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湖南卫生人才招聘-中医知识——中医妇科学绪论总结
来源:长理培训发布时间:2019-05-25 14:33:37
(一)中医妇科学的定义、范围
1.定义:中医妇科学是运用中医学基础理论与方法,认识和研究妇女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治规律,以防治妇女特有疾病的一门临床学科。它是中医临床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等中医药院校主干课程之一。
2.范围:中医妇科学研究的范围主要是女性生殖器官解剖、生理、病因、病机、诊断、辨证、治疗大法和经、带、胎、产、杂病的防治。
(二)中医妇科学的医学著作及其某方面的成就
1.春秋战国时期:《内经》的《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提出了女子从七岁到七七之年(49岁)的生长、发育和生殖的规律,至今视为中医妇科理论基础。《素间·腹中论》中出现了妇科历史上第一首治疗血枯经闭的"四乌贼骨一蔗茹丸",至今仍常用之加味来止血、止带,也有用以治疗输卵管阻塞等病症,被认为是通涩兼用、补肾活血、通补奇经的祖方。春秋战国时期是中医妇科学的奠基时期。
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成书的《难经》,创立了左肾右命门学说。《神农本草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专著,在紫石英条下首见"子宫"之名。
汉代张仲景《金匮要略》已设有"妇人妊娠病脉证并治"、"妇人产后病脉证并治"、妇人杂病脉证并治"三篇,是现存中医古籍中最早设妇科专篇的医著,开创了妇科辨证论治的先河。与仲景同时代的杰出医家华佗,在《华佗传》中记录了他诊治死胎、双胎的案例。
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晋王叔和撰《脉经》中的第九卷,首先提出"月经"之名以及临产"离经脉"。又提出了"居经""避年""激经"和"五崩"的证候。
4.隋唐五代时期:著名的医药学家孙思邈就很重视妇产科,在其所著《备急千金要方》中,专设"妇人方"3卷,列于卷首。
5.两宋时期:宋代是世界医事制度上妇产科最早的独立分科的年代。陈自明编著《妇人大全良方》,全书分9门,共260余论,首先提出"妇人以血为基本"的学术观点,并继承发展了《诸病源候论》突出冲任损伤的病机,该书是妇产科史上的划时代著作。
6.清代、民国时期:清代的妇科著作影响较大的首推《傅青主女科》。此时出现了以唐容川、张锡纯等为代表的中西医汇通学派。代表作有张锡纯的《医学衷中参西录》、张山雷的《沈氏女科辑要笺正》。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