:人类生存环境中的各种物质都是由化学元素组成的。
2.人类对环境的适应性:在人类长期进化发展过程中,各种环境条件是经常变动的,人体对环境的变化形成一定的调节功能以适应环境状态的变动。
3.人与环境之间的生态平衡:在人类生态环境中,任何环境之间不断的进行着物质、能力、信息交换,保持着动态平衡而成为不可分割的统一体,从而实现了人与环境的统一。
4.环境因素对健康影响的双重性:自然环境和生活环境中存在诸多对人类生存和身体健康必须的有利因素,同时生存环境中也存在一些对人体健康和生存不利的因素。
5.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学基础
三、暴露特征与反应
环境暴露是环境因素产生健康有害效应的决定因素,没有环境的暴露,也就没有响应的效应。暴露的途径、强度和时间与其效应的产生密切相关。
1.暴露途径
暴露途径与效应产生的关系密切,往往下列方式影响有害效应的产生。
(1)影响总暴露量
(2)影响吸收率
(3)改变作用靶
2.剂量-反应关系
剂量通常指进入机体的有害物质的数量。与集体出现各种有害效应关系最为密切的是有害物质到达机体靶器官或靶组织的数量。但靶器官或靶组织中的剂量测定有许多困难,因而在环境卫生工作实践中常用环境外暴露量来反应人体的接触剂量。随着有害因素剂量增加,产生某种特定生物学效应的个体数随之增加的关系,称为剂量-反应关系。
3.环境联合作用的类型
(1)相加作用
(2)独立作用
(3)协同作用
(4)增强作用
(5)拮抗作用
责编:ylm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