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讲师:刘萍萍 / 谢楠
- 课时:160h
- 价格 4580 元
特色双名师解密新课程高频考点,送国家电网教材讲义,助力一次通关
配套通关班送国网在线题库一套
基本病机
一、邪正盛衰
(一)概念
邪正盛衰,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正之间相互斗争,双方在力量对比上所发生的消长盛衰变化。
(二)邪正盛衰与虚实变化
1.虚和实的概念
(1)实,是指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以邪气盛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邪气盛则实")。
(2)虚,是指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以正气虚损为矛盾主要方面的一种病理状态(即《素问·通评虚实论》所说的"精气夺则虚")。
2.实证和虚证的病机特点、临床表现特征及常见的情况
(1)实证
a.病机特点是:邪气亢盛而正气未衰,邪正斗争激烈,病理反应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亢奋、有余、不通的症状和体征。
c.实证常见于:外感六淫和疠气致病的初期或中期;或由于湿、痰、水饮、食积、气滞、瘀血等引起的内伤病证,如痰涎壅盛、食积不化、水湿泛滥、气滞血瘀等病变;或实火(热)炽盛的病证。实证多见于体质较壮实的患者。
(2)虚证
a.病机特点是:正气虚弱而邪气不盛(或邪气已经祛除,只是正虚未复),邪正斗争不激烈,病理反应不强烈。
b.临床表现特征是:出现一系列衰退、不足、不固的症状和体征。
c.虚证常见于:素体虚弱,精气不充的病人;或外感病的后期;或各种慢性病证;或大汗、大吐、大泻、大出血等使正气急性亡脱之后。
3.虚实错杂
(1)概念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邪盛和正虚同时存在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邪盛正伤,或疾病失治、误治,以致病邪久留,损伤人体正气;
②因虚体受邪,正气无力驱邪外出;
③本已正虚,又兼内生水湿、痰饮、瘀血等病理产物凝结阻滞。
(3)常见类型
①虚中夹实。
②实中夹虚。
4.虚实转化
是指在疾病过程中,由于邪气伤正,或正虚而邪气积聚,发生病机性质由实转虚或因虚致实的变化。
5.虚实真假
(1)概念
是指在某些特殊情况下,疾病的某些临床表现与其病机的虚实本质不相符合的病理状态。
(2)主要类型
①至虚有盛候(真虚假实)。
②大实有羸状(真实假虚)。
(三)邪正盛衰与疾病转归
1.正胜邪退:疾病向好转或痊愈方向发展。
2.邪去正虚:多见于重病的恢复期。
3.邪盛正衰:疾病向恶化、危重,甚至向死亡方面转归。
4.邪正相持:病势处于迁延状态。
5.正虚邪恋:疾病处于缠绵难愈的病理过程。一般多见于疾病的后期,且常是多种疾病由急性转为慢性,或慢性病经久不愈,或遗留某些后遗症的主要原因之一。
二、阴阳失调
(一)阴阳失调的基本概念
所谓阴阳失调,即阴阳之间失去平衡协调的简称,是指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由于各种致病因素的影响,导致机体的阴阳双方失去相对的平衡协调而出现的阴阳偏胜、偏衰、互损、格拒、亡失等一系列病理变化。
阴阳失调是疾病的基本病机之一;从更广的意义上讲,又是脏腑、经络、营卫等相互关系失调及气机升降出入运动失常的概括;临床上主要用阴阳二气的对立制约和互根互用关系失调来阐释寒热虚实或寒热真假病证,以及兴奋与抑制失调的动静失常病证的病变机制。
(二)阴阳失调的主要类型
1.阴阳偏胜
包括阳偏胜和阴偏胜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的某一方的病理性亢盛状态,属于"邪气盛则实"的实性病机。
(1)阳偏胜
①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阳气病理性偏盛,机能实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感受温热阳邪,或虽感受阴邪,但从阳化热;或由于情志内伤、五志过极而化火;或因气滞、血瘀、食积等郁而化热所致。此外,长期恣食辛辣、肥甘,或过用、误用温补壮阳之品等,亦可引起阳偏胜。
