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病因
(1)需铁量增加而铁摄入不足
多见于婴幼儿、青少年、妊娠和哺乳期妇女。婴幼儿需铁量较加,若不补充蛋类、肉类等含铁量较高的辅食,易造成缺铁;青少年偏食易缺铁。女性月经增多、妊娠或哺乳,需铁量增加,若不补充高铁食物,易造成IDA。
(2)铁吸收障碍
常见于胃大部切除术后,胃酸分泌不足且食物快速进入空肠,绕过铁的主要吸收部位(十二指肠),使铁吸收减少。此外,多种原因造成的胃肠道功能紊乱,如长期不明原因腹泻、慢性肠炎、克隆病等均可因铁吸收障碍而发生IDA。
(3)铁丢失过多
慢性长期铁丢失而得不到纠正则造成IDA,如:慢性胃肠道失血(包括痔疮、胃十二指肠溃疡、食管裂孔疝、消化道息肉、胃肠道肿瘤、寄生虫感染、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等)、月经量过多(宫内放置节育环、子宫肌瘤及月经失调等妇科疾病)、咯血和肺泡出血(肺含铁血黄素沉着症、肺出血-肾炎综合征、肺结核、支气管扩张、肺癌等)、血红蛋白尿(阵发性睡眠性血红蛋白尿、冷抗体型自身免疫性溶血、心脏人工瓣膜、行军性血红蛋白尿等)及其他(遗传性出血性毛细血管扩张症、慢性肾功能衰竭行血液透析、多次献血等)。
2、临床表现
(1)缺铁原发病表现
如妇女月经量多、消化道溃疡、肿瘤、痔疮导致的黑便、血便、腹部不适、肠道寄生虫感染导致的腹痛、大便性状改变、肿瘤性疾病的消瘦、血红蛋白尿等。
(2)贫血表现
乏力、易倦、头晕、头痛、眼花、耳鸣、心悸、气短、纳差、苍白、心率增快。
(3)组织缺铁表现
精神行为异常,如烦躁、易怒、注意力不集中、异食癖;体力、耐力下降;易感染;儿童生长发育迟缓、智力低下;口腔炎、舌炎、舌乳头萎缩、口角皲裂、吞咽困难;毛发干枯、脱落;皮肤干燥、皱缩;指(趾)甲缺乏光泽、脆薄易裂,重者指(趾)甲变平,甚至凹下呈勺状(反甲)。
3、促进和妨碍吸收铁剂的因素
(1)铁剂不宜与抗酸药、磷酸盐、鞣酸蛋白以及含磷的食物如浓茶、波菜等同服,以免影响吸收;
(2)铁剂与考来烯胺、考来替泊等阴离子交换树脂合用也会发生络合反应;
(3)铁剂与氯霉素合用时,因氯霉素抑制骨髓造血功能,干扰红细胞成熟,影响铁剂疗效;
(4)铁剂与西咪替丁、胰酶、去铁铵等同用,可影响铁剂的吸收;
(5)铁剂可影响四环素类、氟喹诺酮类、青霉胺及锌制剂的吸收;
(6)铁剂与维生素C同服,虽可增加吸收,但也易致胃肠道反应。
点击加载更多评论>>