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医学模式的概念
是人类在实践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人类与疾病抗争和认识自身生命过程的实践中得出的对医学本质的概括。
医学模式的演变
1.神灵主义医学模式
公元5-15世纪,中世纪时期,基督教的宗教思想占统治地位,与宗教神学自然观相适应,确立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神灵主义的医学模式认为人的生命与健康是上帝神灵所赐,疾病和灾祸是天谴神罚。因此人们主要依赖:求神问卜、祈祷。
2.自然哲学的医学模式
在公元前数百年间,在西方的古希腊、东方的中国等地相继产生了朴素的辨证的整体医学观,对疾病有了较为深刻的认识,形成了自然哲学医学模式。 祖国医学的阴阳五行学说认为:金、木、水、火、土5种元素可以相生、相克,并且与人体相应部位对应,五行若生克适度则生命健康。 在古希腊,人们依据当时自然哲学中流行的土、水、火、风4元素形成万物的学说来解释生命现象。
3.机械论的医学模式
机械论医学模式认为“生命活动是机械运动”。 把健康的机体比作协调运转加足了油的机械。这一机械论的思想,统治了医学近两个世纪,直到18世纪,机械论的医学思想对医学的发展出现双重性,一方面认为机体是纯机械的,从而排除了生物、心理、社会等因素对健康的影响,而常常用物理、化学的概念来解释生物现象。另一方面机械论又使解剖学、生物学获得了进展,大大推动了医学科学的发展。
4.生物医学模式
生物医学模式可以简单地解释为:细胞病变→组织结构病变→功能障碍。生物医学模式是医学发展的重大进步,研究生物体本身结构和功能及其对各种内外环境因素的生物反应和疾病过程,至今仍是医学研究的基本课题。
5.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恩格尔在1977年提出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对生物医学模式的取代是一种含肯定于其中的辨证的否定。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在整合的水平上将心理作用、社会作用同生物作用有机地结合起来,揭示了3种因素相互作用导致生物学变化的内在机制,形成了一个适应现代人类保健技术的新医学模式。
责编:ylm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