③病机特点
阳盛而阴未虚(属实热证)。
④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热、动、燥、赤"为特征的实热性症象。
⑤主要发展趋势
"阳胜则阴病"--阳盛则耗伤阴气和津液而致阴虚。
(2)阴偏胜
①概念
机体在疾病过程中所出现的一种阴气病理性偏盛,机能抑制、热量耗伤过多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感受寒、湿阴邪,或过食生冷,寒邪中阻等,阳气的温煦等机能受到抑制,从而导致阴寒内盛。
③病机特点
阴盛而阳未虚(属实寒证)。
④主要临床表现
出现以"寒、静、湿、痛、白"为特征的实寒性症象。
⑤主要发展趋势
"阴胜则阳病"----阴盛则损伤阳气而致阳虚。
2.阴阳偏衰
包括阳偏衰和阴偏衰两个方面,是指人体阴阳二气中某一方虚衰不足的病理状态,属于"精气夺则虚"的虚性病机。
(1)阳偏衰
①概念
机体阳气虚损,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或衰弱,代谢减缓,产热不足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先天禀赋不足,素体阳虚;或后天失养,阳气生化不足;或劳倦内伤、久病等,损伤阳气。
③病机特点
阳气绝对不足,温煦、推动、兴奋等机能减退,阴气相对亢盛,阳不制阴(属虚寒证。阳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阳虚衰最为重要。肾阳虚衰,即命门之火不足在阳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④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寒,以虚象为主。
(2)阴偏衰
①概念
机体阴气不足,凉润、宁静、抑制等功能减退导致阳气相对偏盛,(阳气的)机能虚性亢奋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感受阳邪伤阴;或五志过极化火伤阴;或久病等耗伤阴气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阴气绝对不足,凉润、抑制和宁静等功能减退,阳气相对偏盛,阴不制阳(属虚热证。阴偏衰的病变,可发生于五脏六腑,但一般以肾阴亏虚为主。肾阴不足在阴偏衰的病机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④主要临床表现
虚而有热,以虚象为主。
3.阴阳互损
阴阳互损,是指在阴或阳任何一方虚损的前提下,病变发展影响及相对的一方,形成阴阳两虚的病机。包括阴损及阳和阳损及阴。
阴阳互损是阴阳的互根互用关系失调而出现的病理变化。
由于肾为五脏阴阳之本,故无论阴虚或阳虚,多在损及肾之阴阳及肾本身阴阳失调的情况下,才易于发生阴阳互损的病理变化。
阴阳互损导致的阴阳两虚,并非阴阳处于低水平的平衡状态,而是有偏于阴虚或阳虚的不同。
(1)阴损及阳
(2)阳损及阴
4.阴阳格拒
阴阳格拒,是在阴阳盛衰至极基础上由阴阳双方相互排斥而出现寒热真假的一类病机,包括阴盛格阳和阳盛格阴两个方面。
(1)阴盛格阳(简称为"格阳")
①概念
是指阳气极端虚弱,以致阴寒盛极、壅闭于内,逼迫衰极之阳气浮越于外,形成阴阳不相维系、相互格拒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
阳气衰微,阴寒内盛,虚阳外越。
③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寒"的症象;
"外假热"的症象。
(2)阳盛格阴(简称为"格阴")
①概念
是指阳热邪气极盛,深伏于里,以致阳气被遏,郁闭于内,不能外达于肢体的一种病理状态。
②病机特点
阳热邪气盛极于里,阳气郁闭、不能外达于肢体。
③主要临床表现
"内真热"的症象;
"外假寒"的症象。
5.阴阳亡失
阴阳亡失,是指机体的阴气或阳气大量亡失,导致阴阳即将离决、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它包括亡阴和亡阳两种。
(1)亡阳
①概念
