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湖南医疗招聘-医学基础知识——关于细菌性痢疾病理变化的总结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31 22:11:55
细菌性痢疾的病理变化分为:
一、病理变化
1.急性细菌性痢疾:主要发生于大肠,以乙状结肠和直肠最重。初期表现为急性粘液卡他性炎,随后大量纤维素渗出,与坏死的粘膜组织、中性粒细胞等一起形成特征性的假膜(假膜性炎)。假膜脱落后形成表浅、大小不等的地图状溃疡。
2.中毒型细菌性痢疾: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卡他性肠炎或滤泡性肠炎。虽然肠道病理变化较轻,但常于发病后数小时内发生中毒性休克和呼吸衰竭。常由毒力较低的福氏菌或宋内菌引起。多见于小儿,其特点为:
①全身中毒症状严重,发病后数小时即可出现中毒性休克,脑组织微循环障碍可致脑缺氧,继而引起脑水肿和颅内压增高,甚至脑疝形成。
②肠道病变和症状轻,仅有轻度卡他性炎症或滤泡性结肠炎,故消化道症状不明显。
3.慢性细菌性痢疾:由急性细菌性痢疾迁延而来。肠道病理变化表现为新老病变相互混杂。
二、临床病理联系
(1)毒血症:发热、头痛、乏力、食欲不振和末梢血白细胞增多。
(2)腹痛和腹泻:与炎症渗出和病变肠管蠕动增强有关。
(3)里急后重和排便次数增多:与直肠壁受炎症刺激有关。
(4)中毒性休克:严重的毒血症引起,多发生于2~7岁的小儿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