脾阳虚证的概念
指脾阳虚衰,失于温运,阴寒内生所表现的虚寒证候。又称脾虚寒证、中焦虚寒证。
辨证分析要点
1.具有脾失健运见症。
2.有水湿不化,阴寒内盛见症。
审证要点
以食少、腹胀、便溏与虚寒症状共见为主。
病因
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过食生冷;外寒者中;寒凉药太过;肾阳不足,火不生土。
临床表现
1.主症:食少腹胀,腹痛绵绵,喜温喜按。
2.兼症:畏寒怕冷,四肢不温,面白少华,口淡不渴,大便稀溏,完谷不化,肢体浮肿,小便短少,带下量多色白清稀。
3.舌脉:舌质淡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
证候分析
本证多因脾气虚衰进一步发展而成,也可因饮食失调,过食生冷,或因寒凉药物太过,损伤脾阳或肾阳不足,命门火衰,火不生土。
脾阳虚衰,运化失权—纳少腹胀,大便稀溏。
阳虚阴盛,寒从内生,寒凝气滞—腹痛喜温喜按。
若脾阳虚, 水湿不运,泛溢肌肤—肢体浮肿。
水湿下注,损伤带脉,带脉失约—女子白带清稀量多。
阳虚温煦失职—形寒肢冷,面白无华或虚浮。
舌质淡胖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迟无力—阳虚、水寒之气内盛之征。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