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腔中所有部位均能分离出链球菌,该菌群多数为G+兼性厌氧菌。常见的口腔链球菌均与龋病发病有一定的关系,分别简述如下:
1.变形链球菌:
为革三染色阳性的球菌,是口腔天然菌群中占比例最大的链球菌属中的一种。经反复研究证实,变形链球菌可以造成啮齿类动物和灵长类动物实验性龋的动物模型,同时也有证据表明该菌与人类龋病密切相关。根据变形链球菌胞壁抗原成分不同,分血清型(a~h)8种;根据菌细胞DNA中鸟嘌呤(G)和胞嘧啶(C)含量分遗传型(Ⅰ~Ⅵ)6种。变形链球菌组中,变形链球菌和远缘链球菌(茸毛链球菌)与人类龋病的发生密切相关。
变形链球菌有强的致龋性主要取决于其产酸性和耐酸性。在菌斑中生存的变形链球菌能迅速发酵多种碳水化合物产生多量酸,可使局部pH下降至5.5以下。变形链球菌耐酸性强,在pH 4.5时仍能继续生活并产酸。局部pH下降维持相当长时间,避开唾液的缓冲作用,从而造成局部硬组织脱矿,龋病病变过程开始。变形链球菌能以蔗糖为底物合成胞外葡聚糖、果聚糖及胞内多糖。葡聚糖介导细菌的黏附,促进菌斑的形成,是变链球菌重要的致龋毒力因子。该菌合成的水溶性葡聚糖、果聚糖、胞内多糖还可作为代谢底物提供能量,增强致龋力。变形链球菌表面蛋白和脂磷壁酸是菌体表面粘结素,它们与获得性膜中的不同受体结合,促进该菌黏附和菌斑的形成。变形链球菌不仅是冠部龋病的主要致病菌,也是根部龋的主要致病菌。
2.血链球菌:
是最早在牙面定居的细菌之一。该菌与变形链球菌一样,能利用蔗糖合成水溶性与水不溶性细胞外多糖。这些细菌对牙菌斑形成和细菌在硬组织上聚集有重要作用。目前已证实血链球菌在动物模型中具有致龋性,尚无充分证据表明血链球菌是人类龋病的致龋细菌。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