机体的阳气大量亡失,阳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急性病中邪气太盛,正不敌邪,以致阳气暴脱;或因为高热、大汗、大吐、大泻,或大出血,以致阳随阴泄而暴脱;或由阳虚发展而成:如素体阳虚,又因劳伤过度,阳气消耗过多;或慢性消耗性疾病,长期大量耗散阳气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阳气大量脱失,温煦、推动、兴奋、卫外等功能严重衰竭,阴寒内盛。
④主要临床表现
面色苍白、四肢逆冷、精神萎靡、恶寒踡卧、大汗淋漓(汗稀而凉)、心悸气喘、舌淡而润、脉微欲绝等严重虚寒的危象。
(2)亡阴
①概念
机体的阴气大量亡失,阴气的功能突然严重衰竭,从而导致全身机能严重衰竭而出现生命垂危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
多由于热邪炽盛,或邪热久留,大量煎灼津液或逼迫津液大量外泄,以致阴气严重耗伤;或大吐、大泻,或大出血等,使阴气随之大量丢失;或由阴虚发展而成:如慢性消耗性疾病,使阴气逐渐耗竭所致。
③病机特点
阴气大量亡失,凉润、抑制、宁静、内守等功能衰竭,虚热内迫。
④主要临床表现
烦燥不安、口渴欲饮、心悸气喘、手足尚温、大汗不止(汗热而粘)、舌红而干、脉数疾无力等躁动、干燥与向外脱逸而不能内守的危象。
(3)亡阴与亡阳之间的关系
①相互影响
②相互转化
三、精气血的失常
(一)精的失常
(二)气的失常
1.气虚
(1)概念:是指一身之气不足及其功能低下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①气的生成不足:如先天禀赋不足,或后天失养,或肺、脾胃、肾的功能失调(尤其是脾胃机能失调)等,均可导致气的生成不足而形成气虚。
②气的耗损太过:如劳倦内伤,久病不复等,均可导致气的耗损太过而形成气虚。
(3)主要临床表现:以神疲乏力,舌淡,脉虚为主症。
2.气机失调
(1)气滞
①概念:是指机体局部气的流通不畅、郁滞不通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情志抑郁;痰、湿、食积、热郁、瘀血等的阻滞;脏腑机能失调,如肝气失于疏泄、大肠失于传导等;外邪入侵,阻遏气机;因气虚,推动无力而致气滞。
③病理表现:以闷、胀、疼痛为共同的基本症状。
因气虚而气滞的,一般在闷、胀、痛方面不如实证明显,并兼见相应的气虚征象。
因气滞则血行不利,津液输布、排泄不畅,故气滞严重或日久,可引起血瘀、津停,形成瘀血、痰饮水湿等病理产物。
④脏腑病位以肺、肝、脾胃为多见。举例说明肺气壅滞、肝气郁滞、脾胃气滞的主要症状。
(2)气逆
①概念:是指气的上升太过,或下降不及,以脏腑之气逆上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尤其是暴怒),或因饮食不当,或因外邪侵犯,或因痰浊壅阻所致。亦有因虚而致气逆者。
③脏腑病位:最常见于肺、胃和肝等脏腑。举例说明肺气上逆、胃气上逆、肝气上逆的主要症状。
(3)气陷
①概念:是指气的上升不足或下降太过,以气虚、升举无力而下陷为特征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气虚病变发展而来,尤其与脾气不升的关系最为密切。多由脾气虚损,清阳不升,或中气下陷所导致。
③病理变化
a. 上气不足(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b. 中气下陷(概念、主要临床表现)。
(4) 气闭(即气机闭阻)
①概念:是指气的外出严重障碍,以致清窍闭塞,出现昏厥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情志刺激,或外邪、痰浊等闭阻气机,使气不得外出而闭塞清窍所致。
③常见类型:因触冒秽浊之气所致的闭厥;突然精神刺激所致的气厥;剧痛所致的痛厥;痰闭气道所致的痰厥等等。
④临床表现:以突然昏厥、不省人事为特点。一般多可自行缓解,但也有因气闭不得恢复而导致死亡的。除了昏厥以外,随引起气闭的原因不同而伴有相应的症状。
(5)气脱
①概念:是指气不内守,大量向外亡失,以致生命机能突然衰竭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由于邪气太盛,正不敌邪;或慢性疾病,正气长期消耗而衰竭;或因大出血、大汗、大吐、大泻等,以致气随血、津外泄而突然脱失。
③临床表现:面色苍白,汗出不止,精神萎靡,呼吸微弱,目闭口开,全身软瘫,手撒,二便失禁,脉微欲绝或虚大无根,甚至神志不清等症。
(三)血的失常
1.血虚
(1)概念:是指血液不足,血的濡养功能减退的病理状态。
(2)成因
①血的生成不足:如脾胃虚弱,或饮食营养不足,使血液生化乏源;或因血液的化生功能障碍,以致血的生成不足而形成血虚。②血的耗损太过:如失血过多,或久病不愈,慢性消耗等,均可导致血的耗损太过而形成血虚。
血虚的成因与脾、胃、肾的关系较为密切。
(3)主要临床表现:以面、唇、舌、眼睑、爪甲等淡白无华(即"贫血外观"),脉细无力为主症。
血虚时心、肝两脏的症状比较多见。举例说明心血虚证和肝血虚证的临床表现。
2.血运失常
血运失常出现的病理变化,主要有血瘀和出血。
(1)血瘀
①概念:是指血液的循行迟缓、不畅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主要有气虚、气滞、痰浊、瘀血、血寒、血热等。
(2)出血
①概念:指血液逸出脉外的病理状态。
②病机:主要有血热、气虚、外伤及瘀血内阻等。
血寒与血热是导致血运失常的主要因素,前者多导致血瘀,后者多引起出血。
(3)血寒
①概念:是指血脉受寒,血流滞缓,乃至停止不行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多因外感寒邪或阳虚生寒,寒入血分所致。
③临床表现:寒象和瘀象。
(4)血热
①概念:是指热入血脉之中,使血行加速,脉络扩张,或迫血妄行而致出血的病理状态。
②成因:外感因素:如外感温邪、疠气,入于血分;或其它外感病邪入里化热,伤及血分;情志因素:如情志郁结,五志过极化火;或阴虚火旺,伤及血分;饮食因素:如嗜酒,或长期嗜食辛辣、燥热之物等,导致体内积热,入于血分。
③临床表现:以既有热象,又有动血为其特征。
(四)精气血关系失调
四、津液代谢失常
(一)津液不足
1.概念
是指津液在数量上的亏少,导致脏腑、孔窍、皮毛等失于滋润、濡养,从而产生一系列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成因
(1)生成不足:如饮类摄入不足,或脾胃运化功能减弱等,可致津液生成不足。
(2)耗损太过:常见于三种情况:一是热邪伤津,如外感燥热之邪,或内生火热等,耗伤津液;二是津液丢失过多,如多汗、吐泻、多尿,以及大面积烧伤等,造成津液急性大量脱失;三是慢性疾病耗伤津液。
3.类型
(1)伤津(又称"津亏")
①伤津主要是丧失水分。
②伤津常见于吐泻之后;此外,炎夏、高热、多汗、气候干燥的季节,也易引起伤津。
③伤津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口、咽、唇、舌、鼻、眼、皮肤等干燥不润,小便短黄、大便燥结、舌红、脉细数等。急性大量伤津的(称作"津脱"),可出现目陷(眼窝内陷)、螺瘪(十指螺纹瘪陷)、皮肤失去弹性、转筋,甚至可见啼哭无泪、无尿、精神萎顿、面色苍白、四肢不温、脉微欲绝等危象。
(2)脱液
①脱液是水分和精微物质共同丧失的一种复杂的病变。
②脱液多见于热病的后期,或久病伤阴,或大面积烧伤的病人等。
③脱液的主要临床表现是:形瘦肉脱、肌肤毛发枯槁,或手足震颤、肌肉瞤动、唇裂、舌红少苔或光红无苔等。
(二)津液输布、排泄障碍
(三)津液与气血关系失调
五、内生"五邪"
(一)内生"五邪"的基本概念
内生"五邪"(又称内生"五气"),是指在疾病的发展过程中,由于脏腑经络及精气血津液的功能失常所产生的,在临床表现上与风、寒、湿、燥、火等六淫外邪致病相类似的五种病理变化;包括内风、内寒、内湿、内燥和内火(内热)等;属于病机的范畴。
(二)内生"五邪"的病理类型
1.风气内动
(1)概念
风气内动(即"内风",又称"肝风内动"或"肝风"),是指疾病发展过程中,主要因为阳盛,或阴虚不能制阳,导致阳升无制,出现眩晕、抽搐、震颤等类似风动症状的病理状态。
(2)病机特点
主要是体内阳气亢逆变动。
(3)主要病机内容
①肝阳化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情志所伤(如情志抑郁伤肝,肝气郁结,郁久化火而亢逆化风;或暴怒伤肝,肝气亢逆化风);或操劳过度,耗伤肝肾之阴,阴虚不能制阳,肝阳升动无制而化风。
b.临床表现:在肝阳上亢症状的基础上,出现"动风"症状(轻的可见筋惕肉瞤、肢麻震颤、眩晕欲仆,甚至口眼歪斜、半身不遂。严重的,则因血随气升而发猝然厥仆)。
②热极生风(又称"热甚动风")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性病的极期。由于火热邪气侵犯人体,燔灼肝经,使肝阳亢奋、升动无制而化风;并因火热邪气劫耗肝经津血,使筋脉失养而痉挛。
b.临床表现:四肢抽搐、两目上视、颈项强直,甚至角弓反张,并伴有高热、神昏、谵语等。
③阴虚风动
a.形成原因:多见于热病后期,阴气大量亏损;或由于汗、吐、下以后,或由于久病耗伤,使阴气亏虚。
b.主要病机:津液枯竭,阴气大伤,筋脉失养而痉挛,而且阳气相对亢盛。
c.临床表现:筋挛肉瞤,手足蠕动,或口角颤动,并伴有低热起伏(以夜间为甚)、舌光少津、脉细数无力等症。
④血虚生风
a.形成原因:多由于血液的生成不足,或耗损太过所致。
b.主要病机:肝血不足,筋脉失养,或血不荣络,导致虚风内动。
c.临床表现:肢体麻木不仁,筋肉跳动,甚至手足拘挛不伸,并伴有"贫血外观",两目干涩、视物昏花,妇女月经量少、色淡、质清稀、周期延后,或闭经等肝血虚证的症状。
内风的病机,主要有上述四种。此外,还有血燥生风:其病机是血少津枯,失润化燥,肌肤失于濡养,或经脉气血失于和调而化风。血燥生风的临床表现,可见"生风"的症状,津枯失润的症状,或兼见虚热内生的症状。
2.寒从中生
(1)概念
寒从中生(又称"内寒"),是指机体阳气虚衰,温煦、气化功能减退,虚寒内生,或阴寒之气弥漫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3)临床表现
见"阴阳失调"中的"阳偏衰"。
(4)内寒的病机
主要与脾肾阳虚有关,尤以肾阳虚衰为关键。
3.湿浊内生
(1)概念
湿浊内生(又称"内湿" ),是指由于脾气的运化水液功能障碍而引起湿浊蓄积停滞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多因过食肥甘,嗜烟好酒,恣食生冷,内伤脾胃,致使脾失健运、不能为胃行其津液,或喜静少动,素体肥胖,情志抑郁,致气机不利,津液输布障碍,聚而成湿所致。其中,脾的运化失职是湿浊内生的关键。
(3)脏腑病位
主要在脾、肾。
(4)临床表现
可随湿邪阻滞部位的不同而异。
4.津伤化燥
(1)概念
津伤化燥(又称"内燥"),是指机体津液不足,人体各组织器官和孔窍失其滋润濡养,而出现干燥枯涩症状的病理状态。
(2)形成原因
多由于久病伤津耗液,或大汗、大吐、大下,或亡血、失精等导致津液亏少,以及某些热性病过程中的热盛伤津等所致。
(3)脏腑病位
以肺、胃及大肠为多见。
(4)临床表现
①干燥枯涩的症状:如肌肤干燥不泽、起皮脱屑、甚至皲裂,口燥咽干唇焦,舌上无津、甚至龟裂,鼻干目涩少泪,大便燥结,小便短黄等。
②虚热内生的症状:如五心烦热,舌红少苔、甚至光红无苔,脉细数等。
以肺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肺燥失润、清肃失职的症状,如干咳,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甚至燥伤肺络而见咯血。以胃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胃失濡润,受纳、腐熟功能失常,胃气失于和降、甚至上逆的症状,如胃脘隐痛、嘈杂,知饥但不欲食,或干呕、呃逆,舌光红无苔等。以肠燥为主的,突出地表现在肠道失润、传导不利的症状,如大便干结等。
5.火热内生
(1)概念
火热内生(又称"内火"或"内热"),是指由于阳盛有余,或阴虚阳亢,或由于气血郁滞,或由于病邪郁结而产生的火热内扰,机能亢奋的病理状态。
(2)类型
①实火的病机
a.阳气过盛化火(又称为"气有余便是火"):即人体阳气病理性亢盛,机能实性亢奋。
b.邪郁化火:一是外感六淫病邪,在疾病过程中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如寒郁化热、湿郁化火等;二是体内的病理产物(如痰饮、瘀血、结石等)和食积、虫积等,导致气机郁滞而化热化火。
c.五志过极化火(又称为"五志之火"):即由于情志刺激,造成气机郁结或亢逆而化热化火。
②虚火的病机
即"阴虚火旺":指阴气亏虚,导致阳气相对亢盛,虚热虚火内生。
责编:曾珂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课程专业名称 |
讲师 |
课时 |
查看课程 |
---|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